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睡眠护理干预对重症监护室清醒患者睡眠质量的应用效果

2021-10-30 02:33潘旭玲王英
康颐 2021年17期
关键词:重症监护室睡眠质量护理

潘旭玲 王英

【摘要】目的:探讨综合睡眠护理干预对ICU清醒患者睡眠质量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5月1日至08月31日ICU患者452例,对照组5月1日至6月30日223例,干预组7月1日至8月31日229例。评估ICU患者睡眠障碍情况,制定针对性综合性睡眠护理干预,对睡眠障碍发生率、睡眠质量及满意度等进行比较。结果:睡眠障碍发生率干预组20.08%低于对照组80.71%;睡眠质量中睡眠深度、夜间睡眠、睡眠质量,干预组高于对照组;干预组满意度为93.45%高于对照组的81.61%;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综合性睡眠护理干预措施,有助于改善患者睡眠质量,降低睡眠障碍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关键词】综合睡眠护理干预;重症监护室/ICU/护理;睡眠质量/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A 【DOI】

重症监护室(ICU)是监护急危重症患者场所,因环境、疾病、心理、治疗等各种因素影响,普遍伴有不同程度睡眠障碍,为ICU综合征主要影响因素,不利于患者康复[1-2]。李盛楠[3]、覃丽霞[4]、李洋等[5]研究指出,ICU患者睡眠质量可以维持机体正常稳定生命运动,可提高ICU患者治疗与康复效果。因此,本院对ICU清醒患者睡眠质量及影响睡眠因素进行数据调查,对ICU清醒患者制定综合性睡眠护理干预措施,经过临床应用,效果非常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ICU收治清醒患者452例,对照组5月1日至6月30日223例,干预组7月1日至8月31日229例。对照组:男139例,女84例;年龄(62.45±7.35)岁;已婚148例,未婚47例,丧偶或离异28例;住ICU时间(5.64±1.12)d。干预组:男148例,女81例;年龄(63.32±7.27)岁;未婚47例,已婚151例,丧偶或离异31例;住ICU时间(5.52±1.12)d。两组年龄性别婚姻学历等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納除标准

纳入标准:(1)具有正常沟通交流能力;(2)具有语言文字理解能力;(3)ICU意识清醒患者;(4)入住时间≥3天;(5)患者或家属自愿配合,签署知情同意书,信息齐全。

排除标准:(1)既往睡眠障碍者,(2)无法正常交流沟通者,(3)认知精神疾病或功能障碍者。

1.3 调查工具

1.3.1睡眠情况评价

入科后24小时内完成匹兹堡睡眠指数[6]评估,>7分排除此研究。出科前使用中文版理查兹-坎贝尔睡眠量表[7]调查患者睡眠质量,评估睡眠深度、睡眠潜伏期、重回入睡、夜间睡眠、睡眠质量5个维度。采用0-100mm视觉模拟评分法对每个维度进行打分,总平均值来评价是否存在睡眠障碍。76-100分睡眠质量好,0-76分睡眠障碍。

1.3.2影响睡眠因素调查

参照邵乐文等[8]、刘莺莺[9]设计《重症监护室清醒患者睡眠质量影响调查问卷》,制定ICU清醒患者评估调查表,护士参照此表评估患者存在的影响睡具体因素。此表有22个条目:机械和报警声音、口渴、饥饿、疼痛、紧张/焦虑、呼吸困难、床上解便、体位不舒服、想念家人、担心病情、担心经济、治疗/护理操作、电话声、活动受限等影响因素。

1.4 干预措施

1.4.1对照组睡眠护理干预措施

采取一般常规睡眠护理干预,方法如下:每小时评估患者意识及简要评估患者睡眠情况,夜间关灯尽量减轻音量等提供较好的睡眠环境,遵医嘱予镇静睡眠药物,每日于07:00记录患者夜间患者的睡眠小时数。

1.4.2干预组采取综合睡眠护理干预措施

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综合性的睡眠护理干预。内容为(1)由ICU科护士长为组长,建立睡眠护理干预小组共16名,均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均具有良好综合素养,积极参与。对组员进行睡眠相关知识及调查工具使用进行培训,组员以点带面做好科室睡眠相关知识培训,对措施落实情况质量进行把控,对睡眠质量评价准确性进行质控。(2)根据《ICU清醒患者睡眠质量影响调查问卷》的22个条目每日由床位护士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制定具有针对性的综合睡眠护理干预方案。(3)干预的具体措施有:①对ICU清醒住院患者进行常规睡眠评估,每日评估了解患者当前睡眠情况;②病房内放置时钟,加强患者的时间观念;病区悬挂温湿度计,对病区温湿度进行监测管理,提供合适温湿度;③降低ICU噪声,单间病室夜间关上病房门,严格管理电话铃声,各种仪器设备音量管理(夜间降低报警音量,及时处理报警、减短报警持续时间),病区悬挂噪音监测装备做提示监测;④为建立良好睡眠觉醒周期,促进良好睡眠,21:00后关闭不必要光源来降低光线水平,夜间非治疗时间以地灯为照明方式;⑤为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生物睡眠时间,日间适当进行午睡即可,避免日间睡眠过多而影响夜间睡眠,床位护士做到每日评估患者的置管必要性,与医生沟通及时拔除不必要导管,⑥动态评估患者意外拔管及意外伤害风险,减少不必要身体约束;⑦床位护士在护理过程中,多于患者沟通交流,了解患者心理动态及顾虑,予以相应心理护理,尽力解决心理问题;⑧满足治疗护理需求同时,给予患者舒适体位,满足患者习惯性体位,尽量选择患者清醒状态下予以翻身或改变体位,及时缓解患者口干等不适;⑨针对患者个体化使用助眠措施,如具有时间暗示、放松、助眠作用的音乐,提供眼罩耳塞,给予助眠按摩手法;⑩每晚21:00巡视病房,处理疼痛;每晚23:00巡视病房,处理未入睡者(护理记录有体现)。

