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麻腰椎内固定术后饮水干预对患者胃肠道功能的影响

2021-10-26 02:34韦岚霜
康颐 2021年12期
关键词:饮水

韦岚霜

【摘要】目的:研究全麻腰椎内固定术后患者的胃肠道功能在未排气时饮水后的变化,以此来探究促进患者胃肠道功能恢复的因素。方法:纳入进行过全麻腰椎内固定手术的患者共80例,按照是否想饮水进一步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纳入试验的病人在手术后均维持8h的未排气状态,均可检查到肠鸣音,且无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胃部不适等)。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骨科术后护理,实验组则先给予患者5ml的温开水,再每隔30min给予首次饮水后未出现不适的患者10ml的温开水,直至完成首次排气。需要记录的数据包括肠鸣音的有无和频率、腹压、首次排气时间以及首次进流食时间等等。结果:实验组患者整体的排气时间快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进行过全麻腰椎内固定术且未排气的患者,饮水可以促进排气,对胃肠道功能的恢复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首次排气时间;腰椎内固定术;饮水

【中图分类号】R61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1.12.104

对于进行全麻腰椎内固定术的患者来讲,术后的长期卧床导致机体处于代谢缓慢状态,对胃肠道的正常功能起到了一定的阻碍作用。理论上讲,进行手术的患者在术后应该及时补充营养,供给机体吸收和恢复,但是术后一般都要求病人禁水禁食6h,这对胃肠道功能的恢复可能存在抑制作用。患者术后进食进水前已经过较为完善的麻醉相关评估, 确保患者已经苏醒且存在吞咽反射和呛咳反射,生命体征平稳,此时进食进水是安全的[1]。为了探究能促进全麻腰椎手术后患者的胃肠道功能恢复的因素,开展本次研究,讨论排气前饮水对胃肠道功能恢复的影响,提高患者术后的护理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对2020年1月至12月之间来我科进行过全麻腰椎内固定术的患者进行收集筛选,共80例。纳入病人在手术前生活可以自理、胃肠道功能正常且未进行过胃肠道手术,手术中均采用插管全麻、均为腰椎后路内固定手术,手术后未出现并发症。想饮水的病人共40例,22例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年龄(51.49±13.50)岁;不想饮水的病人共40例,25例男性患者、15例女性患者,年龄(52.31±13.41)岁。两组患者临床资料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研究方法

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在术后均8h未排气,肠鸣音的频率均在1~2次/min,无胃肠道反应。实验组患者先给予5ml为开水,如果患者仍未出现任何不适,则每隔30min给予10ml温开水,观察到出现排气时停止。对照组患者按照常规护理方法给予饮水。

1.3评价方法

研究开始前由麻醉医师和消化科医师对责任护士统一进行苏醒评估、吞咽评估及胃肠道症状评估培训[2]。记录数据包括术后8h和24h的腹压和肠鸣音、首次饮水时间、首次排气时间、是否腹胀。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软件为CHISS统计软件,符合正态分布则用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则采用t’检验。

2  结果

(1)实验组患者24h内排气的有30例、24h~48h内排气的有6例、48h之后排气的有4例;对照组患者24h内排气的有20例、24h~48h内排气的有12例、48h之后排气的有8例.实验组患者平均排气时间为(20.68±14.79)h,对照组患者平均排气时间为(28.57±14.88)h,且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实验组患者术后腹胀者3例,未腹胀者37例;对照组患者术后腹胀者10例,未腹胀者30例。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0.0289、P<0.05)。

(3)实验组和对照组首次进食的时间、首次排便时间、术后8h和24h腹压值以及肠鸣音均记录于表1。

3  讨论

由表1可以看出,相对于对照组,实验组的患者少量饮水、且大多数都在24小时内完成第一次排气,首次进食和排便也较早,术后24h的肠鸣音、首次排便、首次进食的差异都具有统计学意义。从首次排气平均值来看,实验组患者的数据也要优于对照组。水在胃中排空速度较快,1 h 后胃内水容量﹤5%。这说明少量饮水可以促进胃肠道蠕动,帮助机体胃肠道功能更快地恢复正常。

胃肠道的蠕动程度可以受到吞咽动作的影响,实验组的少量进水行为可以一定程度上通过吞咽动作给予胃肠道温和的刺激作用,进而引起各种消化器官的活动,逐渐使消化道功能循序渐进地回到正常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需要保证患者在未出现腹胀的前提下进行饮水,因为要保证肠蠕动处于正常水准。饮水的行为不仅会引起一系列消化道生理反应,还会通过神经反射对胃肠道直接产生影响,患者在正常饮水且未出现不适的情况下会得到积极的心理暗示,获得更充足的康复信心。

由研究结果可以推断,饮水行为可以缩短患者首次排气时间,正常排气意味着患者可以进流食了,患者可以更早地接受外界的营养补给,这对于患者身体免疫功能的恢复有著重要意义,也可以在更短的时间内帮助患者恢复到正常的饮食状态。由表1数据也可以看出,实验组患者由于进水的原因,因此首次进流食的整体数据明显优于未进水的对照组,这说明实验组患者的胃肠道恢复情况由于对照组患者。

一般来讲,能采用肠内补给营养的情况下,不建议采用肠外补给营养。肠内补给营养更加温和高效,机体对于营养的摄取利用效率也更高,可以让患者的身体更快地修补恢复。

综上所述,对于进行全麻腰椎内固定术的患者,除了进行必要的常规护理之外,可以对肠鸣音恢复的患者给予少量的饮水,温和的胃肠道刺激可以更好地促使胃肠道更快地恢复正常功能,促进肠道蠕动,帮助患者更快地从生理和心理上恢复健康。

参考文献:

[1]刘帆,苏晓静.全麻腰椎术后早期进食对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J]天津护理,2019(05):592-594.

[2]李亚雯,罗春梅.胃肠耐受阶梯化进食进饮方案在全身麻醉后路腰椎融合术后病人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20(18):3315-3318.

猜你喜欢
饮水
临泽县平川镇饮水安全现状及对策
黑龙江: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五年投资61.5亿元
饮水
家禽饮水免疫的注意事项
3000亿投入,农饮水仍不安全
家禽饮水投药应讲究科学
专利名称:家禽饮水喂料装置
鹿的感悟
春季给羊饮水五注意
糖尿病、肾病患者如何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