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肿瘤护理中人文关怀的融入及价值分析

2021-10-28 09:16江雅梅
医学前沿 2021年14期
关键词:人文关怀

江雅梅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人文关怀在恶性肿瘤患者护理中的作用。方法:本次实验跨越2020年4月至2021年8月这一时间段,研究人员对84例恶性肿瘤患者进行研究。研究人员在本次实验中将所选患者按照双盲对照原则分组,对照组所选42例患者采用一般护理干预,实验组所选42例患者在一般护理干预中融入人文关怀,记录对照组及实验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所持态度、焦虑及抑郁评分,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对照组所选42例患者中对护理工作持十分认可及比较认可态度的患者共计34人,占组内患者人数的比例为80.95%,实验组对应人数为41人,占比为97.62%,分析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所持态度相关数据,差异较大,(p<0.05);(59.14±4.11)分及(46.01±3.51)分分别为对照组及实验组患者焦虑评分,(61.19±4.27)分及(49.62±4.25)分分别为对照组及实验组患者抑郁评分,分析相关数据,差异较大,(p<0.05)。结论:人文关怀在恶性肿瘤患者护理中有着不俗的表现。

关键词:人文关怀;一般护理;恶性肿瘤护理;焦虑及抑郁评分

前言:护理工作开展水平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恶性肿瘤患者生活质量,但是在以往工作中,部分护理人员仅仅是对恶性肿瘤患者采取一般护理干预,对患者心理需求的关注较少,护理工作开展情况并不理想。在当前形势下,人文关怀受到了越来越高的关注,这种情况下,有关人员应注意研究分析人文关怀在恶性肿瘤患者护理中的作用,并将其与一般护理干预的表现进行比较,以此为依据改进后续工作,为恶性肿瘤患者提供更高质量的护理服务。参与2020年4月至2021年8月期间实验的恶性肿瘤患者人数为84例,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实验将2020年4月至2021年8月期间本院就诊的84例恶性肿瘤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对照组患者中分别有24例及18例男性患者及女性患者,中位年龄为(49.8±5.2)岁,年龄最大为69岁,年龄下至39岁,实验组患者中分别有25例及17例男性患者及女性患者,中位年龄为(49.9±5.4)岁,年龄最小为40岁,年龄上至69岁。两组恶性肿瘤患者基础信息差异微小,资料可以用于比较(p>0.05)[1]。

1.2方法

对照组所选42例患者采用一般护理干预,实验组所选42例患者在一般护理干预中融入人文关怀。在一般护理干预中,护理人员应对恶性肿瘤患者的病情进行观察,监测患者的生理指标,对患者实施药物护理,充分考虑到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实施并发症防范护理。在人文关怀护理中,护理人员在为患者提供一般护理的同时应充分考虑到患者的心理感受,加强对患者的心理干预,疏导患者的负面情绪,与患者进行高质量的溝通,在沟通过程中询问患者的感受,与患者进行高质量的沟通,向患者介绍本院治疗经验及优势,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而且护理人员应要求患者亲属给予患者足够的陪伴,帮助患者感受到亲属的关怀,使患者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在人文关怀护理中,护理人员应注意实施疼痛护理,对恶性肿瘤患者的疼痛情况进行分析,通过播放音乐、按摩等方式转移患者的注意力,以此减轻患者的痛苦,使患者保持身心愉悦。护理人员在恶性肿瘤患者护理中应注意对患者的饮食进行干预,坚持少食多餐、清淡饮食原则,提高营养丰富易消化食物的占比,减轻患者的胃肠负担,为患者提供足够的营养。此外,护理人员应明确环境对患者病情的影响,加强对环境的管理,保证病房环境的干净、卫生、安静,确保病房环境符合恶性肿瘤患者的休养需求。

1.3判断标准

记录对照组及实验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所持态度、焦虑及抑郁评分,并进行比较分析。

1.4统计学处理

通过计算机软件SPSS23.0对本次实验中涉及到的患者对护理工作所持态度、焦虑及抑郁评分方面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百分比指代患者对护理工作所持态度,标准差(±)指代焦虑及抑郁评分,X2及t分别用于对应数据的检验。数据差异突出,则统计学意义显著,(P<0.05)[2]。

2.结果

2.1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所持态度

对照组所选42例患者中对护理工作持十分认可及比较认可态度的患者共计34人,占组内患者人数的比例为80.95%,其中共计8人对护理工作持不认可态度,实验组对应人数为41人,占比为97.62%,仅有1人对护理工作不认可,分析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所持态度相关数据,差异较大,(p<0.05)。

2.2两组患者焦虑及抑郁评分

(59.14±4.11)分及(46.01±3.51)分分别为对照组及实验组患者焦虑评分,(61.19±4.27)分及(49.62±4.25)分分别为对照组及实验组患者抑郁评分,分析相关数据,差异较大,(p<0.05)。

3.讨论

恶性肿瘤在临床上出现概率较高,其严重威胁着民众的健康。值得注意的是,多数恶性肿瘤患者在患病后难以及时发现自身身体的异常,往往错过最佳治疗干预时间。人文关怀护理与一般护理干预之间有着明显的区别,其要求护理人员在关注患者身体需求的基础上加强对患者心理的干预,满足患者的心理需求,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以此帮助患者树立较强的治疗信心,使患者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优化病情控制和治疗的效果。共计84例恶性肿瘤患者参与2020年4月至2021年8月期间的实验,目的是研究分析人文关怀在恶性肿瘤患者护理中的作用。分析本次实验可以得出,对照组及实验组患者在护理工作认可度、焦虑及抑郁评分之间均存在着较大的差距,(p<0.05)。实验结果显示,人文关怀在恶性肿瘤患者护理中有着不俗的表现。

本次实验表明,人文关怀在转变恶性肿瘤患者对护理工作所持态度、降低患者焦虑及抑郁评分方面成绩显著。

参考文献:

[1]康乐. 人文关怀护理在恶性肿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探讨[J]. 中国医药科学,2019,9(15):113-115+180.

[2]谭星星,邝梅玲. 人文关怀在恶性肿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42):9+18.

猜你喜欢
人文关怀
学校管理应重视对教师的人文关怀
尊重主体地位,彰显人文关怀
苍凉背后的火光——迟子建散文中的隐喻意象赏析
论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的生存写照与人文关怀
对员工的人文关怀,是预防工伤事故的重要手段
论思想政治工作的人文关怀研究
加强施工企业员工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的探究
浅议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