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替奈普酶与尿激酶溶栓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治疗的疗效及对患者纤溶指标的影响

2021-10-26 02:45陈亮汤强
康颐 2021年12期
关键词:尿激酶溶栓急性心肌梗死

陈亮 汤强

【摘要】目的:分析探究替奈普酶与尿激酶溶栓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治疗的疗效及对患者纤溶指标的影响。方法:在2019年3月~2021年2月中选择30例患者进行分析,随机分为观察组(替奈普酶)和对照组(尿激酶),各15例,并比较两组最终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纤溶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纤溶指标较之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为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应用替奈普酶进行治疗具有极高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替奈普酶;纤溶指标;尿激酶;溶栓

【中图分类号】R542.2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1.12.168

急性心肌梗死(AMI)属于临床中极为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其主要指的是机体冠状动脉急性或者持续性缺血缺氧继而导致发病,而导致此类情况的主要因素与暴饮暴食、便秘、情绪激动、酗酒、过劳等因素息息相关[1]。患者典型的临床症状表现以胸骨后疼痛,严重危及着患者的生命安全,当前对于治疗此类疾病的常见治疗方式以静脉溶栓治疗的为主,尿激酶属于一代溶栓药物,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中,但其治疗效果相较之替奈普酶而言有所欠缺[2-3]。本文针对替奈普酶与尿激酶溶栓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治疗的疗效及对患者纤溶指标的影响进行分析和观察,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2019年3月~2021年2月中选择30例患者进行分析,随机分为观察组(替奈普酶)和对照组(尿激酶),各15例,对照组中男性9例,女性6例,年龄46~75岁,平均年龄(60.53±6.21)岁;观察组中男性8例,女性7例,年龄47~75岁,平均年龄(60.25±6.57)岁。将两组一般资料进行比对(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以上30例患者办理入院手续后均给予其心电监护操作、氧气吸入治疗、建立静脉通路等操作,并且接收血常规检查后给予其静脉溶栓进行治疗,患者在接受溶栓治疗前给予其波立维(生产厂家:赛诺菲(杭州)制药有限公司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56410 规格:75mg*7片)、阿司匹林(生产厂家:湖南新汇制药有限公司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43021756 规格:50mg*100片 剂型:片剂)等,药物使用剂量和给药方式如下所示:均采用口服的方式给药,每日75mg;300mg[4]。

对照组应用尿激酶(生产厂家:武汉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42021792 规格:10万单位*5瓶 剂型:注射剂)进行治疗,药物使用剂量和给药方式如下所示:使用前加入生理盐水进行充分稀释,为患者实施静脉滴注之前为患者提供肝素2500单位,而后滴注尿激酶,速度为6000单位/min,滴注时间为2小时。

观察组应用替奈普酶(生产厂家:广州铭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S20150001 规格:16mg)进行治疗,药物使用剂量和给药方式如下所示:采用静脉注射的方式给药,剂量为16mg,静注时间5~10秒。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在接受不同治疗方案前后纤溶指标变化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24.0对资料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值±标准差(x±s)来表示,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治疗前后纤溶指标变化情况

治疗前两组纤溶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纤溶指标较之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1。

3  讨论

受到人民生活压力和不良的生活饮食习惯影响,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呈现出不断增长的趋势,其具有起病急的特点,严重者可导致患者死亡。此类疾病的发病机制相对繁杂,由于冠状动脉的形成机体出现的供血中断的情况,继而导致机体IPA的供血区域心肌细胞发生坏死等不良情况。针对于此需要开通IPA,从而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预后情况。替奈普酶属于重组纤溶酶原激活物,其对于纤维蛋白具有极高的选择性,并且其血浆半衰期更长,对于全身性纤溶活性具有相对较小的影响,由此也有效控制了出血性疾病的发生率[5]。在本次研究中,为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分别应用不同的静脉溶栓药物进行治疗,其研究结果显示如下:治疗前两组纤溶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纤溶指标较之對照组差异显著(P<0.05),根据结果分析可见,有效的治疗药物具有极高的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为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应用替奈普酶进行治疗较之尿激酶具有更高的应用价值,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患者预后,降低不良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伍树潜.替奈普酶静脉溶栓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心肌损伤标志物及心功能的影响[J].按摩与康复医学,2020,11(22):54-57,53.

[2]韩永莉,夏盈峰,李敏, et al.不同剂量替奈普酶与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有效性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9,27(1):29-39.

[3]李宏建.轻度卒中患者发病3~4.5h期间替奈普酶与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的比较[J].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2019(4):308.

[4]范厚德,彭景添,田清山,等.替奈普酶与尿激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有效性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J].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2019,59(1):61-67,75.

[5]王平,董红霖.替奈普酶与尿激酶在导管溶栓中的疗效及并发症分析[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20,35(10):806-809.

项目名称:

基层医院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治疗研究及临床应用项目,(编号:20200018)。

猜你喜欢
尿激酶溶栓急性心肌梗死
替罗非班联合尿激酶在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应用效果
在急性脑梗塞中应用尿激酶溶栓治疗的有效性评价
护理管理在急性脑梗死超早期静脉溶栓中的应用观察
rt—PA与尿激酶在大面积肺栓塞溶栓治疗中的疗效与安全性分析
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观察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中医辨证治疗分析
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的现状与进展
阿替普酶在50例急性心梗溶栓治疗中的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