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肺康复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

2021-10-30 16:14臧海平
康颐 2021年17期
关键词:肺功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生活质量

臧海平

【摘要】目的:分析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以下简称慢阻肺患者)实施综合性肺康复护理干预的有效性及对患者肺功能、生活质量水平的改善作用。方法:针对我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3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双盲分组法将其分成2组,为15例参照组开展基础性护理,对15例研究组开展综合性肺康复护理,对2组患者的护理有效性及对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水平的影响展开对比。结果:研究组护理后的肺功能指标(FVC水平、FEV1水平、FEV1/FVC水平)、生活质量评分、症状改善时间、心理状态评分、护理满意度、康复有效性显著优于参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开展综合性的肺康复护理的疗效十分明显,加速患者肺功能的康复进程,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水平,增进护患之间的沟通互动,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和心理压力,促进患者预后。

【关键词】综合性肺康复护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功能;生活质量;干预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DOI】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具体是指临床中较为多发的一种肺部疾病,多发于老年群体中[1]。慢阻肺的出现一般和遗传因素、气道反应性增高、粉尘、化学物质的吸入、呼吸道感染、空气污染、吸烟等等因素相关[2],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气短、咳嗽、咳痰、呼吸困难、喘息、胸闷、食欲不振及体重减轻等等,若不及时给予有效的治疗干预将会导致较为严重的自发性气胸、慢性呼吸衰竭、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等并发症的发生,不利于患者预后效果的保障[3]。对于慢阻肺患者临床中一般开展药物治疗,在治疗中有效的护理能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效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常规传统的护理干预中会对患者开展常规护理干预,无法得到预期的护理目标和效果,有效的肺部康复护理干预措施显得尤为重要。为了分析综合性肺康复护理干预对慢阻肺患者的护理有效性及对肺功能、生活质量水平的影响,本院对收治的30例慢阻肺患者进行了对比护理的观察。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通过双盲分组法将我院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30例分成2组(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参照组15例患者中男女比例为9:6例,年龄集中在50至80岁,平均年龄(65.23±5.49)岁,病程时间集中在1至12年,平均病程为(5.02±2.36)年;15例研究组患者中男女比例为8:7例,年龄集中在50-82岁,平均年龄(65.25±5.56)岁,病程时间集中在1至11年,平均病程为(5.03±2.45)年。

统计学处理两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资料,结果显示差异小(P>0.05),无统计学意义且可比性高。

纳入标准[4]:(1)3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均参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标准进行明确;(2)患者的临床资料较为完整;(3)肺功能检查确认存在不可逆的气流受限现象;(4)经胸部X线、血气分析及CT诊断后均确诊。

排除标准[5]:(1)合并较为严重的呼吸衰竭、肺脓肿、支气管哮喘等肺部疾病同时存在;(2)先天性心脏疾病、认知功能不全及精神疾病的患者;(3)中途转院治疗的患者;(4)较为严重的脏器功能异常、心脑血管意外、合并其他严重疾病存在的患者。

1.2 方法

对15例参照组患者开展基础性的护理,主要为较为常规的症状护理、肺功能指标的监测记录、用药指导、营养情况及生活习惯的健康宣教、出院指导和定期通知患者复诊等护理干预。

针对研究组15例患者实施综合性肺康复护理干预,具体如下:(1)组建综合性肺康复护理小组:由科室内主任、护士长、护士及康复师等组建一支专业的综合性肺康复护理小组,并定期开展相应的关于“慢阻肺”、“肺部护理”及“康復护理”等培训护理计划,强化护理小组的护理质量水平及护理有效性,规范肺康复护理干预过程中护理人员的护理行为,为肺康复护理措施的落实和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2)优化肺康复护理的环境:在肺康复护理的过程中改善患者的住院环境,增加色彩设置,要求病房内每天通风8小时以上,保证室内温度和湿度适宜,提高患者的舒适程度。在患者康复护理干预的过程中可以适当的播放一些放松的音乐和娱乐视频,调动患者的听觉、视觉等功能。为患者创建无烟居住条件,预防居住环境内二手烟、粉尘对于患者病情的危害,给予患者更加温馨、舒适的康复条件。(3)肺康复护理的健康教育:患入院之后及时对患者开展疾病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要求患者及家属更加准确的了解和认识疾病,了解慢阻肺的危险因素及生活中的影响因素等等,叮嘱患者在平时的生活中戒烟戒酒,提高患者康复护理的配合度及依从性。通过每个月定期的健康教育从饮食干预、安全用药、保健知识及康复训练等层面集中给予患者健康教育,最大限度上提高患者的认知度、依从性和配合度。(4)肺功能的康复训练:在患者肺功能和病情趋于稳定后开展肺部康复运动的护理,包括舒缓运动和呼吸功能训练等等,如肺康复中较为常见的缩唇呼吸、腹式呼吸、上下肢运动及放松运动等等,最大限度上改善患者的肺部功能。在肺部康复护理干预的过程中应结合患者的运动耐力、身体素质、兴趣爱好等选择科学合理的运动方式及运动频率,护士可以在指导患者肺康复训练的过程中采用一对一、通俗易懂的语言、动作指导等提高患者肺康复训练中动作的规范性及有效性。并叮嘱患者在肺康复护理过程中一旦出现头晕、胸闷等不适症状立即停止肺康复运动训练,并遵循循序渐进的护理原则,以患者耐受为准。(5)肺康复训练中维持呼吸道的顺畅:叮嘱患者多饮水,最大限度上保持气道的湿化,在晨起和就寝等过程中通过咳嗽将肺部内痰液最大限度上排除,必要时护士还可以协助患者以按摩器辅助、胸部叩击等手段最大限度上促进痰液的排出,维持呼吸道的顺畅。(6)肺康复训练中的心理疏导: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定期为患者开展心理状态的评估总结,基于此前提下实施针对性的心理干预,通过放松疗法、音乐疗法、家属陪伴股利等多元化的心理干预措施最大限度上改善和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及心理压力,强化患者身体机能的舒缓,更好的促进肺部功能的改善,提高临床护理干预的有效性及价值,促进患者预后及康复。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慢阻肺患者护理后的肺功能指标(FVC水平、FEV1水平、FEV1/FVC水平)、生活质量评分、症状改善时间、心理状态评分、护理满意度、康复有效性等指标的差异。(1)心理状态评分:采用SAS量表对患者焦虑、紧张和害怕等负面情绪与心理压力等进行综合评分,总分100分,分数越高患者的负面情绪越严重。(2)康复有效性=(优+良)/例数·100%;其中优:康复护理后患者肺功能各项指标均恢复正常,恢复正常生活及工作;良:康复护理后患者肺功能部分指标有所改善,恢复生活自理;无效:康复护理后患者肺功能未明显变化或加重,患者日常生活需要人照护[6]。

