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I与CT多期动态增强扫描诊断肝硬化伴肝癌的效果对比

2021-10-30 16:14沈乔熊世凯徐青
康颐 2021年17期
关键词:肝癌肝硬化

沈乔 熊世凯 徐青

【摘要】目的:分析肝硬化伴肝癌运用MRI与CT多期动态增强扫描诊断的效果。方法:从2020年5月至2021年4月随机选择40例肝硬化伴肝癌患者,共计54个病灶,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均实施MRI与CT多期动态增强扫描诊断,对比两种方式的诊断效果。结果:CT诊断结果是45个病灶确诊,准确率83.33%,MRI诊断结果是50个病灶确诊,准确率92.59%,P>0.05。结论:肝硬化伴肝癌运用MRI多期动态增强扫描诊断,对比CT多期动态增强扫描诊断,可以准确诊断患者病情,有利于患者后期治疗。

【关键词】MRI;CT;多期动态增强扫描;肝硬化;肝癌

【中图分类号】R735.7;R575.2 【文献标识码】A 【DOI】

肝硬化在临床上多发,是一种慢性疾病,特点包括进行性,是一种肝脏弥漫性损害,多数患者因为肝炎导致,患者因为残存肝细胞结节性再生、肝细胞坏死情况下,会破坏患者肝小叶结构,逐渐导致肝脏变硬以及变形,至患者发展成为肝硬化,在慢性病变期间,患者肝脏因为身体系统紊乱或者受到累及[1],可导致负担加重,导致感染继发,或者导致癌变发生,以上不良反应较为容易发生,目前临床主要利用影像学检查诊断以及治疗肝硬化伴随肝癌患者,效果理想,可以选择CT、MRI。总结资料得出,肝癌患者中,约70%为原发性肝癌合并肝硬化患者,通常来说,肝硬化结节进展成为肝癌。利用影像学检查手段,可以对肝硬化患者病情进展进行明确,可以对肝脏占位性病变进行鉴别,在分期、定性以及定位、诊断过程中,应用作用以及意义均较高。将肝癌早期诊断以及检出,可以将患者预后明显改善。此次选择40例患者,分析肝硬化伴肝癌运用MRI与CT多期动态增强扫描诊断的效果。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数据

于我院2020年5月至2021年4月将40例肝硬化伴肝癌患者(共计存在54个病灶)选择,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男性、女性分别是25例、15例,年龄范围是35-78岁,均(49.0±5.6)岁。

纳入标准:合并程度不同肝硬化;近1个月内没有输血史;没有血液系统疾病。

排除标准:处于哺乳期、妊娠期;合并生殖系统肿瘤疾病,合并转移;有腹部手术史。

1.2 方法

均实施MRI与CT多期动态增强扫描诊断。

CT:充盈肠胃,仰卧屏气,呼气时,使用CT扫描仪器从患者隔顶开始扫描,扫描至患者肝脏下缘,经由静脉将碘海醇注入,以3.5ml/s速率为患者实施CT增强检查,30s后开展动脉期扫描,60s后开展门脉期扫描,120s后实施延迟期扫描,分析图像。

MRI:将GE1.5T磁共振扫描仪器使用,使用注射钆双胺、LAVA技术,为患者实施多期动态增强扫描,实施动脉期扫描、门静脉扫描、延迟期扫描,设置参数,TR、TE分别在1.2ms、2.6ms,反转15°[2],将6ms控制,激励0.78次,层厚、屏息分别是4cm、20s。

将扫描资料交给2-3名副主任医师,共同商议,将结果分析。

1.3 统计学研究

使用SPSS25.0统计软件包,计数资料、计量资料实施X 2、t检验,表现形式是百分率(%)、(x±s),P<0.05提示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CT诊断结果:确诊45个病灶,准确率83.33%,MRI诊断结果:确诊50个病灶,准确率92.59%,P>0.05,X 2=2.1862。

3 讨论

肝硬化合并肝癌患者在生活中不少见,单独诊断其中一种疾病实施诊断,难度并不大,主要采用影像学诊断,但是两者合并,影像学表现复杂,容易发生漏诊情况,因此,应利用有效办法完成影像学检查,可以尽早确诊患者病情,意义重大。

在临床上常见肝硬化患者,发病率高,病情严重,其中5%左右的患者容易合并肝癌,对于肝癌患者来说,70%合并肝硬化,由此数据可以得出,两者发病原因之间存在关联,两者合并后,诊断以及治疗难度均较大,治疗肝硬化伴肝癌患者过程中,由于患者病情复杂,若诊断不明确,由于无法直接有效控制恶性肿瘤病变以及肝脏承受情况,由于治疗不及时,容易加重原有疾病情况[3],患者预后效果严重不良,因此应为患者提供早期准确诊断,对患者清晰的治疗控制方向进行明确,这一措施十分重要,意义重大。

