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信息技术下高中物理教学方法的探究

2021-10-25 01:16冯波
高考·上 2021年9期
关键词:高中物理教学方法信息技术

冯波

摘 要: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在高中物理课堂中融入信息技术教学,是当前教育的主流趋势。信息技术教学拥有能够高效地传递知识,清晰明了地帮助学生理解物理概念的优点。对于较传统的物理课堂教授式教学而言,采用信息技术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让学生养成物理的思维逻辑,从而不断提高物理知识水平。基于此,本文将着力探讨在高中物理课堂中使用信息技术教学的具体实施方法,从而帮助教师构建高效的教学课堂。

关键词:高中物理;信息技术;教学方法

新课改明确要求了在进行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要改革传统低效记忆物理知识的教学方法,积极采用合理的教学方式,来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在这个要求下,教师应当正确使用信息技术进行物理课堂教学,把信息技术融入课堂教学环节中,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掌握物理知识。充分发挥信息技术资源广泛的优点,帮助学生拓宽视野,打开思路,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从而实现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全面提高。因此,笔者就从以下几点浅议具体教学方法。

一、采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对于传统的物理课堂教学而言,具体的流程可谓是枯燥乏味。学生往往都是通过听教师讲解知识后,站在自己理解的角度上,对新知识进行合理地利用。这样的教学方式存在着很大的问题,一方面学生难以对新知识产生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学生难以完全领会知识点中所表达的概念。这些现象十分不利于学生学习物理。基于此,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在课堂的开始播放一到两个简单的物理现象,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通过鼓励学生探究其背后的物理知识,来逐步地引导出物理概念以及物理性质。通过这种方式,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知识、掌握知识。

例如:教学“万有引力与宇宙航行”时,教师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去网络上检索关于万有引力与航天的视频,让学生观看卫星围绕天体进行运动的壮丽景色,以此来引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接着,将视频中的内容与本节知识相联系,询问学生有没有人知道其中的原理?当学生经过思考之后,教师再引入本章所学的知识点。第一个就是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它所讲述的是行星围绕太阳做公转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的,而太阳处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第二个就是对于任意一个行星来说,它与中心天体的连线时间上扫过的面积相等。这里教师可以采用信息技术进行模型的演示,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这个知识点。在讲解开普勒第三定律时,重点讲解公式:=K。参数K只与中心天体有关,把行星的椭圆轨道视为圆周运动时,椭圆的半长轴就为圆的半径。然后教师再布置几个小的题目,让学生通过利用开普勒第三定律进行计算,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最后再讲解本章的重点知识万有引力定律。其定律是自然界中任何两个物体都是相互吸引的,引力大小跟这两个物体质量成正比,跟它们之间的距离二次方成反比。重点向学生强调这个万有引力定律,只适用于宏观物体之间,在微观物体之间万有引力并不适用。通过这种方式,先用信息技术进行课堂的导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然后再通过信息技术提升课堂获取知识的体验感。

二、采用信息技术模拟物理知识概念

在高中阶段,物理作为一门复杂而又重要的自然学科,其中所包含的物理知识和物理概念都十分的抽象,不易理解。这种现象,會给学生学习物理带来困难,并且十分不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自信心。因此,教师可以采用信息技术去模拟出物理知识及物理概念。让学生清晰直观地观察物理知识和物理概念。在将概念具象化的过程中,进行深入讲解概念中的注意事项以及重点内容。结合学生的自主理解,布置相应的物理题目让学生进行练习。将学到的知识及时得以记忆和运用。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物理概念,加深所学物理概念的印象。

例如:在学习“电势能和电势”的时候,重点给学生讲解电势能和电势的区别,这里教师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向学生进行实际物体的演示。把一个电荷在电场中移动,在这个过程中,如果电场力做功了,那么电荷在电场中就具有了能量。而这个能量就成为电势能,而电势能是电荷本身周围产生的领域,它反映的是某一点对电荷做功的本领,而不是一种能量。在具体讲到正电荷与负电荷的电势的时候,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构建电势模型,将正电荷周边的电势构建成一层又一层不断叠加的高山。正电荷位于山顶上,越靠近正电荷,则所处的高度越高,所处的电势也就越高。同样利用模型将负电荷电势模拟成一个一层一层逐渐下降的深谷,负电荷位于谷底,越靠近负电荷则处的位置越低,则电势也越低。之后再讲解一对正电荷和负电荷所激发的电场里的电势时,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将正电荷和负电荷,在一个空间内模拟出来,让学生观察其中的特点。比如:在正电荷和负电荷中间连线的地方,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这一条线上所模拟出的地势是一个水平面,那就说明这一点所处的电势为零。联系之前所学让学生进行思考“电势为零的地方电场可能为零吗?电场强度为零的地方电势可能为零吗?”鼓励学生进行尝试解答,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通过这种方式,形象直观地为学生模拟出物理相关的概念,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和理解物理概念。能够激发起学生学习物理的欲望。

