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母亲早期泌乳量不足的影响因素及其干预对策

2021-10-26 03:13林婷
康颐 2021年12期
关键词:早产儿影响因素母亲

林婷

【摘要】目的:探究早产儿母亲早期泌乳量不足的影响因素及其干预对策。方法:选择早产儿母亲共72名,时间为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回顾性分析早期泌乳量不足的影响因素,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结果:经回顾性分析发现,72例产妇中,精神心理因素、乳房凹陷问题、分娩方式等均是影响因素,精神心理因素的占比最高为36例(50.00%),其次为分娩方式28例(38.89%),最后为乳房凹陷问题8例(11.115)。结论:针对早产儿母亲,回顾性分析早期泌乳量不足的影响因素,发现有产妇精神心理因素、乳房凹陷问题、分娩方式等均是影响因素,通过实施预见性的干预措施,能够保证早产儿出院后顺利进行母乳喂养,提升泌乳量,引起临床上的重视,应用价值较佳。

【关键词】早产儿;泌乳量;母亲;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1.12.198

针对于新生儿来说,母乳喂养是最佳的方式,但是因早产儿自身吮吸、吞咽功能發育不健全,各器官发育不成熟,为母乳喂养增加一定难度[1]。通常在出生后早产儿需入住NICU,产后泌乳量不足成为母乳喂养率低下的关键因素,母婴分离也降低早产儿母乳喂养量[2]。经对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的共72例早产儿母亲,回顾性分析早期泌乳量不足的影响因素,主要分析及研究情况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早产儿母亲共72名,时间为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回顾性分析早期泌乳量不足的影响因素,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均提供详细资料,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配合性较差;存在精神疾病者。纳入标准:有交流和沟通能力;孕周<37周;符合早产儿母亲诊断标准。产妇的年龄(24~36)岁,平均(28.5±5.3)岁,孕周(35~37)周,平均(35.6±1.1)周,经产妇36例,初产36例。数据统计显示 P>0.05。

1.2 早期泌乳量不足的影响因素

1.2.1 乳房凹陷问题

一些产妇并未及时发现、治疗自身的乳头凹陷症状,认为自己无法正常进行母乳喂养,失去信心。在哺乳失败后加重紧张不安、焦虑等情绪,对乳汁的正常分泌产生极大的影响。

1.2.2 产妇精神心理因素

在分娩的过程中,因消耗产妇大量的精力和体力,又没有充分休息恢复元气,加上可能剖宫产术或疲劳造成切口疼痛,相应减少乳汁分泌。另外,一些产妇担心哺乳或产后影响身材、改变乳房形状,也没有充分了解泌乳知识,出现消极心理,造成乳汁分泌减少情况的出现。甚至在产后,一些产妇对婴儿性别与预期的不同,或垂体、下丘脑调控激素发生变化,造成产后抑郁症出现,发生极大的心理落差,影响乳汁的正常分泌。

1.2.3 分娩方式的影响

想要促进产妇分泌乳汁,选择阴道分娩的方式作用较佳,相反的用剖宫产的方式作用较低,不利于早开奶、早吮吸的母乳喂养。因为不适合经阴道分娩、高龄等因素,或者恐惧顺产带来的疼痛选择剖宫产,较多产妇林产前就分娩,泌乳减少,神经体液调节难以很好的满足机体催乳素和催产素。产妇正常妊娠分娩生理反应,就是经阴道分娩的方式,有助于分泌催产素及催乳素,产妇机体出现一系列应激反应。

1.3观察指标

回顾性分析早期泌乳量不足的影响因素,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1.4 统计学处理

卡方值(x2)检验计数资料,t值检验计量资料,积极应用SPSS123.0 统计学软件,显示为(P<0.05),则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回顾性分析发现,72例产妇中,精神心理因素、乳房凹陷问题、分娩方式等均是影响因素,精神心理因素的占比最高为36例(50.00%),其次为分娩方式28例(38.89%),最后为乳房凹陷问题8例(11.115)。

3 &nbsp;讨论

早期泌乳量不足干预对策:

纠正乳头凹陷。在孕前便指导产妇进行乳房保养,及时普及相关知识,当有不明显凹陷扁平症状出现时,需保证婴儿可以正常吮吸,注意正确的喂奶姿势。进行共重复 10-20 次的乳头纠正练习,用手将乳头向两侧外方拉开,另一手捏住乳头轻轻向外牵拉[3]。

精神护理。通过播放轻松的音乐和视频等,便于更好地促进乳汁正常分泌,保持良好情绪。护士积极了解产妇的顾虑,以及其存在的烦恼和忧虑,进行必要的沟通交流,便于充分发挥婴儿的吸吮本能。教给其正确哺乳方法、做好各项哺乳准备,提升产妇对母乳喂养认识,树立正确的信心。同时加强产后康复训练,恢复身材和乳房,满足其精神心理需求。

在允许的情况下,要鼓励孕妇选择经阴道分娩[4]。本研究结果中显示,经回顾性分析发现,72例产妇中,精神心理因素、乳房凹陷问题、分娩方式等均是影响因素,精神心理因素的占比最高为36例(50.00%),其次为分娩方式28例(38.89%),最后为乳房凹陷问题8例(11.115)。经本研究最终得出的结果能够看出,产后抑郁症、剖宫产分娩等,均会增加泌乳量不足的风险,通过实施预见性措施干预,取得的作用显著、意义重大,保障早产儿顺利实施母乳喂养。

综上所述,针对早产儿母亲,回顾性分析早期泌乳量不足的影响因素,发现有产妇精神心理因素、乳房凹陷问题、分娩方式等均是影响因素,通过实施预见性的干预措施,能够保证早产儿出院后顺利进行母乳喂养,提升泌乳量,引起临床上的重视,应用价值较佳。

参考文献:

[1]魏薇,梁玮伦,李媛.早产儿母亲早期泌乳量不足的相关性因素分析[J].世界复合医学,2020,6(7):7-9.

[2]李蓉,王雯雯,梁馨月, 等.妊娠晚期乳腺超声表现与产后泌乳量相关性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19,34(14):3357-3361.

[3]叶丽珍,林莹,孙小芬,等.个性化护理干预对母乳喂养成功率、泌乳时间及泌乳量的影响[J].现代实用医学,2016,28(9):1255-1256.

[4]齐晓向,王丽.早期护理干预对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的影响[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6,18(2):120-121.

猜你喜欢
早产儿影响因素母亲
婴儿抚触护理法对早产儿呼吸及睡眠的临床观察
强化母乳喂养对早产儿生长发育的影响分析
早产儿喂养的综合护理干预方法总结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
给母亲的信
悲惨世界
送给母亲的贴心好礼
早产儿的家庭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