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建设在大学后勤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2021-10-25 02:50李蓉
现代营销·理论 2021年10期
关键词:大学教育后勤管理应用分析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与进步,在各个领域都有所应用,其中包括了大学后勤服务管理,有很多传统模式都面临着更新与升级。所以,在智慧校园都得影响下,现代大学如何进行有效的后勤管理,找到一个合理的管理模式,成为了信息时代教育工作者们都在思考的问题。本篇文章主要以信息化建设在大学后勤管理中的应用为中心,展开相关的分析与探讨,在信息化时代的背景下,研究高效后勤服务管理模式升级的必要性,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地拓宽校园的视角,实现大学后勤管理工作的质量升级。

关键词:信息化;大学教育;后勤管理;应用分析

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现代通信技术的进步,在此背景下,社会各个领域都面临着不小的挑战,转型升级俨然已经成为了发展的必然趋势。分析传统的行为模式以及服务管理模式,已经不再适应现代化的需求了[1]。对于大学后勤管理这一服务工作来说,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升级,转型是必不可少的。所以,站在智慧服务的角度进行分析,创建符合现代新型大学后勤管理体系,是每一个教育工作人员都要努力的目标。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的保证师生的诉求得到最佳的处理,推动着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为教师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为学生打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进而实现学校整体业务水平的提高,推动着学校的后勤管理迈向新的台阶。

一、构建窗口式、一站式服务平台

对于高校后勤服务管理,这一项工作而言,应当打破传统服务管理的束缚,整治传统管理的混乱局面,利用构建窗口式以及一站式的服务管理平台,将服务流程中那些不必要的内容省略。这样一来,可以有效地节省人力以及物力资源的浪费。在节约资源的过程中,不仅可以有效地加强现代化后勤服务管理的水平,同时还能够有效地提升后勤服务管理的质量。在信息化时代背景的影响下,大学应当秉承着塑造外部形象、兼顾内在品质的原则,实现后勤服务管理模式的转型升级,力求可以创建出一站式以及窗口是一体化的现代综合服务模式,24小时全天候的为在校师生提供优质的后勤管理服务,不仅包括了着装上的统一,同时对于每一项业务的操作,应具备固定的流程,端正服务态度及时处理各项服务,同时也应当根据实际情况以及师生的反馈做好总结反思,对不足之处进行优化这样,才能够在前进中不断摸索在摸索中不断前进。

二、成立数字后勤服务大厅

分析传统的大学后勤服务管理现状了解到,常常会因为电话数量过多,而无法及时处理业务的现象。所以在面临众多的师生都提出相应的服务需求时,为了缓解尴尬局面,弥补服务缺陷,大学应当在智慧后勤服务体系的基础上创建相应的服务一号通,将不同校区以及不同部门的服务热线组合在一起,并聘请专门的服务人员接听热线,做好实时记录,并录入到高校素质后勤综合服务管理大厅的信息网站中[2]。通过大数据实现对服务信息的储存与处理,进而为大学后勤服务管理工作的开展创造便利。与此同时,也能够有效地加强相关工作人员展开绩效统计以及综合评价的效率,为这项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这些数据信息资料的存在,关乎到大学后勤服务管理部门年底绩效考核。

三、创造线上后勤专区

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社交软件被年轻人们所认可,其中以微信、微博等为代表,这些软件具有一定的交互性及开放性,存在着属于自身的优势。这与现代大学师生的服务需求相一致,特别是针对微信而言,其属于具有一定深度的自媒体,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所以在信息化时代的影响下,大学应当站在智慧后勤發展的角度上,充分的将自媒体的优势发挥出来,设置与本学校后勤服务管理相匹配的微信公众号,将微观后勤服务管理投入建设,让大学现代化后勤管理服务可以更好地展开,并且可实现在移动终端中进行了解。例如,在实际应用期间,可实现大学服务监督,维修申报,以及失物招领等工作在线上大厅网站的呈现,并定期发表文章,向全校师生展示信息化时代大学智慧后勤服务管理的理念,以及各项功能,利用对后勤文化的建设工作,创建相对应的移动式服务窗口。同时,利用微信公众号平台的作用,向师生及时地推送各类消息,包括了停水停电等讯息。另外,还可以提供电量,水量查询,宿舍检查卫生的结果等,积极引导学生利用公众平台发表言论。

四、打造三位一体的移动终端线上后勤网络

站在信息化时代的角度进行分析,要想更好地完成大学后勤服务管理这一项工作,创建相应的移动软件也是非常有必要的[3]。将其作为智能终端的第三方应用程序,属于信息化时代的一种体现,发挥这一软件的作用,更好地开展大学智慧后勤综合服务管理,在进行具体的应用时,能够起到加强现代综合服务能力的作用。利用便捷、高效、智能的操作模式,实现操作流程的简单化,为师生带来良好的使用体验,同时设置恰当的人机交互界面,将后勤服务大厅,以及微信公众号智能软件等内容综合到一个统一的管理平台中,保证数据可以有效地储存下来,实现信息的集中管理。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信息化时代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对于大学而言,要想做好后勤管理工作,应秉承着智慧校园的理念,应用后勤移动新技术以及新概念,并将其实践在具体活动中,才能够有效地加强后勤管理工作的质量与水平。在此基础上,分析传统的大学后勤服务管理工作了解到,随着信息化的普及,其中信息获取、财务验证、设施控制等内容,都会逐一被移动智能终端所取代。因此,通过对传统后勤服务管理模式的更新改造,实现整体工作的优化,将会促进大学后勤管理模式以及综合服务模式的变革,这对于我国大学后勤深化改革以及转型发展而言,有着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卢晓静. 基于“互联网+”广西高校后勤农副产品采购信息化探究--以广西财经学院为例[D]. 广西:广西大学,2018.

[2]王健. 大数据背景下高校后勤管理信息化建设探讨[J]. 公关世界,2020(14):99-100.

[3]王孝廉. 信息化在提高医院后勤档案管理中的应用和研究[J]. 办公室业务,2018(10):86-87.

作者简介:

李蓉(1980-),女,重庆三峡学院后勤处,研究方向:高校后勤管理。

猜你喜欢
大学教育后勤管理应用分析
生本教育理念在应用心理学本科教学中的应用
农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应用自主学习理论改革传统教学模式的研究
关于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调查与分析
学校总务后勤管理工作之我见
电力企业后勤管理工作信息化创新探讨
论将中医学纳入大学教育教学领域中的重要性
新型传感器在汽车技术中的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