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地奈德胶囊联合凝血酶冻干粉治疗克罗恩病的预后及不良反应研究

2021-10-26 02:45张颖慧
康颐 2021年12期
关键词:临床疗效

张颖慧

【摘要】目的:探究布地奈德胶囊联合凝血酶冻干粉治疗克罗恩病的疗效和安全性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4月至2020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68例克罗恩病患者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4例。两组均予以常规药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加服布地奈德胶囊,观察组加用布地奈德胶囊联合凝血酶冻干粉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1年疾病复发率。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7.06%,较对照组的82.35%显著升高(P<0.05)。治疗前,两组的CDEIS评分、CDA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观察组的CDEIS评分、CDA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TNF-α、IL-6、CRP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各项炎症因子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两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1年疾病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布地奈德胶囊联合凝血酶冻干粉治疗克罗恩病效果显著,能够显著减轻疾病严重程度,改善机体炎症反应,进而有助于减少疾病复发,且其安全性良好,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克罗恩病;凝血酶冻干粉;布地奈德胶囊;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563.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1.12.182

克罗恩病主要是以肠道免疫功能紊乱为主要特征的非特异性炎症病变,其发生与遗传、环境、机体凝血功能异常、免疫低下等多因素密切相关[1]。本病临床表现为腹痛、腹泻、消瘦、贫血等,可累及口腔、食管、胃肠道及肛门任何部位,引起肠壁受损。当前临床治疗克罗恩病多选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药物治疗,但大多数的治疗效果并不理想,而且治疗周期较长,治疗后疾病复发率较高,故积极探索克罗恩病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案至关重要[2]。布地奈德为临床常见的糖皮质激素药物,凝血酶冻干粉为临床常用的局部快速止血药物,本研究将布地奈德联合凝血酶冻干粉联合应用于克罗恩病,观察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2019年4月至2020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68例克罗恩病患者进行研究,符合《炎症性肠病诊断与治疗的共识意见(2012年·广州)》[3]的相关诊断标准,病灶位置在小腸中-末端回肠,克罗恩病活动指数大于220分,病情属于中重度活动期,病人对本研究内容知情,签订了同意书;排除伴有高血压、糖尿病、肝肾脏器疾病,血液系统疾病以及肠梗阻、肠穿孔、恶性肿瘤。采用随机数表法将上述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有20例男,14例女,年龄39~69岁,平均(53.20±11.14),病程6~38个月,平均(19.52±8.07)个月;观察组有21例男,13例女,年龄35~70岁,平均(53.47±10.98),病程4~35个月,平均(19.31±8.4.28)个月,两组的基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治疗方法

两组均予以常规药治疗,包括静滴英夫利昔单抗5mg/kg(第一针在治疗初始静滴,第二针在第2周静滴,第三针在第6周静滴,然后每8周静滴1次),补充维生素、营养支持、禁食辛辣油腻食物等。

在此基础上,对照组加服布地奈德肠溶缓释胶囊(阿斯利康制药)口服,每日1次,每次9mg。观察组加用布地奈德胶囊联合凝血酶冻干粉治疗,布地奈德胶囊与对照组相同,凝血酶冻干粉(批准文号H31022015,上海第一生化药业)取1000单位于10ml生理盐水中溶解口服,每4小时用药1次。两组连续治疗观察16周。

1.3观察指标

(1)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对比。疗效判断标准[4]:显效:相关症状体征消退,肠镜显示肠道黏膜基本恢复正常;有效:症状体征以及肠镜结果均较治疗前有改善;无效:治疗后症状体征无改善。(2)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克罗恩病严重指数评分(CDEIS)、克罗恩病活动指数(CDAI)评分变化情况。(3)比较两组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水平变化。(4)对比两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状况,包括低热、瘙痒、皮疹等。(5)随访1年,对比两组基本复发率。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SPSS23.0软件,计数资料以率描述,予以x2检验,等级资料予以秩和检验;计量资料以(x±s)描述,予以t检验,P<0.05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对比

治疗6周后,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7.06%,较对照组的82.35%显著升高(x2=3.981,P=0.046),见表1。

2.2两组治疗前后克罗恩病严重指数评分(CDEIS)、克罗恩病活动指数(CDAI)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的CDEIS评分、CDA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两组的上述各项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的改善,且观察组的CDEIS评分、CDA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两组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水平变化情况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清TNF-α、IL-6、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TNF-α、IL-6、CRP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各项炎症因子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见表3。

2.4两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及6个月复发率对比

两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1年疾病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4。

