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营养性吸吮联合全身抚触对早产新生儿喂养困难及早期生长发育影响

2021-10-30 02:33赵倩
康颐 2021年17期

【摘要】目的:探讨非营养性吸吮联合全身抚触对早产新生儿喂养困难及早期生长发育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20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早产儿,依照早产新生儿出生先后顺序将早产儿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全身抚触治疗,研究组采用全身抚触联合非营养性吸吮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护理疗效。结果:研究组喂养不耐受率为2.5%(1/40)显著低于对照组15.00%(6/40)(P<0.05),研究组早产儿禁食时间、胃管留置时间、达经口全胃肠喂养条件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开奶量对比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早产儿14天体重增长情况、14天头围增长情况显著高于对照组,恢复至出生体重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早产儿采用非营养性吸吮联合全身抚触干预的护理效果显著,应用后可显著减少早产儿喂养不耐受情况的发生,且可加快早产儿的生长发育,减少口腔感染情况,可推广。

【关键词】非营养性吸吮;全身抚触;早产新生儿;喂养困难;早期生长发育

【中图分类号】R722.6 【文献标识码】A 【DOI】

早产儿一般指胎龄超过28周低于37周的活产后体重低于2.5kg的婴儿[1]。早产儿为新生儿中高危新生儿,由于近年来新生儿相关治疗与护理技术的发展,早产新生儿的存活率显著提升。但早产儿大多存在消化系统功能与肺功能不成熟的问题,导致早产儿出生后存在喂养困难及喂养不耐受情况[2]。相关研究中表示,喂养不耐受情况的出现与胎龄具有相关性,早产儿的体质量决定了喂养不耐受出现的几率[3]。另一相关研究中表示,早产儿出现喂养不耐受的概率在45%以上。因此改善早产儿喂养不耐受情况可显著加速小儿生长发育,促进小儿成长,提高小儿存活率[4]。

1 资料及方法

1.1 基础资料

选取2018年7月至2020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早产儿。纳入标准:所有新生儿胎龄均小于36周大于28周;新生儿出生体质量低于2.5kg;新生儿无宫内窘迫及窒息。排除标准:消化道畸形患儿;遗传代谢性疾病患儿。依照早产新生儿出生先后顺序将早产儿分为对照组40例,其中男婴与女婴比例为:21:19,胎龄29-35周,平均胎龄(32.45±1.34)周,出生平均体质量(1.84±0.47)kg,平均头围(30.48±0.94)cm,新生儿出生Apgar评分(8.16±0.86)分。研究组40例,其中男婴与女婴比例为:19:21,胎龄29-35周,平均胎龄(32.86±1.01)周,出生平均体质量(1.85±0.41)kg,平均头围(30.86±0.49)cm,新生儿出生Apgar评分(8.25±0.77)分。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本次研究已经过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研究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式联合全身抚触进行护理。常规护理:给予早产儿配方奶粉并进行间断性胃管喂养。采用适合的配方奶粉在早产儿出生后8-30h内进行喂养。采用胃管进行胃喂养。喂食量为10ml/次(体质量1kg-1.5kg),每2h进行喂养一次,每日逐步加大喂养剂量。体质量>1.5kg的喂食量为20ml/次,每2h进行喂养一次,每日逐步加大喂养剂量为低体质量的一倍。全身抚触:早产儿应放置在保温箱中。护理人员对双手进行消毒后戴上无菌手套,灭菌注射用水冲洗双手后,用中指与食指指腹对小儿的咬肌进行按摩,并协助小儿进行下颌关节的被动下下抬运动,另一只手食指深入小儿口腔中,按压小儿舌根,拇指配合轻轻拉动舌头,辅助小儿做舌头伸缩运动,并在口部双侧峡部做旋转按摩,最后对患儿甲状软骨至下颌方向进行按摩,上述口腔按摩持续2min,小儿哭闹或显著不适立即停止。口腔按摩完毕后,护理人员取下手套再次双手消毒后涂抹适当的维生素E进行润滑,防止搓伤小儿,采用全身抚触,右手将早产儿抬高,对头、胸、腹、背、四肢均进行抚触,着重对其背部进行抚触,力度要适宜,每日进行2次。共进行1周。

