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糖尿病健康教育模式实施价值比较研究

2021-10-26 03:13陈帆
康颐 2021年12期
关键词:健康教育糖尿病

陈帆

【摘要】目的:分析不同的糖尿病健康教育模式实施的价值对比。方法:抽取2019年9月至2020年9月间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80例作为本文的观察对象,并根据抽签法将其分成各有40例的对照组与实验组,前者接受传统健康教育,后者接受志愿者现身说法+小组讨论+专人人员咨询的健康教育方法,并对不同的干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两组的糖尿病相关知识掌握率,结果实验组较高,与对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观察两组对干预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较高,对比结果(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性;观察两组的血糖水平,结果实验组的空腹血糖以及餐后2h血糖水平均较低,与对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在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中实施志愿者现身说法+小组讨论+专人人员咨询的健康教育方法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关键词】糖尿病;健康教育;干预质量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1.12.196

糖尿病是一种以慢性血糖升高为特征的临床多发内分泌系统疾病,以中老年群体多见,近几年因老龄化趋势的发展,使得该疾病的发病率明显提升,成为危害社会人民生命安全的主要疾病。随着病情的发展,糖尿病会诱发较多的并发症,例如:糖尿病足、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加上临床尚无根治的有效方式,使得临床上需要积极控制血糖的水平,以保证自身的健康水平[1]。此外,糖尿病的控制除了药物对症治疗外,还需要从生活中的点滴入手,例如:纠正不良的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等,因此需要患者提升认知程度,强化自我管理认知和能力,这就意味着需要加强患者的健康教育,基于此,本文以我院糖尿病患者为例,分析不同健康教育所起到的临床效果。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此次研究所选对象共计80例,均为2019年9月至2020年9月间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并将其按照抽签法进行分组对比,其中一组为对照组,另一组为实验组。

对照组:本组40例患中有女性患者23名,有男性患者17名,年龄范围:47岁-73岁,平均年龄为(59.57±3.14)岁。

实验组:本组40例患中有女性患者21名,有男性患者19名,年龄范围:49歲-72岁,平均年龄为(59.46±3.09)岁。

以上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仅限专人人员进行传统的健康教育。

实验组:由志愿者现身说法+小组讨论+专人人员咨询。该过程实施前,志愿者集中授课3d,培训教材为《糖尿病自我管理指南-与糖尿病快乐同行》、《糖尿病自我管理指导者手册》[2]。

健康教育流程:(1)课程设置:每周2节课,每节课程2h,共进行两周(2)上课内容:自信心1项(克服疾病的自信心)、自我管理任务3项(完成日常生活、管理情绪变化、健康科学生活习惯)、基本技能5项(目标的制定、如何寻求支持力量、解决问题的方式、管理症状、与人沟通和交流)[3]。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的糖尿病相关知识掌握率、对干预的满意度以及血糖水平。

糖尿病相关知识掌握率: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统计,问卷内容包括病因、常见症状、危险因素、并发症、治疗、预防等有关糖尿病的相关知识,问卷分值0-100分,得分大于80分,即完全掌握;得分低于80分,高于60分,即基本掌握;得分低于60分即未掌握。

对干预的满意度:通过调查问卷进行统计,问卷结果以非常满意、一般满意以及不满意进行表示。

血糖水平:包括空腹血糖以及餐后2h血糖。

2  结果

2.1 糖尿病相关知识掌握率

见表1,观察两组的糖尿病相关知识掌握率,结果实验组较高,与对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

2.2 对干预的满意度

见表2,观察两组对干预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较高,对比结果(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性。

2.3 血糖水平

见表3,观察两组的血糖水平,结果实验组的空腹血糖以及餐后2h血糖水平均较低,与对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

表3  血糖水平 (x±s)

3  讨论

糖尿病属于一种代谢性疾病,由于病程时间长,尚无治愈的可能,所以一经患病,患者需要长期参与自我日常管理,以控制血糖水平,稳定病情。而传统的教育中,护理人员很难与患者达到共情的程度[4],导致健康教育效果不理想,患者也很难接受,而志愿者现身说法+小组讨论+专人人员咨询这样的健康教育模式可以由本身患有糖尿病疾病的志愿者进行现身说法,达到共情的目的,再进行健康教育的宣传,后续再以集中讨论和专业人员咨询的方式来有效的获取管理疾病应用的知识、自信心和技能,保证健康教育更加有说服力,从而建立起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保障后续自我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稳定病情[5]。

综上所述,不同的健康教育可以达到不同的效果,采取志愿者现身说法+小组讨论+专人人员咨询这一模式的健康教育流程,可以提升糖尿病患者的认知以及学习的主动性,帮助其建立信心,有效的控制病情。

参考文献:

[1]朱琦,周静怡,袁红英.以格林模式为基础的健康教育对2型糖尿病高危患者疾病认知,自护行为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1,40(3):476-480.

[2]李萍,吴利霞.心理引导配合健康教育对首诊2型糖尿病患者干预效果研究[J]. 中国社会医学杂志, 2019, 36(02):99-102.

[3]郭红,任冬梅.研究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糖尿病新世界,2020, 23(07):155-156.

[4]陈国美,鲍洪雅,娄木兰,等.基于权变理论的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20, 26(26):3571-3575.

[5]李传爱.健康教育与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健康状态的影响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 2020,23(14):158-159+162.

猜你喜欢
健康教育糖尿病
中医治疗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论Ⅱ型糖尿病的形成与调治
跟踪导练(一)(5)
电话出院指导联合健康教育对妇科肿瘤患者疗效的影响
授权理论在使用无创呼吸机COPD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健康教育在烧伤护理中的应用
糖尿病足的预防及护理方法初步研究
Ending teen smoking
视力改变与糖尿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