3  讨论

克罗恩病为慢性炎症性肠道疾病,其发生发展与炎症病变密切相关,故抗炎是本病治疗的重要内容[5]。布地奈德属于一种新型的糖皮质激素,为当前临床中应用最为广泛的局部激素。布地奈德的有效药物成分包裹在具有时间依赖性、酸碱值依賴性的胶囊内,能够定点释放药物成分,而且该药在肝脏的首过代谢率较高,故不良反应发生风险较低,具有良好的抗炎效果和安全性[6]。另有研究报道[7],由于克罗恩病病人机体存有炎症反应,故其炎症-凝血平衡也会打破,炎症因子可引起体内凝血过程异常,而凝血的级联反应又会反过来促使炎症反应加剧,形成恶性循环。本研究应用的凝血酶冻干粉为临床常见的快速有效的局部止血药,其药理机制是直接作用于凝血过程的第3阶段,当凝血酶与受损的血管表面接触时血液中的纤维蛋白原可转化为不溶性纤维蛋白,使血液快速凝固在血管断端形成小血栓嵌顿,达到修复粘膜、止血的目的[8]。凝血酶冻干粉与布地奈德胶囊联合应用可通过不同作用机制发挥显著的抗炎、改善肠道血液循环,促进粘膜愈合效果。研究结果也表明,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7.06%,较对照组的82.35%显著升高,而且治疗后观察组的CDEIS评分、CDA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两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明显的差异,说明布地奈德胶囊联合凝血酶冻干粉治疗克罗恩病是有效的和安全的。

相关研究报道[9],克罗恩病存有慢性炎症的病理变化,而慢性炎症的发生主要归咎于体内炎症相关细胞因子、蛋白分子生成增多,故细胞因子是炎症反应发生的关键介质。在克罗恩病急性炎症期,机体细胞因子浓度会出现显著的改变,在慢性炎症期细胞因子浓度变化虽较小,但处于较高水平,仍是介导炎症发生的关键[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是当前临床研究证实的在多种疾病炎症反应中起着重要的作用[11]。也有文献指出[12],TNF-α、IL-6、CRP参与了克罗恩病的发生发展过程。本研究中,治疗后两组的TNF-α、IL-6、CRP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各项炎症因子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表明布地奈德胶囊联合凝血酶冻干粉在缓解炎症方面有着显著的优势。与此同时,本研究结果还显示,观察组1年疾病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提示布地奈德胶囊联合凝血酶冻干粉治疗克罗恩病能够通过改善机体炎症反应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利于减少疾病复发,进而显著改善患者预后。

综上所述,布地奈德胶囊联合凝血酶冻干粉治疗克罗恩病效果显著,能够显著减轻疾病严重程度,改善机体炎症反应,进而有助于减少疾病复发,且其安全性良好,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邓玥,罗雁,刘会领,等.炎症性肠病与凝血功能异常的相关性研究进展[J].血栓与止血学,2021,27(1):179-180.

[2]刘元德,弓三东.重度克罗恩病的治疗进展[J].海南医学,2019,30(20):2691-2695.

[3]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炎症性肠病学组.炎症性肠病诊断与治疗的共识意见(2012年·广州)[J].中华内科杂志,2012,51(10):818-831.

[4]施嫣红,汤茂春,王俊珊,等.肠内营养联合英夫利昔单抗治疗成人克罗恩病的随机对照研究[J].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2020,41(1):51-56.

[5]陈丹,李骥,张鑫垚,等.克罗恩病患者维生素D水平与细胞因子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医学杂志,2020,100(10):757-762.

[6]刘敏,董卫国,张吉翔,等.布地奈德和美沙拉嗪对活动期炎症性肠病疗效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14,23(1):60-65.

[7]蒋琦,吴巧艳,李涵阳,等.克罗恩病患者凝血功能异常及其与疾病活动性的关系[J].胃肠病学,2019,24(4):224-229.

[8]张娟,贾淑娟,王鹏,等.泮托拉唑、生长抑素联合凝血酶冻干粉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处方药,2020,18(6):105-106.

[9]马贤纵,陆晓娟,金鹏,等.回盲部炎症病变的随访及其对克罗恩病早期诊断的意义[J].中华消化杂志,2020,40(05):306-313.

[10]巫协宁.辅助性T细胞1、辅助性T细胞17和调节性T细胞及其相关细胞因子在克罗恩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J].中华消化杂志,2016,36(7):497-499.

[11]卢华君,赵忠艳,林小春,等.克罗恩病患儿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研究[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7,28(9):913-915.

[12]赵玉洁,王奕文,王东,等.英夫利西单克隆抗体对克罗恩病患者肠黏膜屏障功能修复的研究[J].中华消化杂志,2020,40(08):524-531.

猜你喜欢
临床疗效
CRRT在重症胰腺炎中的应用及护理
核苷类药物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的效果研究
黄葵胶囊联合缬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疗效
探讨氯吡格雷预防冠心病介入治疗心血管的临床疗效
131碘治疗甲亢患者的后期随访效果分析
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临床分析
微创手术治疗胃溃疡42例临床分析
研究腹腔镜在早期卵巢癌分期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早期应用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