研究组采用非营养性吸吮联合全身抚触护理。研究组早产儿的喂养方式及全身抚触方式与对照组一致,非营养性吸吮为在小儿每次进行胃管喂养前均先让小儿进行无孔硅胶奶头进行吸吮,喂养间隙对小儿进行吸吮刺激,每次进行10min,随着喂养频率进行间歇刺激。共进行10d。

1.3 研究指标

对比两组早产儿喂养不耐受指标,其中包括呕吐、腹胀、胃潴留。呕吐:早产儿呕吐3次/d以上,呕吐物颜色为咖啡色液体物,早产儿溢奶或因抚触、体位改变导致的呕吐不计算入喂养不耐受指标呕吐中。腹胀:早产儿喂养前腹围与喂养后腹围对比,喂养后较喂养前增加≥1.5cm。胃潴留:早产儿在进行喂养前将患儿的胃内容物抽出量大于上次喂食量的30%,且第14d奶量<10ml/kg[5]。对比两组早产儿、喂养不耐受改善情况(禁食时间、胃管留置时间、开奶量、达经口全胃肠喂养条件时间)、早产儿生长发育情况(14天体重增长、恢复至出生体重时间、14天头围增长)。

1.4 统计学分析

研究中数据,均通过统计学软件SPSS21.0.1软件的处理,(%)为计数资料表示,进行X 2检验;(x±s)为计量资料表示,以t检验。ɑ=0.05检验有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喂养不耐受情况及口腔感染情况比较

研究组喂养不耐受率为2.5%(1/40)显著低于对照组15.00%(6/40)(P<0.05),见表1。

2.2 兩组喂养不耐受改善情况比较

研究组早产儿禁食时间、胃管留置时间、达经口全胃肠喂养条件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开奶量对比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见表2。

2.3 两组早产儿生长发育情况比较

研究组早产儿14天体重增长情况、14天头围增长情况显著高于对照组,恢复至出生体重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3 讨论

早产儿出现喂养不耐受情况在临床中为常见早产儿并发症[6]。相关研究中表明出该情况出现的原因与喂养方式转变,胎儿由于早产,胃肠功能与消化功能发育尚未完全成熟,喂养方式转变后一时无法适应,导致在进行喂养时出现显著喂养不耐受情况[7]。常规的临床中主要采用胃肠外营养支出对早产儿进行喂养。但有极大的概率造成早产儿胃肠道局部功能刺激降低,导致出现胃肠道萎缩。因此,目前临床中多采用胃管进行喂养。但也有研究中表示,早产儿的吸吮与吞咽功能在34周才可发育完全,小于34周的早产儿尚不具备该自主能力,因此针对早产儿进行有吸吮及吞咽相关动作练习刺激,有助于早产儿进行发育成熟与自主吮吸[8]。

抚触与非营养性吮吸为近年来新生儿科领域中展开的新型早产儿喂养困难干预方式[9]。抚触的作用为通过温和的刺激让早产儿的中枢神经产生一定的生理反应。相关研究中表示抚触联合游泳及等方式可促进新生儿的智力与体格发育。辅助联合奶嘴安抚,在新生儿疫苗接种中可显著减少小儿疼痛[10]。抚触可显著降低黄疸症状。国外研究中,对喂养不耐受早产儿进行腹部抚触后,其喂养不耐受状态可进行改善。但目前的研究中均未采用局部抚触,尚未有全身抚触的使用。