1.4 统计学软件

通过spss26.0软件的处理,心理状态评分、症状改善时间、FVC水平、FEV1水平、FEV1/FVC水平、生活质量评分为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康复有效性、护理满意度为计数资料,采用X 2表示,P<0.05表示统计学有意义。

2 结果

2.1 FVC水平、FEV1水平、FEV1/FVC水平

两组慢阻肺患者护理后的肺功能指标(FVC水平、FEV1水平、FEV1/FVC水平)之间的差异较为明显(P<0.05),统计学存在意义;数据见表1。

2.2 心理状态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症状改善时间

研究组的生活质量评分相对于参照组明显更高(P<0.05),且心理状态评分及症状改善时间等相对于参照组明显更低/更短(P<0.05),统计学有意义;数据见表2。

2.3 护理满意度、康复有效性

两组慢阻肺患者干预后的康复有效性、护理满意度的差异十分明显(P<0.05),统计学存在意义;详细见表3。

3 讨论

随着生活习惯的变化,现阶段临床中慢阻肺的发生率越来越高,对患者的生命安全及正常生活造成一定的影响。为慢阻肺患者开展护理干预能提高临床治疗有效性,是利于患者康复、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的基础[7]。综合性肺康复护理干预主要是指在对慢阻肺患者开展临床护理干预的过程中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护理需求和康复护理目标等开展的一系列组建综合性肺康复护理小组、优化肺康复护理的环境、肺康复护理的健康教育、肺功能的康復训练、肺康复训练中维持呼吸道的顺畅及肺康复训练中的心理疏导等多元化的综合性的干预措施,强化慢阻肺患者的护理效果,改善患者的肺部功能,利于患者预后[8-9]。本研究结果显示,实施综合性肺康复护理干预的研究组慢阻肺患者护理后的护理满意度、康复有效性、肺功能指标(FVC水平、FEV1水平、FEV1/FVC水平)、生活质量评分、症状改善时间、心理状态评分等相对于开展基础性护理的参照组患者显著更优,说明在临床护理中综合性肺康复护理作用在慢阻肺患者中的疗效十分明显,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利于患者恢复正常生活。

综上所述,综合性肺康复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干预效果十分明显,利于患者预后,建议在护理中推广实施。

参考文献:

[1]冯彦.肺康复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J].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2021,2(2):104-107.

[2]曹钧.综合康复护理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0):325+346.

[3]潘玲莲,李雪春.专职康复护理小组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运动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J].中国药物与临床,2020,20(2):324-326.

[4]郑素芳,缪慧祥,成凤霞,等.全面肺功能康复护理对高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通气指标及生活质量的作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81):262-263.

[5]张琴,刘秀.肺康复护理模式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13):150-150.

[6]冯娟红,张军,王晓燕,等.全面肺功能康复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通气指标及生活质量的作用评价[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5(19):45-46.

[7]李艳,郑蝶梅,陈红飞.综合康复护理措施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患者肺功能及血气分析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9,38

(021):3460-3464.

[8]张璠,陈艳君,梁月贞,等.肺康复护理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作用[J].慢性病学杂志,2019,26(5):641-643.

[9]白英连、张旗松、万军、朱丽红、李培根.综合肺康复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效果及对肺功能,治疗依从性,生活质量的影响[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0,5(25):48-49+52.

猜你喜欢
肺功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生活质量
多索茶碱与噻托溴铵联合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功能的影响
护理干预对哮喘患者疾病认知水平及肺功能的影响
无创正压通气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COPD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
膳食纤维制剂对老年便秘患者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无创机械通气联合盐酸氨溴索雾化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Ⅱ型呼吸衰竭的效果分析
授权理论在使用无创呼吸机COPD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