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控制视角下高校财务管理探析

2021-10-30 00:21米海峰
中国市场 2021年24期
关键词:高校财务管理

米海峰

[摘 要]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体系的不断完善,高等教育呈现高质量发展的态势,建设“双一流”大学和实施“双高计划”已成为高校发展的总体方向。但新时代下高校发展的这种新战略,为高校管理带来了新挑战,尤其是财务管理。因此,面对这一难题,进行高校财务管理模式的优化和工作方法的创新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而解决高校财务管理的相关问题很难一蹴而就,在具体实践中,应充分考虑实际情况,系统分析管理问题,基于问题分类指导、精准施策,全面提高财务管理绩效目标。文章从内部控制视角出发,针对高校财务管理存在的现实问题,结合实际研究提出改进的措施与方法,提高高校财务管理的质量和效率,也为高校财务管理人员提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财务管理;内部控制视角;高校

[DOI]10.13939/j.cnki.zgsc.2021.24.178

1 引言

新形势下,高校发展迎来了更多机遇,也面临更大的挑战,从发展的资源要素来看,做好财务规划与管理是发展的重要保障。由此,高校应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做好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与财务管理工作,提高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保证财务运行规范、有序,为领导决策提供可靠的参考。同时,分析财务运行各环节风险关键点,制定防控措施,合理规避财务风险,营造安全的发展环境,保障高校教育事业稳定持续发展。

2 高校内部控制与财务管理概述

2.1 内部控制与管理

内部控制管理理论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其一,早期的内部控制管理体系比较分散,财务部门无法独立地完成财务管理相关任务,需要多名财务人员的协作,才能将相关任务落到实处,容易浪费诸多人力、物力和财力[1]。其二,中期的内部控制与管理发生了很大变化,建立了激励机制、监管机制等,财务管理有了较大的约束力,随着内部控制管理体系的不断完善与发展,整体的经济效益越来越好。其三,目前的内部控制管理体系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在制度执行的同时,重视业务流程设计与环节管控,全面提升内控管理效率和效果。

2.2 财务管理与发展

随着社会经济繁荣发展,人才需求快速增长,高校规模不断扩大,在校生人数增幅明显。为体现规模优势,部分高校不断扩大校区建设,多方筹措资金,加强基本建设与配套设施完善、采购教学设备、建设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开发网络化课程资源等软硬件建设。在这种背景下,高校财务经费就会大幅度的增加,随之将会产生一定的财务风险,也为财务绩效管理提出了挑战。因此,如何规范化管理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有效规避财务风险就成为高校财务管理的关键。加强财务管理、内部控制是非常必要且关键的。只有关注了高校的财务情况,具体分析了财务风险,才能找到更合适的管理办法,并从根本上降低高校财务问题的发生率,足够重视内部控制,各个部门协调配合,才有助于财务管理的长远规划,促进高校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3 内部控制视角下高校财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风险防范机制并不健全

在高校教育事业发展中,学校经费的来源渠道不断增多,经济活动更加复杂,致使财务管理的广度与深度也发生了深刻变化,导致财务风险随之加大[2]。由于财务风险防范机制并不健全,财务管理工作过于形式化和表面化,不少学校应对财务风险的能力十分薄弱,甚至出现了短期的债务问题,一旦发生严重的债务危机,将直接影响高校的稳健发展,带来负面的社会影响。

3.2 财务绩效管理不到位

随着高校办学规模扩大,事业收入与财政专项资金投入逐年递增,但预算支出绩效目标的设定不符合实际,财务管理忽视了成本效益问题,财务内控管理制度的建设尚未完善,业务流程不够规范、科学,无法通过相关制度强化财务监管,更难提升内控效益。同时,绩效目标的评审与评估过程不够严谨,还存在着资金使用的低效或投资不经济情况,从而影响高校整体发展水平。

3.3 财务内控信息化系统建设不够完善

自2014年开始实施内控规范以来,高校在内控制度建设方面逐步完善,借助信息化发展,开发和应用内控信息系统提高内控管理水平,弥补单纯依据执行制度实现控制管理的不足。但有些高校由于资金不足、观念转变较慢等影响,内控信息化建设还没有完全形成体系,并随着教育事业的拓展,经济业务活动较为复杂,在预算业务管理、收支业务管理、政府采购业务管理、资产管理、建设项目管理、合同管理等内控管理关键方面信息化程度较低,没有完全使单位层面和业务层面的内控管理流程通过信息化大数据融合实现内控的效果,整体财务管理存在一定的风险和不规范性,资金和资产的使用效益相对较低。

3.4 部门领导创新意识薄弱

内部控制环境决定着最终的控制结果,而营造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是需要高校单位层面和业务层面各相关职能部门领导转变观念,提高业务管理能力,利用掌握的信息数据,预测或判断工作事项所面临的财务风险,在此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的防控,才可以保证高校财务的安全有序运转。但在工作实践中,相关部门的领导人对于内部控制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观念转变得较慢,自身态度并不明确,采取应付的方式,导致内部控制环境的优化效果未能达到预期目标。同时,部分领导人员内部控制的创新意识不强、落实力度不大,使内部控制的管理制度、相关文件形同虚设,有限的认知约束着规章制度的有效执行,难以达到规范化管理。

4 内部控制视角下高校财务管理的对策研究

4.1 建立完善内控制度

无规矩不成方圆。要想提高高校财务管理工作质量,真正优化内部控制的效果,实现业务流程的再造,建立完善的内控制度体系相当关键。因此,高校应根据2012年财政部印发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政策文件,结合实际制定具有前瞻性的单位与业务层面的内部控制管理制度,建立内控机制,明确岗位职责,建立清晰的工作权限,优化内控流程,弥补会计核算、预算管理、结算管理等各环節存在的漏洞,为高校领导决策提供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同时,根据国家颁布的其他财政政策、财务管理制度等,补充完善高校财务管理相关制度。通过建立规范的经费预算、经费支出审批、收支核算、投资决策等方面的制度,同时建立关键岗位的轮换机制,实行不相容岗位分离,严格落实“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坚持执行领导班子集体民主决策机制,减少决策失误,避免经济损失。

猜你喜欢
高校财务管理
财务管理
强化医院财务管理是医改的重要环节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自收自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探讨
论新形势下酒店财务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