本次研究中就采用全身抚触对早产儿进行喂养不耐受改善,并联合喂养前及喂养间隙进行非营养性吮吸。本研究表明,研究组在使用全身抚触联合非营养性吮吸后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率为2.5%(1/40)显著低于对照组15.00%(6/40)(P<0.05)。表明采用两种方法结合可显著降低早产儿出现喂养不耐受情况。全身抚触对早产儿的皮肤产生刺激,加强了血液循环,背部的特殊抚触捏脊处理可刺激脊髓感知,刺激迷走神经,提高胃泌素与胰岛素的分泌,加速早产儿胃肠蠕动与消化,促进早产儿排泄。非营养性吸吮结合了抚触中的口腔抚触,口腔抚触增加了并刺激口腔黏膜中末梢神经的兴奋程度,增加迷走神经的兴奋度,加速胃泌素的分泌,刺激早产儿的胃肠黏膜的发育并刺激胃肠进行蠕动性排空。非营养性吸吮的目的在于刺激早产儿出现吞咽与吸吮反射,加快喂养的进程。本次研究中显示,研究组早产儿禁食时间、胃管留置时间、达经口全胃肠喂养条件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开奶量对比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表明两种方式结合可有效地刺激了早产儿胃肠道功能,提高早产儿的喂养耐受性,减少出现胃肠道消化功能失调,加速早产儿吞咽及吮吸功能的反应,加速胃肠激素的分泌情况与胃排空情况,并减少食管反应,缩短全经胃肠道喂养时间。本次研究中还对比了两组早产儿的恢复情况,研究组早产儿14天体重增长情况、14天头围增长情况显著高于对照组,恢复至出生体重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结果显示,在两组患儿不增加额外的热量与营养来源的情况下,采用全身抚触联合非营养性吮吸的研究组早产儿的生长发育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表明,采用该方式可显著提升小儿的生长发育速度,在同等营养量的情况下,研究组早产儿营养吸收的更加快速,早产儿发育更加良好。

综上所述,对早产儿采用非营养性吸吮联合全身抚触干预的护理效果显著,应用后可显著减少早产儿喂养不耐受情况的发生,且可加快早产儿的生长发育,减少口腔感染情况,可推广。

参考文献:

[1]李帅,王娜,蔡成,等.24h泵注持续喂养在极低出生体质量儿喂养中的临床研究[J].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20,35(14):1064-1067.

[2]胡鹏,张小华,韩玉珠,等.母亲声音刺激联合非营养性吸吮对早产儿经口喂养的影响[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20,20(05):141-144+149.

[3]蔡慧婷,韩旻.医护一体化营养管理对早产儿生长发育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2020,v.35(10):17-20.

[4]Anne P ,Marie-Christine N ,Alexandra R , et al. Efficacy of facilitated tucking combined with non-nutritive sucking on very preterm infants pain during the heel-stick procedure: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ursing Studies, 2018,86(1):29-35.

[5]张九菊,梁丽霞,袁志忠,等.振幅整合脑电图联合全身运动和婴儿运动量表在脑瘫高危早产儿运动发育异常中的预测效果[J].中华生物医学工程杂志,2020,26(02):170-175.

[6]李玉,周敏,朱雪凤,等.穴位按摩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病儿生长发育和睡眠的影响[J].安徽医药,2020,024(001):5-8.

[7]Liu Y ,Huang X ,Luo B ,et al. Effects of combined oral sucrose and nonnutritive sucking (NNS) on procedural pain of NICU newborns, 2001 to 2016: A PRISMA-compliant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 Medicine, 2017, 96(6):6108-6110.

[8]李菲,丁宁,原新慧,等.早期干预对早产儿神经心理发育的影响[J].医学综述,2020,026(011):2256-2260.

[9]顾利燕.重力喂养联合非营养性吸吮对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喂养不耐受及生长发育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19,13(23):264-266.

[10]李帅,沈俊軍,周薇薇,等.非营养性吸吮对持续喂养早产儿生长发育和行为状态的影响[J].安徽医学,2018,40(7):445-447.

作者简介:

赵倩(1984.10.16-)女,本科,单位:新沂市人民医院,科室:新生儿科,主管护师,研究方向:新生儿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