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主题语境 发展高中生深度学习能力

2021-10-30 18:20刘德林叶玉水朱志华
校园英语·下旬 2021年9期
关键词:语境词汇活动

刘德林?叶玉水?朱志华

【摘要】以一节市级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观摩课实录为例,探究基于主题语境,聚焦深度思维,应用六步语境活动教学法: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创设语境,渗透策略;默读细思,圈画主句;活动情境化,思维可视化;整体感悟、迁移内化;实践运用、创新表达。激励学生仔细揣摩和解读课文细节,梳理与主题意义之间的衔接等逻辑关系,培养学生深度学习能力。

【關键词】主题语境;英语阅读;深度学习

【作者简介】刘德林(1967-),男,莆田第十六中学,中一,硕士,研究方向:英语教学;叶玉水(1975-),男,莆田第十六中学,高级,研究方向:阅读教学;朱志华(1970-),男,莆田第十六中学,高级,研究方向:英语听说。

引言

今年四月笔者代表课题组参加本市英语教学观摩课,梳理新版高中英语教材的阅读教学过程,重点回顾执教者根据学情,调整教学目标,优化教学策略,落实五个阅读学习活动,深度解构隐含在字里行间的节日庆祝缘由、内涵,提升学生主题认知建构和实践应用能力,发展自主评价能力,促进思维、语言和文化意识的深度融合,达成深度学习的目标。

一、背景概述

1.活动主题。这是人教版高一新教材《英语》(2020年版)必修3 Unit1 Reading and thinking。 该板块的活动主题——探究节日与庆典的缘由,是延续前面听说板块的主题内容。从展示中外几个不同节日的场景到探讨人们为何欢庆节日,对人们庆祝节日的现象追根溯源,进而谈论节日的传承与发展变化,启发学生深层思考。

2.学情分析。借班上课。该班是莆田某一级达标校高一,刚选科分班,属文科组合。全班平均分过及格线。少部分同学会在原文上圈关键词,要求课文预习一般都会完成。

二、教学过程

1.读前活动一:检查分享,以学定教。先学后教。课前请该班教师分配五个小组搜集各自话题任务:(1)节日歌;(2)节日标志物;(3)消失的节日;(4)新兴的节日;(5)我最喜欢的节日及其理由。有四组同学把搜集的内容写在作业纸上,分别上台投影、朗读分享。

余文森教授说,学生先学教材在所有的教学环节中最具本质意义。 学生未学教材或对教材不熟悉,教师就急于讲解、提问讨论,这样的讲解、提问和讨论脱离了学生实际,不具有针对性,都没有什么实质意义。以学定教。学习课文前,我现场采访学生:How many times have you read the text? What problems do you meet or which parts can't you understand?有的学生答只读两遍,也有的学生说遇到词汇难题。

2.读前活动二:创设语境,渗透策略。教师问:Is this text an exposition or argumentation(板书genre)?男生1:是说明文。男生2:是论说文。我不急于告诉学生答案,而是还原备课中的细节。请学生帮忙解答老师备课遇到的困惑。学生一下子转换角色,由被动的接受者变成主动的求知者,解惑者。我先投影《鼎尖教案》第11页,该书认为这是篇说明文。陈宇博也把它归为说明文。再出示《教师教学用书》(2020)第31页的文本分析:“阅读篇章是典型的论说文,以‘我们为何庆祝节日为标题”。哪本书的说法正确呢?教师提示,能否从这两本书的出版社来判断呢?学生略有所悟。

接着启发学生看课文两幅插图,紧扣关键词“why”,解读标题、预测文本主要内容。结合PPT,让学生明辨四种体裁特征。why对应议论文,focus on explanation and illustration主要是举例子,做比较,摆事实论述观点, how对应说明文(function,usage,procedure),侧重解释说明物品的形态、特征、功能和用法。接着教师问:which is your favorite festival? Could you find the reasons for it? Please fill in the form below.同学填写情况如下。1)The Spring Festival,traditional festival;2)Mid Autumn Festival,eat mooncakes and watch the moon; 3)International Day,China's birthday; 4)Easter,find eggs。

从学生填写情况看,他们会记、能写节日名称,中秋节书写不规范,把国庆节写成国际节。问题最突出的是对节日庆祝缘由的理解与表达还处于模糊、肤浅、零碎和片面的状态。

为此,教师引导学生务必掌握多读细思这把密钥。为快捷打开隐藏在字里行间的庆祝节日缘由,我还推介三种策略。直接法:查找文中是否有表示原因的功能词because, in order to, to do something等。代入法:如果文中没有这些功能词,就用because等镶进两句中间,如果意思能够衔接,那么because等功能词后的内容就是我们要找的答案。衔接法:通过查找衔接与连贯的语篇组织手段。

针对学生预习中遇到的词汇问题,我预选了九个比较难,可能影响句子和语篇理解的核心词汇设计在一张PPT上(range, figure, origin, charm, custom, significant, commercial, reflect, occasion)。与主题语境紧密相关的词汇选作核心词汇。阅读教学中需重点处理的核心词汇应该具备:有利于文本的理解;是生活中的高频词。

