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外科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实施中西医结合护理的观察

2021-10-30 16:14张雁蓉
康颐 2021年17期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护理术后护理满意度

张雁蓉

【摘要】目的:探析胃肠外科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实施中西医结合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我院90例胃肠外科手术患者,通过交替分组方式将患者分为2个小组,比对组45例:实施西医护理干预;观察组45例:实施中西医结合护理;比对不同方案的护理效果与价值。结果:术后,实验组患者腹痛、恶心呕吐、腹胀、肛门排气不适症状好转时间均短于比对组,互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在生理机能、躯体疼痛、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评分均高于比对组,互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护理满意度97.78%高于比对组的77.78%,互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在临床有着较高的应用率,予以胃肠外科术后患者开展不仅可构建良好护患关系,还可提高患者的胃肠功能恢复,改善其日常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预后,符合临床护理需求,值得在临床中持续性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胃肠功能恢复;术后;胃肠外科;中西医结合护理;不适症状好转时间;护理满意度;日常生活水平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A 【DOI】

由于现代人们生活压力大、日常生活作息紊乱及精神长期处于高压状态,从而导致胃肠疾病发生率递增,这也是近年来胃肠外科手术率逐步提升的主要原因。手术毕竟属于侵入性操作,术后易出现短肠综合征、术后肠粘连、胃肠功能紊乱等情况,其中胃肠外科术后胃肠功能紊乱最为常见,予以患者护理干预非常重要[1]。常规护理对策内容较为单一,所达到的护理效果不理想,而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与发展,护理服务也不断完善,可予以患者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从而达到全面、科学、安全的护理对策[2]。因此,本文就针对胃肠外科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实施中西医结合护理,分析其临床护理效果与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我院90例胃肠外科手术患者,通过交替分组方式将患者分为2个小组,比对组45例: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21例,最小年龄26岁,最大年龄69岁,平均年龄(47.66±1.22)岁;疾病类型:阑尾切除术15例,胃癌根治术10例,结肠癌根治术12例,胃与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术4例,其他4例;观察组45例: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22例,最小年龄27岁,最大年龄70岁,平均年龄(47.72±1.30)岁;疾病类型:阑尾切除术12例,胃癌根治术12例,结肠癌根治术11例,胃与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术5例,其他5例;两组上述基线数据接近,无差异性(P>0.05),齐同可比。选入标准:(1)符合手术指征;(2)患者本人或家属对本次研究完全知情同意;(3)臨床资料完整;剔除标准:(1)不接受护理服务;(2)存在严重传染性疾病;(3)精神障碍者;(4)听力或语言障碍者。

1.2 方法

比对组:实施西医护理干预;疾病宣教:术后,护理人员选择恰当时机予以患者宣教,告知其疾病所需注意事项与内容,并细化讲解相关治疗成功的案例,予以患者治疗自信心。同时,对患者在疾病方面的疑问进行全面解答,对于其合理需求尽可能满足,还可将提前制备的健康手册发放给患者,让其在空余时间学习,从而保持良好的治疗态度。饮食干预:为患者制定正确的饮食方案,并安排患者与家属认真执行,以免因饮食不当而导致胃肠不适。用药指导:护理人员遵医嘱给予患者药物,并告知其不可自行增加或减少药物剂量,以免摄入药物过多而加重药物不良反应,摄入药物剂量过少,而达不到治疗目的;运动锻炼:护理人员在患者机体状况允许的情况下,辅助其开展运动锻炼,比如屈膝、屈肘、抬腿、脚踝运动等,术后24h实施床边活动,站立、行走等室内运动,并循序渐进的增加运动难度,延长运动时间,从而提高自身免疫能力,保证体质。环境干预:护理人员定期对病房进行消毒与通风,及时将垃圾进行清理,在夜间关闭应用不到的仪器设备,予以患者温馨、整洁、干净的睡眠环境。体位护理:护理人员定时辅助患者翻身,并双手对腹部伤口进行按压,可调整为半卧位姿势,让炎症局限在腹部。

观察组:实施中西医结合护理;西医护理同比对组完全一致,中医护理:情志疏导:对患者内心情绪进行评估与分析,若存在悲观、焦虑、烦躁等情绪,可予以患者情志疏导,告知其中医护理目的与效果,提高其自信心。中药热敷:应用小茴香200-300g,炒热后,应用双层纱布包裹好,以不烫皮肤为宜。术后6h,护理人员在脐部为中心,药包紧贴在腹部中脘、脐部天枢与神阙穴进行热敷需避开切口;按摩:避开切口,顺时针方向画圈,按摩降结肠、横结肠及升结肠,护理人员掌握力度,动作需轻柔,用力时切忌切口垂直方向的张力,每次按摩10-15min,每日2次,按摩期间对患者的反应、表情进行观察,若有异常情况立刻停止。其他:还可根据患者机体状况实施三里穴位注射维生素B1、艾灸中脘、气海穴位等。

1.3 观察指标

对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观察与记录。同时,选择日常生活评分量表对护理后患者的生理机能、躯体疼痛、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方面进行评价,每一项均为100分,所得分值越高,则代表患者日常生活水平越高。出院前,予以患者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让其对护理人员的服务态度、沟通能力、护理舒适度等方面进行评价,90-100分为满意,65-89分为中立,低于64分为不满意,护理满意度=满意(%)+中立(%)。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5.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X 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组间胃肠功能恢复状况的比较

术后,实验组患者腹痛、恶心呕吐、腹胀、肛门排气不适症状好转时间均短于比对组,互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2.2 组间日常生活评分量表的比较

实验组患者在生理机能、躯体疼痛、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评分均高于比对组,互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2。

