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患者血清IL-6、IL-10 及视黄醇结合蛋白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2021-10-30 08:10吴春英顾天英
现代实用医学 2021年9期
关键词:骨量骨质疏松症股骨颈

吴春英,顾天英

研究表明,2 型糖尿病患者持续的高血糖容易增加骨质疏松发生率,部分患者伴有胰岛素抵抗、细胞因子分泌异常,从而影响骨代谢,引起骨量减少,影响患者的骨组织超微结构[1]。白介素-6(IL-6)属于是一种前炎性因子,能参与机体内脂肪、葡萄糖等能量代谢[2]。白介素-10(IL-10)是一种Th2 细胞因子,参与2 型糖尿病的发生及发展。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基因定位10q,由氨基酸181 个组成,可由脂肪细胞分泌,参与肥胖及胰岛素抵抗的发生[3]。本研究拟探讨2 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患者血清IL-6、IL-10 及视黄醇结合蛋白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9 年7 月至2020 年3 月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人民医院收治的2 型糖尿病患者158 例,入院后均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DEXA)完成股骨颈骨密度(BMD)测定,根据测定结果分为骨量正常组(n=74)、骨量减少组(n=59)及骨质疏松组(n=25)。纳入标准:(1)符合1999 年世界卫生组织(WHO)中2 型糖尿病诊断标准[4];(2)骨质疏松患者符合《原发性骨质疏松诊疗指南》(2011 版)中骨质疏松诊断标准[5]。排除标准:(1)合并凝血功能异常、精神异常、恶性肿瘤或入院资料不全者;(2)近3 个月有使用过降钙素、雌激素、糖皮质激素、维生素D、避孕药、抗癫痫药物及抗凝药物等影响骨代谢药物者;(3)既往有骨质疏松性骨折者。

骨量正常组男45 例,女29 例;体质量指数(BMI)为(23.57±2.45)kg/m2;糖尿病病程(5.69±0.31)年;有糖尿病家族史43 例。骨量减少组男34 例,女25 例;BMI 为(23.59±2.43)kg/m2;糖尿病病程(5.71±0.35)年;有糖尿病家族史39 例。骨质疏松组男13 例,女12 例;BMI 为(23.22±2.46)kg/m2;糖尿病病程(5.66±0.29)年;有糖尿病家族史16 例。3 组性别比、BMI 及糖尿病病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1)骨密度测定[6]。采用法国迈迪STRATOS 骨密度仪,完成股骨颈、腰椎密度DEXA 水平测定。以标准模式扫描正位股骨颈、腰椎,记录检查结果,包括股骨颈、腰椎(L1~4)BMD 结果。(2)IL-6、IL-10 及RBP 测定[7]。所有患者入院后日次空腹状态下采用外周静脉血5ml,30min 离心,离心完毕后取上清放置在―80℃冰箱中,备用。采用西门子11000 发光检测仪和西门子原装试剂完成IL-6 及IL-10 水平测定,采用雅培CT1600 生化分析仪和宁波美康试剂测定RBP 水平。

1.3 观察指标 比较3 组患者BMD、IL-6、IL-10 及RBP 水平,分析骨质疏松组BMD与IL-6、IL-10及RBP水平的相关性。

1.4 统计方法 数据采用SPSS18.0 软件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多组间比较采用F检验,多重比较采用LSD-t 检验;采用Pearson 相关性分析。P <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BMD 水平 3 组股骨颈及腰椎L1~4 BMD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骨量正常组均高于骨量减少组和骨质疏松症组,骨量减少组均高于骨质疏松组(t≥2.19,均P<0.05),见表1。

表1 3 组BMD 水平水平比较 g/cm2

2.2 血清IL-6、IL-10 及RBP 水平比较 3 组血清IL-6、IL-10 及RBP 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骨量正常组IL-6 及RBP水平均低于骨量减少组和骨质疏松症组,IL-10 水平均高于骨量减少组和骨质疏松症组(t≥3.07,均P <0.05);骨量减少组IL-6 及RBP 水平均低于骨质疏松症组,IL-10 水平高于骨质疏松症组(t≥3.60,均P <0.05),见表2。

表2 3 组血清IL-6、IL-10 及RBP 水平比较

2.3 相关性分析 骨质疏松组股骨颈BMD 水平与IL-6 及RBP 水平呈正相关性(r=0.693、0.587,均P <0.05),与IL-10呈负相关性(r=- 0.624,P <0.05);腰椎BMD水平(腰椎不同测定部位平均值)与IL-6 及RBP 水平呈正相关性(r=0.634、0.602,均P<0.05),与IL-10 呈负相关性(r=- 0.651,P <0.05)。

3 讨论

研究表明,2 型糖尿病发生、发展过程中,常伴有胰岛素抵抗、内环境稳定、细胞因子分泌异常等,均可影响骨代谢过程[8]。本研究中,骨量正常组股骨颈及腰椎L1~4BMD 水平均高于骨量减少组和骨质疏松症组(均P<0.05),说明2 型糖尿病患者常伴有骨密度水平异常,且能反映骨质疏松进程。研究表明,骨质疏松症发展过程中,骨质超微结构改变是其基本病理特征,而骨吸收、骨形成平衡在骨微结构调整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IL-6 由纤维母细胞、T淋巴细胞、上皮细胞等分泌产生,能刺激参与免疫反应,提高细胞的增殖分化能力。IL-6 在正常人体中表达水平较低,但是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持续的高血压将会引起其表达水平升高,且患者水平越高疾病越严重[9]。RBP4 是血液中维生素的转运蛋白,主要由肝脏合成,广泛存在于血液、尿液及脑脊液中[10]。研究表明,RBP 表达水平与肾小管功能损害有关,能反映肾近曲小管损害程度,亦作为肾功能早期损害、监护指标[11]。RBP 与肥胖、糖尿病等多种心脑血管病的发生、发展有关。IL-10 源于Th2 与部分调节性T 细胞,在正常人体中表达水平较高,能抑制Th1 细胞应答及细胞因子的合成,亦可抑制巨噬细胞抗原提呈功能,直接参与细胞因子的合成,从而能促进B 细胞的增殖、分化。对于2 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IL-10 表达水平的降低,能促进IL-6 等炎症因子的合成、增加,从而能增强骨吸收,在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12]。

本研究结果显示,骨量正常组IL-6及RBP水平均低于骨量减少组和骨质疏松症组,IL-10 水平均高于骨量减少组和骨质疏松症组(均P<0.05),说明2 型糖尿病骨质疏松症患者常伴有血清IL-6、RBP 水平升高及IL-10 水平降低。本研究结果显示,骨质疏松症组患者血清IL-6及RBP 水平与股骨颈、腰椎BMD 呈正相关性(均P <0.05),与IL-10 呈负相关性(P <0.05),说明血清IL-6、IL-10 及RBP 水平的变化与骨质疏松症合并2 型糖尿病患者的发生、发展存在紧密联系。

综上所述,血清IL-6 及RBP在2 型糖尿病患者中呈高表达,IL-10 呈低表达,均与BMD 存在相关性。

猜你喜欢
骨量骨质疏松症股骨颈
舒适护理在股骨颈骨折护理中的应用
健康老龄化十年,聚焦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症为何偏爱女性
军队离退休干部1231例骨密度检查结果分析
婴儿低骨量与粗大运动落后的相关性研究
小儿股骨颈血源性骨髓炎误诊1例
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治疗与处理
密盖息在老年人股骨颈骨折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从治未病悟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的防治
滋肝补肾法治疗肝肾亏虚型骨质疏松症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