通过呈现PPT上预备的有关春节和圣诞节等图文,让学生浏览温习仁爱版初中教材有关节日庆祝名称,及其时间和缘由的信息,激活学生同一主题意义的语篇语境,为理解新语篇内容意义与语言形式的提供支架。话题相同的文章包含很多用法和意义相近的词汇,学生在连续阅读这样的文章时会有熟悉感,不仅能良好地预判文章结构和主要内容,降低理解难度,而且有助于学生学习理解,更有助于记忆和运用。

3.读中活动三:默读细思,圈画主句。根据论说文的语篇特点,请全班齐读课本中的阅读提示。然后划出每一段主题句,同桌交流讨论。巡查发现,大部分都能快速划出正确的答案。

4.读中活动四:活动情境化,思维可视化。王初明(2007:197)指出,促进外语学习的最佳互动方式或最佳语境,就是提供真实的语境。在缺少本族语人提供直接语境的情况下,宜充分利用间接语境学习外语。这些语境丰富的学习活动有助于阻止母语语境补缺,促进外语与恰当情景语境互动。

搭建思维金字塔。学生读完第一段,找出人们庆祝节日的缘由后,教师要求学生结合黑板上事先搭建的思维框架图——金字塔进行归纳概括。课前我用五种不同颜色的象征节日灯笼的圆形磁铁排列在黑板上:共五层,每层磁铁颜色、个数与层数相同,各层磁铁颜色不同。梳理出1,2,3,4,5这五个数字,把世界各地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庆祝节日的活动缘由可视化、数字化。“1”对应第一段文本中的common就是spirit。“2”指different and common。

再读第三段,学生也能发现“2”也指节日庆祝随着习俗而变化发展的两个趋势:有些传统节日逐渐消失,有些新的节日逐渐流行。然后,要求学生快速阅读第五段,思考首尾段之间的关系。学生很快发现与首段中的different and common相呼应的句子和关键词,就是different cultures,common function of festivals。

再请学生细读第四段,引导他们找出能用“2”归纳的内容:节日商业化中正反两个方面的观点。学生从中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学会见树又见林。

然后引导学生先品读第五段中的They reflect...They are occasions...They help us...问:they指什么?学生都答:festivals。结合PPT解释作者是如何表达节日庆祝的三大功能,领悟排比修辞手法所构成语境的磅礴氣势。“3”亦指庆祝节日的第二个功能:我们来自哪里;我们是谁;我们应该感谢什么。

梳理文章结构还发现,“3”指第二、三、四段这三个分论点,它们代表节日发展的三个阶段特征:农业社会世界各地人们普遍庆祝收获节;现代社会随着各地习俗的发展和新思想文化的传播,节日呈现此消彼长的现象;当今信息社会,节日活动日趋商业化的倾向。“4”是节日起源的四个原因和四个内涵。“5”指文本五个段落,五大问题和五个活动。

5.读后活动五:整体感悟,迁移内化。播放录音前,我巡查发现许多学生已开始做课本第五页用词语适当形式填空,且答案大部分都对。播放课文录音时,全班五十多位学生都津津有味地听着,显得格外认真专注。此时已经下课十多分钟,他们还意犹未尽。这不是陈日亮身体力行的“三以”读法(以心契心,以文解文,以言传言)吗?我把准备好的小礼品分发给课前预习较好的组,以及上课大胆积极回答问题,富有批判思维和独立见解的学生。下课时,有几个经过我身旁的学生说:“我几乎笑了半节课!”

6.实践运用,创新表达。分层作业:(1)节日专题阅读与研究。(2)设计庆祝节日的海报或手抄报。(3)中外节日文化比较研究或创造一个新的节日。写出节日名称日期、习俗发展、活动和目的。

三、结语

教师的教基于学生已有认知经验,以解决问题为目的,创设与主题意义密切相关的语境学习活动,渗透策略教学,把握语篇体裁特征,充分挖掘主题语境所承载的文化信息,适当留白,默读细思,养成良好阅读习惯。运用活动情境化,思维可视化,揣摩文本细节,借助语言之桥,感悟字里行间隐含着的旨趣,体验不同文化背景的生活,推动学生对主题语境的深度思维,真正实现知行合一。

参考文献:

[1]李宝荣.基于主题意义的中学英语单元学习活动设计策略[J].中学外语教与学,2020(9):33-37.

[2]余文森.从有效教学走向卓越教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102.

[3]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英语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圣智学习集团,普通高中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英语必修第三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1-56.

[4]陈玉松.例谈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词汇处理[J].中小学外语教学,2019(8):60-64.

[5]钟淑梅.基于语篇主题意义的读后词汇巩固活动设计[J].英语学习,2020(10):58.

[6]王初明.论外语学习的语境[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7(3):190-197.

[7]陈日亮.如是我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1-4.

猜你喜欢
语境词汇活动
“活动随手拍”
语境与语境教学
主题语境八:语言学习(1)
主题语境九:个人信息(1)
第五届手操报系列活动优秀作品展示
词汇小达人
词汇小达人
词汇小达人
词汇小达人
“四会合一”活动安排一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