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炎湿疹类皮肤病应用中医治疗方案的临床安全性分析

2021-10-26 02:45梁生花
康颐 2021年12期
关键词:安全性

梁生花

【摘要】目的:将中医治疗方案介入于皮炎湿疹类皮肤病治疗中,分析其临床安全性。方法:选取对象由我院接治的50例皮炎湿疹类皮肤病患者,时间在2020年3月至2021年1月期间治疗的患者,将其设为两组,把介入常规和中医治疗的一组列入参考组,共25例患者,把介入常规治疗的一组列入对照组,共25例患者,就两组患者治疗一个月后不良反应及生活质量予以比较。结果:参考组患者治疗一个月后不良反应及生活质量均比对照组更显优势,且P<0.05。结论:将中医治疗方案介入于皮炎湿疹类皮肤病治疗中,可减少患者不良反应发生,从而提高用药安全性,提高生活质量,可加入其治疗方案中。

【关键词】皮炎湿疹类皮肤病;中医治疗方案;安全性

【中图分类号】R275.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1.12.184

前言

皮炎湿疹类皮肤病是皮肤科较常见一种皮肤疾病,其较为顽固。其发病原因多由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临床表现为皮肤红斑、丘疹、瘙痒、脱屑、水疱、糜烂及渗液等症状特点,此类疾病容易反复发作,是皮肤科中疑难疾病之一[1]。中医认为皮炎湿疹类皮肤病是由于风邪、热邪、湿邪、血虚以及虫淫等为致病的主要原因,属于中医“顽癣湿毒”范畴。其治疗过程较漫长,本文将中医治疗方案介入于皮炎湿疹类皮肤病治疗中,分析疗效及安全性。现将结果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对象是本院接收的皮炎湿疹類皮肤病患者50例,选取时间介于2020年3月至2021年1月期间治疗的患者,将其设为两组,把介入常规和中医治疗方案的一组列入参考组,共25例患者,男女比例为14:11,年龄跨度于25岁至57岁,平均年龄预测(41.17±3.16)岁,慢性湿疹10例,荨麻疹9例,皮疹6例,病程跨度半年至2年,平均(1.13±0.38)年;把介入常规治疗的一组列入对照组,共25例患者,男女比例为13:12,年龄跨度于26岁至58岁,平均年龄预测(41.15±3.13)岁,慢性湿疹9例,荨麻疹10例,皮疹6例,病程跨度于半年至2年,平均(1.15±0.27)年。排出孕妇、心肝肾障碍者,两组资料无明显差异,(P > 0.05),两组存在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介入常规治疗,主要指导患者按医嘱用药,注意饮食习惯等;参考组在常规治疗上再介入中医治疗方案,具体治疗方案:(1)中药熏洗:药方组成:皂矾、枯矾、轻粉、松香和赤石脂各取30克,将其研成细末,煮水,每天熏洗2次。(2)中药内服:药方组成:生地、白芍、丹参、生白术、茯苓及生苡仁各取10克,当归、陈皮和防风各取6克。水煎服,每天1剂分早晚服用,,连续服用一个月。在治疗期间,叮嘱患者需保持积极乐观向上的心理,严格要求个人饮食习惯,尽量避免接触致敏物,防止病情加重,降低疗效。

1.3  观察指标与标准

(1)观察两组患者治疗一个月后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包括水肿、感染、血钾降低、脓疱及裂口等,若不良反应越少,则治疗效果越好。反之,效果差。

(2)观察两组患者治疗一个月后生活质量。生活质量主要以睡眠质量、生活能力、饮食状态及运动状态等进行评判,各项满分设为10分,评分越高,则生活质量越好。反之,效果差。

1.4 统计学方法

以SPSS21.0软件分析数据 ,生活质量比较用(x±s)表示,以t检验,不良反应计算采用x2检验、(%)表示,有统计学意义为P<0.05。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一个月后不良反应比较

参考组患者治疗一个月后不良反应比对照组更显优势,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一个月后生活质量比较

参考组患者治疗一个月后生活质量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更具优势,P<0.05。见表2:

3  讨论

皮炎湿疹类皮肤病的病因十分复杂,多由内因和外因两者相互作用的结果,发病时会出现皮肤红疹、灼热、严重瘙痒等症状,在中医学里认为皮炎湿疹类皮肤病是由于风邪、血虚、虫淫、热邪、湿邪等为致病的主要原因,其病程规则不一,容易反复发作且瘙痒剧烈[2]。中医治疗以疏风祛湿、清热解毒、养血润燥、活血化瘀为原则,以达到驱邪扶正止痒治愈之功效,从根本上提高了治疗效率。此次研究参考组介入中医治疗方案的,主要采用中药熏洗、中药内服,再指导患者注意日常生活饮食规律。结果显示,参考组患者治疗一个月后不良反应及生活质量均比对照组更具优势,充分说明中医治疗方案可有效减少不良反应事件发生,提高生活质量,促进护患建立良好的关系[3]。

综上所述,将中医治疗方案介入于皮炎湿疹类皮肤病治疗中,有助于加快患者疾病恢复,起着极为明显的效果,且安全性高,因此可加入其治疗方案中。

参考文献:

[1]盛琦.氯地松乳膏治疗皮炎湿疹类皮肤病的临床疗效评价[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19):174-175.

[2]盛琦.皮炎湿疹类皮肤病斑贴试验的结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20):37-38.

[3]梅震,袁小莉,刘锡华.盐酸左西替利嗪片联合白芍总苷胶囊治疗皮炎湿疹的临床效果[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7,2(24):25-26.

猜你喜欢
安全性
细节护理在老年人健康体检护理中的应用及其安全性分析
拉西酮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与安全性分析
锁骨骨折内固定术中两种神经阻滞的麻醉效果与安全性比较
长效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与安全性
民航空中交通管制进近程序间隔安全性评估模型
疤痕子宫再次妊娠经阴道分娩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西药临床应用中合理用药对其安全性的影响
鼻内镜手术治疗老年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疗效及安全性探讨
关于桥梁设计中的安全性与耐久性问题的几点思考
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