肝癌属于一种恶性肿瘤疾病,在近些年来,肝硬化伴随肝癌患者数量逐年增加,患者死亡率一直较高,我国属于高发肝癌国家,对比全球肝癌患者数量,发病病例占比一半,死亡原因中,因为这一疾病死亡的患者占比一半。肝硬化与肝癌之间关联紧密,肝癌一般是由于肝硬化结节随着时间进展所得,为了明确肝硬化患者病情进展,可以使用影像学检查方式,这一检查方式可以鉴别患者肝脏占位性病变,在诊断、定性、定位以及分析肝癌患者过程中均可发挥积极作用[4],同时可用于對患者预后进行评估,也可用于指导患者手术方式选择,参考价值均较高。对于肝癌患者来说,为患者提供早期诊断以及检出,十分重要,应用方式是影像学检查,应用影像学检查,可以对患者预后进行明显改善。

肝硬化主要临床表现很多,一种是门静脉高压[5],患者主要临床症状是消化道出血、腹腔积液、脾功能亢进等,一种是肝细胞功能逐渐减退,患者对含有较高脂肪成分、较高蛋白质食物难以消化,短时间内,患者降低体重,在一定程度上,肝功能异常会对患者凝血酶原造成影响,从而影响合成其他凝血因子,患者主要临床表现是牙龈出血、皮肤紫斑等。近些年来,临床逐渐应用CT增强扫描,若将比人体软组织密度低或者高造影剂应用,灌注需要检查部位,给予患者实施X影像检查,对比常规检查,临床优势是更加便捷安全[6],几乎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提高医学影像诊断质量,提高诊治准确性。

利用CT检查、MRI检查,可对肝硬化伴肝癌患者病灶具体情况进行有效诊断,这两种检查方式在相关疾病诊断过程中广泛应用。对于肝癌患者来说,利用CT检查,可以了解患者恶性以及良性占位病变情况,可以用于鉴别诊断其他肿瘤,但是对比MRI检查,在这一点上,后者临床应用价值明显更高[7],利用MRI检查,可以获得清晰影像,从多方位、多角度为患者进行肝脏情况全面观察,增强扫描情况下,可以对患者微小病灶进行清晰检出,患者治疗质量明显提高。

相关性文献报道,在肝硬化基础上,若患者出现肝癌症状,这一过程属于多阶段动态过程,大量研究提出,两者有密切关联,对于肝硬化肝癌患者来说,若采用非手术治疗或者常规药物治疗,但是预后效果不良,若开展早期手术干预,可将患者预后明显改善,患者远期生存率会明显提高。对于肝硬化肝癌患者来说,早期诊断,有助于患者确定治疗方式,可以发挥指导作用,有助于患者预后效果评估。目前临床主要使用多种影像学检查方案诊断肝硬化伴随肝癌患者病情,包括超声、CT诊断、MRI诊断。一部分研究人员认为[8],应用MRI诊断以及CT诊断,可将肝癌检出率明显提高,尤其是微小肝癌,诊断准确性较高。少部分研究人员认为[9],在肝硬化背景之下,利用MRI诊断以及CT诊断肝癌患者病情,可以对患者强化特点进行良好显示,开展MRI与CT多期动态扫描,可以明显强化肝动脉期,一般呈現为高信号特点,对于正常肝实质来说,通常表现为轻度强化或者无强化,门脉期的肝实质会达到峰值强化值,病灶呈现为低信号或者等信号特点,延迟期病灶会下降密度,提示肝癌患者存在的强化特点是快进快出,符合相关早期研究。

CT多期动态增强扫描是一种CT扫描办法,别称CT增强扫描,扫描期间将一定剂量含碘造影剂向患者静脉内注射,可以将影像诊断准确率明显提高。MRI多期动态增强扫描在临床常用,磁共振成像对比剂可以将组织弛豫时间改变,将组织信号强度改变,组织对比提高,可以为影像科诊断医生提供可靠信息。肝癌患者开展CT以及MRI多期动态增强扫描的诊断效果存在差异,使用CT检查,动脉期多数呈现为高密度灶,延迟期、门脉期多数属于低密度灶以及等密度灶,使用MRI检查,动脉期高信号可见,延迟期、门脉期多数为低信号以及等信号,特征明显,符合早期研究。部分文献提及,假包膜程度不同也属于肝癌患者病理特点,一般来说,表现为双重结构,实施CT以及MRI多期动态增强扫描,可以将肝癌假包膜强化特点良好显示。部分研究提出,肝癌的病理特点也包括假包膜,程度不同,一般呈现为双重结构,内层薄,外层受压血管以及新生胆管均相对丰富,动态增强早期包膜没有强化,在增强晚期或者延迟期提高包膜内血管密度,扩大细胞间隙,延长对比剂滞留时间,包膜存在高密度灶,是非典型强化病例诊断过程中的重要标志。利用CT与MRI多期动态扫描,可以将肝癌假包膜的强化特点良好显示,对比而言,MRI检查显示肝癌病灶包膜的效果优于CT检查,动态增强扫描病灶时,包膜环状强化特征更加明显,边界更加清晰。

