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薪酬管理的问题分析

2021-10-25 02:50李萍
现代营销·理论 2021年10期
关键词:薪酬管理人力资源事业单位

李萍

摘 要:在我国,事业单位作为社会的一种特殊群体,一直在经济社会中有着特殊地位,而有效的薪酬管理是促进事业单位发展的重要措施。薪酬是员工最看重、最关心的问题,它对每个企业和事业单位的平稳运转和发展都具有重大影响。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一些非编内人员被事业单位所聘用,称他们为编外人员,这是部门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要求。在这些有混合编制存在的单位内,编制内人员的身份与编制外人员的身份虽然完全不同,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工作单位、工作性质和工作业务是相同的。在这个阶段,已经暴露出许多矛盾,最突出的是工资问题。为了成功实现各种管理任务和目标,事业单位必须充分调动混编人员的积极性。薪酬管理需要承担越来越多的责任。同时,随着改革的深入,事业单位向企业转变已成为一种趋势,对工资管理的优化要求也越来越迫切。

关键词:事业单位;人力资源;薪酬管理

引言

在事业单位发展的过程中,完善人事制度是最为基础的内容,其中就包括薪酬福利体系的建设。良好的福利体系可以让员工得以成长,促进公共福利事业的发展。但是,事业单位在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部分单位有进行薪酬制度的改革,但是浮于表面没有抓住最核心、最基本的问题。在管理过程中没有制定合理薪酬福利体系,久而久之员工的积极性显著下降,忠诚度、创新动力不足等问题明显,阻碍了事业单位的发展。这就需要解决传统人力资源薪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时俱进,满足时代发展需求,让薪酬管理充分发挥其优势。

一、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薪酬管理的问题

(一)人才配置缺乏合理性

目前,我国事业单位的人才配置也有很大的问题,主要体现在缺少优化机制,有一些员工甚至不符合所在岗位的要求。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我国事业单位在选择人才以及设计岗位的时候,基本上都是根据领导的意思,对此岗位也没有明确规划以及系统认知,这就导致岗位与人才达不到合理配置,甚至还存在人才与岗位的空置以及资源浪费现象,使得工作无法顺利进行;还有大部分事业单位员工的文化素质水平较低,甚至有一些员工并不能够胜任此岗位的工作,导致其他人的工作无法顺利进行;同时,许多高端人才没有被科学安排到适合的岗位,无法发挥他们的能力与优长,形成人才资源浪费的现象。

(二)事业单位薪酬制度存在问题

事业单位作为我国社会重要的功能组成部分,在社会稳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不过目前事业单位薪酬管理制度还存在一些问题,如薪酬管理层面对于报酬制度、管理力度、薪酬结构、整合力度、激励机制等方面都不够完善具体,很多方面仍旧需要优化合作创新性调整,才能适应当前事业单位的发展。除此之外,部分事业单位的薪酬制度建设还缺少良好的能动性,尤其是个别事业单位盲目性调整薪酬结构,不关注薪酬管理所发挥的功能作用,影响了事业单位整体服务水平。

二、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薪酬管理策略

(一)推动薪酬水平市场化,提高人才吸引力

在机关事业单位薪酬管理的创新改革中,必须要推动薪酬体系和市场的接轨,开展外部环境调查,着力提高薪酬市场化水平,增强对单位发展所需人才的吸引力。薪酬水平是事业单位向人才市场发出的态度信号,在具备领先优势的前提下,逐步增强薪酬制度的透明性,尤其是供求关系紧张的重要岗位,必须促使薪酬信息传达到人才市场,以此吸引核心人才。此外,在公平公正的前提下,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可以根据不同岗位和性质,积极探索,灵活采用市场领先型、市场跟随型以及混合型薪酬策略,从同类行业或岗位劳动力市场上,形成良好的薪酬竞争力和吸引力。

(二)不断完善激励机制,扩大薪酬晋升空间

对于员工而言,当前的薪酬情况固然重要,职业晋升和未来发展的前景也同样重要,同时也决定了未来的薪酬。事业单位要对员工的职业生涯给予重视,为员工的晋升设身处地地考虑,为员工的职业发展指明目标,提供高效的平台,并把职业未来的选择机会留给员工。这样一来,员工就会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迸发他们的工作热情,为组织尽心尽力,积极向上,就会给组织营造一种大家都认同和大家共同的归属感。在设计员工的晋升渠道时,事业单位要充分考虑员工会提出来的多种多样的可能性。首先,对单位的各个岗位附上合适的工作描述,分析不同岗位作用,设计职业生涯的规划,从而建立起科学的体系,明确各个岗位有什么职责,该派发什么任务,都一一落实到位,在确保工作安排得合理的基础上,科学而分层。其次,参照人事部的分类标准,将现有职位分为管理类、专业技术类、工作出勤类三类,合理划分岗位,分门别类进行职位考核等工作,以确保大家都有同样的机会晋升。此外,为了使晋升渠道明确,让职业发展既安全又灵活,事业单位还可以考虑将管理岗位和专业技术岗位的特点相结合,设计一套相互贯通的科学发展路径,使员工拥有更多选择。并且有机会激发他们的热情,并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个人价值和效用,以实现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和组织战略目标。

(三)优化福利制度,让薪酬具有竞争性。

事业单位在薪酬管理开展的过程中可以效仿西方国家的弹性福利模式,规定一个总额,制定相应的福利组合,让员工根据自己的需求来选择。这样一来,可以推动薪酬管理体系中福利模式的完善,这种模式可以更好地满足职工的需求,同时控制福利成本。但是,当前事业单位在薪酬管理过程中并没有制定适合全体职工的福利模式,无法取得较为理想的管理效果。对此,事业单位应当在不断改革探索的过程中构建一个适合该单位发展的完善的薪酬管理模式。在建设过程中加强调查,以提高员工竞争性为前提,制定薪酬管理措施。在实际调查过程中,管理者可以结合市场的变化,对薪酬水平进行调整。现阶段,很多事业单位在薪酬制定过程中缺乏竞争性,主要原因是缺乏对薪酬的调查。在调查过程中,可以利用专业性调查和商业性调查这两种方式。、

三、结语

根据新时代的发展,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以及方式等都在不断创新。所以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必须追随时代的步伐,不断改进自身的管理模式,同时还应挖掘创新型高端人才,这样才能够科学合理地实施管理,才能提高自身竞争力,保证我国事业单位的长久发展。

参考文献:

[1]班炜炜.事业单位人力资源薪酬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建议[J].劳动保障世界,2019(35):2.

[2]薛维柱.事业单位人力资源薪酬管理的问题与优化方案[J].時代经贸,2020(24):84-85.

猜你喜欢
薪酬管理人力资源事业单位
山东青岛市张远问: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具体指什么
企业薪酬管理的基本原则与策略
关于我国民营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现状与对策的思考
人力资源管理统计学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