三、采用信息技术整合物理单元知识

学习高中物理要求学生具有严谨的思维,并且能够对已经学习的知识进行系统性的总结归纳后代入不同的情境当中,从而解决相应的问题。但同时,高中物理所含的知识比较复杂,内容比较深奥,学生在进行复习整合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某些知识点总结不到位,不知道怎么运用的现象。“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由一个知识点不熟悉,所引出来的是一系列知识点之间运用不连贯的现象,不利于学生物理成绩的提高。基于此,教师应当积极采用信息技术来帮助学生进行单元复习整合。在整合的过程中,把每一节的知识都充分地再次讲解和深化训练。通过这种方式帮助学生扫除薄弱点,打好物理知识框架,养成学生的物理逻辑思维。

例如:在教学“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的时候,由于本章主要讲解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以及匀变速直线运动中的重点计算方法以及推论,因此,教师可以采用信息技术,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点的梳理。在多媒体设备上,首先也是最基本的模型自由落体运动。自由落体运动在一定情况下可以看作只受重力作用,在竖直方向上进行的运动。结合信息技术模型,让学生仔细观察自由落体运动的条件,第一点是初速度为零的加速度运动。加速度为g。在这个过程中,自由落体运动前一秒,两秒,三秒……内的位移之比分别是1比4∶9……,前一秒,两秒,三秒……内的位移之比为1:3:5……,然后再去讲解,稍微难一点的知识点,追击相遇问题。这个知识点是比较复杂的,教师可以通过信息技术模型去模拟两个小车的相遇的问题。第一种是速度大的减速追赶速度小的,当两者速度相等时,若没追上,就永远追不上了。若刚追上两者速度相等,恰好追上了,也是避免碰撞的临界条件。若追上了,追者的速度大于被追的速度,则可能还有一次相遇。第二种是速度小的加速追速度大的,则一定能追上,在两者速度相等时,距离是最远的。这些复杂的模型,经过教师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模拟出来就变得清晰直观,便于学生理解。

四、采用信息技术助力物理实验教学

在高中物理教學中,实验作为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意义不言而喻。物理能够直接明了地检验物理法则及物理规律。并且在实验过程中,让学生亲手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探索能力是非常有必要的事情。然而,由于课堂条件以及实验器材等多方面的影响,学生很难能够直接动手操作。但教师要明确实验的意义,实验是让学生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的过程。因此,教师可以采用信息技术来进行仿真实验,或者是视频讲解实验。通过这种方式一步一步地演示,帮助学生理清实验顺序,明确实验思路以及实验目的。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提高学生的实验严谨思维。

例如:进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这个实验的时候。由于本实验所使用的物理方法是控制变量法,要让学生在清楚地理解这个方法的基础上,进行实验探究之前,教师可以在开始实验之前利用信息技术进行仿真模拟实验。比如:构建出一个实验的模型,让学生先在电脑或屏幕上进行预实验。观察这个实验过程中所产生的问题,找到相应的解决方法。然后再开始正式实际操作实验,用天平称出小车的质量,再用天平选取小桶及沙子的总质量。按照信息技术上面的图纸安装实验器材,接着平衡摩擦力,在小车开始端适当的将木板垫高,打开打点计时器之后,放下小车,如果打出来的点,是连续且间隔相等的,那么说明已经平衡了摩擦力。接着挂上沙桶,开始进行打点,算出实验中小车的加速度。通过信息技术在电脑上制作表格以及直线图像,把所得的加速度点,分别记录在表格中,帮助学生清晰地记录实验中所得的数据。接着,分别改变小车的质量、小桶内沙子的质量,进行多组实验探究力加速度以及质量之间的关系,把所得结果汇总在同一张折线图上。如果发现加速度和力所描述的点位于一条直线上,那么说明了加速度与力成正比;如果加速度和质量的倒数的点都位于一条直线上,那么说明了加速度与质量成反比。通过这种方式,一方面能够在实验之前利用信息技术开展预实验,提高实验的准确性,避免学生在实验中产生不必要的错误,浪费课堂时间;另一方面,能够帮助学生清晰地处理实验所得的数据,在验证结果步骤上有着巨大的优势。

结束语

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下,采用信息技术进行物理课堂教学的优势已经逐步凸显出来。教师要紧跟时代教育潮流,正确地使用信息技术来帮助物理课堂教学进行革新,不断优化物理课堂教学模式。以生为本,重视学生物理思维的养成;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以及实验探究能力。通过这些方式,能够有效地活跃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下不断地成长,建立起完善的物理知识框架,从而稳步提升学生的物理知识水平。

参考文献

[1]吴文胜.高中物理与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J].教育信息化论坛,2019:211

[2]代明芳.高中物理信息技术教学的思考[J].东西南北:教育,2020:0258.

猜你喜欢
高中物理教学方法信息技术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基于gitee的皮肤科教学方法研究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小学语文字理教学方法探析
“初高中物理衔接知识”融入中考试题的评析与启示
高中物理传送带模型简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