2.3 组间护理满意度的比较

比对组:满意15例(33.33%),中立20例(44.44%),不满意10例(22.22%),总满意率为77.78%(35/45);实验组:满意20例(44.44%),中立24例(53.33%),不满意1例(2.22%),总满意率为97.78%(44/45);实验组护理满意度97.78%高于比对组的77.78%,互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近年来医院就诊患者逐渐增多,其中胃肠外科占比率较高。阑尾切除术、胃癌根治术、结肠癌根治术、胃与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术等是胃肠外科应用率较高的手术方式,但手术毕竟属于侵入性操作,而且麻醉机、患者存在原发疾病、应用相关治疗药物、被动体位及术后机体疼痛等多種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可导致肠壁内源性运动性的神经性抑制,进而引发胃肠功能恢复延长或肠麻痹发生[3]。为达到理想的预后,予以术后患者开展西医护理干预非常重要[4]。

在中医角度认为:术后患者机体受到多方面刺激,易导致脾胃气机升降失常,进而导致胃肠功能紊乱,针对胃肠外科手术患者可实施中医护理干预,予以患者情志疏导、中药热敷及穴位按摩等,从而促进胃肠功能恢复,改善患者机体不适,进而达到理想的护理效果与目的[5]。由于我国中医治疗历史悠久,效果确切,深获我国群众满意,实施西医护理更易获得患者认可,提高其依从性与配合度,从而达到理想的护理效果[6]。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进步与发展,护理服务也不断完善,为进一步达到理想的护理效果,可将多种护理方式联合应用,其中中西医结合效果应用效果确切,可满足临床护理需求,近年来在临床有着较高的应用率。西医护理中的疾病宣教利于患者对自身疾病有更全面的认知,保持正确、良好的治疗态度,消除内心疑虑,提高自我管理能力与保护意识;饮食干预可确保患者根据自身机体状况开展正确、合理的饮食,避免因饮食错误,而加重机体不适,不利于胃肠功能的恢复;用药指导不仅可保证治疗安全性,还可提高患者遵医嘱意识,以免摄入药物剂量错误而对病情产生不利影响;运动锻炼既可提高患者自身免疫能力,加速机体血液循环,还可提高体质,减低感染率,促进病情好转;环境干预利于保证患者机体舒适度,还可身处整洁、温馨的环境,这对提高其睡眠质量,提高体质等方面有着积极影响;体位护理可减低压疮、静脉血栓等情况出现,确保机体处于舒适状态。中医护理中的情志疏导有助于消除患者疑虑、烦躁、焦虑等负性情绪,保持良好的治疗态度,认知护理目的与意义,进而提高配合度;中药热敷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还可达到消炎目的;按摩可促进胃肠蠕动,加速胃肠功能康复;予以患者三里穴注射、艾灸中脘、气海穴位可进一步保证治疗效果,改善患者机体不适,达到理想的干预价值[7-8]。

通过本次研究所得结果为:术后,实施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患者腹痛、恶心呕吐、腹胀、肛门排气不适症状好转时间均短于常规护理服务;实施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患者在生理机能、躯体疼痛、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评分均高于常规护理服务;实施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护理满意度97.78%高于常规护理服务的77.78%;这充分表明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价值,利于患者保持愉悦的心理状态,这对气血畅通有着积极性影响,还可提高患者自身免疫能力,达到理想的抗病效果与目的。临床中,因七情太过而致病发生率较低,比如过喜发狂、大怒气厥、忧思而郁,惊恐而癫等,予以患者情志疏导非常重要,良好的心理状态对机体气血运行通畅性有着积极性影响。此外,按摩与热敷等可对周边穴位进行刺激,达到补中益气、疏风化湿、扶正祛邪、通经活络目的,进而提升多种消化酶活力,提高自身食欲、抗病能力。此外,进一步达到理想的护理效果与目的,建议对中西医护理人员进行培训,持续性提升其护理技能,掌握新型护理对策,提高自身综合护理能力,从而予以临床更全面、更科学、更优质的护理对策,这不仅利于护理服务水平的提升,构建一支优秀的护理团队,还利于持续性推动医疗服务发展。

综上所述: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在临床有着较高的应用率,予以胃肠外科术后患者开展不仅可构建良好护患关系,还可提高患者的胃肠功能恢复,改善其日常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预后,符合临床护理需求,值得在临床中持续性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唐建华,吕俭霞,刘鑫,等.7例重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合并胃肠道功能障碍老年病人的中西医结合护理[J].全科护理,2020,18(11):

1339-1341.

[2]谷艳芹.中西医结合综合护理在改善腹部手术患者术后排气及胃肠功能恢复中的应用[J].中国中医急症,2019,28(5):938-940.

[3]罗丽.中西医结合护理对围术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胃肠功能及舒适度的影响分析[J].饮食保健,2019,6(51):208.

[4]刘博,刘伟志,陈丽荣,等.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对结直肠癌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观察[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21,23(3):

175-178.

[5]张爱东.中西医结合护理对围术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胃肠功能及舒适度的影响[J].中国民间疗法,2019,27(11):79-81.

[6]杨奎容.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效果评价[J].健康必读,2019(32):162.

[7]李英芝,杜君.自拟清腹通排汤联合中西医结合护理对胃癌术后胃肠道功能影响[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21(5):204-207.

[8]李灵萍.中西医结合护理对急性阑尾炎手术患者炎症因子、胃肠功能和负性情绪的影响[J].新中医,2020,52(17):130-133.

猜你喜欢
中西医结合护理术后护理满意度
中西医结合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恢复期患者的效果观察
中西医结合护理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的效果观察
全程优质护理对食管癌患者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低分子肝素钙预防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效果
浅析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术后的ICU临床体会
脑卒中睡眠障碍中西医结合护理效果观察
中西医结合护理对老年脑梗死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