1.5 观察指标

采用中文版理查兹-坎贝尔睡眠量表[7]比较两组睡眠障碍发生率、睡眠质量评分。采用自制《满意度调查问卷》比较两组满意度。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软件分析,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组间比较配对t检验,计量资料(x±s)表示,计数资料率表示,组间比较行X 2检验或秩和检验。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睡眠质量

两组睡眠深度、夜间睡眠及睡眠质量评分干预组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2.2 比较两组睡眠障碍发生率

干预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X 2=98.81,P<0.05),见表2。

2.3 比较两组满意度

干预组为93.45%(214/229)高于对照组的81.61%(182/223),具有统计学差异(X 2=8.941,P<0.05)。

3 讨论

睡眠障碍是重症监护室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60%~90%重症监护室患者经常会出现睡眠障碍,甚至出院3个月之后,并有超过44%患者持续伴有睡眠障碍[10-11]。睡眠障碍可致认知功能受损和情感顺应性障碍,也会抑制患者的免疫功能,增加感染的风险[12]。有研究显示,睡眠障礙会导致重症监护室患者交感神经兴奋,刺激血液中的儿茶酚胺分泌,从而诱发心律失常,增加病死的风险[13]。王平等[14]采用“现时、在场、现物”三现的验证方法,获得了噪音、疼痛、夜间持续输液等是影响肝胆外科患者手术后睡眠质量的主要因素,给予相对应的干预策略,报道能够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

建立起专门护理小组,实施综合睡眠护理干预,为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工作的护理人员均具有高素质[15]。本研究中,建立以科护士长、护士长、护理组长等科室核心护理成员为睡眠护理干预小组,对护理人员进行重症监护室患者睡眠护理进行系统的培训,经过系统培训的护理人员通过量表评估影响患者睡眠的具体因素,制定针对性综合性睡眠干预方案,方案实施后ICU清醒患者的睡眠质量及满意度(81.61%vs93.45%)有所提高,ICU清醒患者的睡眠障碍发生率(20.08%vs80.71%)有所下降。

综上所述,此方案促进了患者康复,满足患者睡眠需求,患者满意度提高了14.51%,值得推广应用。但是此研究也存在不足之处,干预时间较短,缺乏干预过程中的比较研究,难以发现干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需要后续研究拓展时间展开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Ding Q, Redeker NS, Pisani MA, et al.Factors Influencing Patients’ Sleep in the Intensive Care Unit: Perceptions of Patients and Clinical Staff [J].Am J Crit Care,2017,26(4):278-286.

[2]吴新海,邓若熹,崔凡,等.外科重症监护室老年患者的多导睡眠图分析[J].国际麻醉与康复杂志,2017,38(1):53-56.

[3]李盛楠.中医情志护理对ICU患者睡眠情况的影响[J].光明中医,2020,35(5):771-774.

[4]覃丽霞,刘建红.危重症患者睡眠和睡眠呼吸障碍的评估研究进展[J].世界睡眠医学杂志,2020,7(1):176-179.

[5]李洋,熊莉娟,齐玲.ICU患者睡眠障碍影响因素及非药物干预的研究进展[J].护理学杂志,2020,35(1):93-96.

[6]吴欣娟,谌永毅,刘翔宇,等。安宁疗护专科护理.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20:432.

[7]陈丽霞,纪代红,赵巧玉,等.中文版理查兹-坎贝尔睡眠量表的信效度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16,51(9):1141-1144.

[8]邵乐文,黄夏薇,黄丽华.ICU患者睡眠障碍的现况及相关因素分析[J].护理与康复,2017,16(5):422-426.

[9]刘莺莺.ICU患者睡眠情况调查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世界睡眠医学杂志,2017,4(6):358-361.

[10]Angelhoff C, Blomgivst YT, Sahlen Helmer C, et al. Effect of skin-to-skin contact on parents’sleep quality, mood, parent-infant interaction and cortisol concentrations in neonatal care units: study protocol of a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J].BMJ Open,2018,8(7):e021606.

[11]周燕燕,席淑华.重症监护病房患者睡眠质量的评价及影响因素[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0,27(11A):1631-1633,1653.

[12]许改莲.综合性护理干预对重症监护患者睡眠障碍的影响分析[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6,7(5):49-50.

[13]Simons KS, Verweij E, Lemmens PMC, et al.Noise in the intensive care unit and its influence on sleep quality: a multicenter observational study in Dutch intensive care units [J].Crit Care, 2018, 22(1): 250.

[14]王平,肖珊,肖青青,等.品管圈活动在改善肝胆外科围手术期患者睡眠质量中的应用[J].中国临床护理,2017,7(6):500-502.

[15]吴博.综合护理干预对预防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效果[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14):2669.

*通讯作者:

王英,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猜你喜欢
重症监护室睡眠质量护理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妊高症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
舒适护理在肝癌介入护理中的应用
16周太极拳锻炼及停练8周对老年女性心理健康的影响
芪枣安神汤对心脾两虚型失眠症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
情志护理干预配合针刺对急性面瘫患者不良情绪以及睡眠质量的影响
集束化干预措施在预防ICU多重耐药菌感染中的应用分析
试论重症监护室的实习带教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