临床分析,CT多期动态扫描诊断准确性影响因素包括正常肝实质密度差以及病灶强化程度,在注射对比剂之后,短时间内可以显示强化特点,对比剂剂量较大,对比剂团难以形成,部分情况下用于诊断肝癌,难度较大,尤其是微小肝癌。另外,利用CT检查,有放射性损伤存在,若重复对其进行检查,会导致患者机体损伤,利用MRI检查,没有明显放射损伤,可以为患者提供多方位以及多角度诊断,对病变进行显示,扫描耗时短,有较高的分辨率,对于小肝癌诊断来说,敏感度明显更高,定性准确度也明显更高,可以良好显示肝癌包膜强化以及血供,有效提高微小肝癌检出率,因此在诊断肝硬化伴随肝癌患者过程中首先选择MRI多期动态扫描。使用MRI多期动态增强扫描诊断,获得组织图像更加清晰,可以灵敏显示患者血管情况,将丰富资料提供,可以帮助临床医师科学诊断患者病情,临床优势明显,诊断不典型病灶时,鉴别价值很高,是首选无创检查办法,对比CT检查,特异度以及敏感性均较高。

临床实践证实,肝硬化伴肝癌运用MRI多期动态增强扫描诊断、CT多期动态增强扫描诊断,在检测价值对比上,两者差异大。利用CT多期动态增强扫描诊断,可以针对患者进行多点、薄层、快速扫描,对患者肝门疾病性质动态增强评估,使用MRI多期动态增强扫描诊断,是一种无创检查方式,可以全方面检测患者肿瘤,详细了解患者肿瘤部位、大小以及性质等,对功能进行评价,还可以评价代谢水准等。对比临床影像诊断价值,推荐应用1.5TMRI多期动态增强扫描诊断,在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对比上,可以对患者准确病因进行准确查找,可以为患者实施针对性治疗,可以发挥积极作用。

此次实验得出:MRI诊断结果:确诊50个病灶,准确率92.59%,明显高于CT诊断准确率,但是没有明显差异。

综合以上得出,肝硬化伴肝癌运用MRI多期动态增强扫描诊断的意义重大,对比CT多期动态增强扫描诊断,可以对患者病情具体情况进行准确诊断,对于临床医生来说,可以将可靠信息提供,有利于患者后期获得对症治疗,值得临床运用。

参考文献:

[1]王保茎,秦全波,毛怡盛,等.MRI与增强CT对肝癌的诊断价值[J].实用癌症杂志,2020,035(003):427-430.

[2]罗小亮.MRI与CT多期动态增强扫描在肝硬化伴肝癌诊断中的应用[J].医疗装备,2019,032(001):31-32.

[3]朱庆芳.MRI与CT多期动态增强扫描诊断肝硬化伴肝癌的效果比较[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9,003(002):235-236.

[4]祁海峰.MRI与CT多期动态增强扫描诊断肝硬化伴肝癌的比较[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9,003(015):222-223.

[5]田静.MRI与CT多期动态增强扫描对肝硬化伴肝癌的诊断效果比较[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0,v.4(22):173-174.

[6]向清凡,胡俊蛟.MRI与CT多期动态增强扫描诊断肝硬化伴肝癌的效果比较[J].影像技术,2020,032(002):35-36,39.

[7]荆航,李兰涛,王振光.MRI与CT多期动态增强扫描在肝硬化合并原发性肝癌中的诊断价值比较[J].医疗卫生装备,2019,40(03):69-71+92.

[8]陈生基.MRI与CT多期动态增强扫描诊断肝硬化伴肝癌的临床对比分析[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0,v.4(13):77-78.

[9]祁海峰.MRI与CT多期动态增强扫描诊断肝硬化伴肝癌的比较[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9,v.3(15):228-229.

*通讯作者:

徐青,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天佑医院。

猜你喜欢
肝癌肝硬化
中西医结合疗法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的疗效分析
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观察
奥美拉唑联合奥曲肽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应用研究
舒适护理在肝癌介入护理中的应用
重视家族史 预防肝癌
TACE术联合手术治疗中晚期肝癌患者65例临床观察
肝硬化的中医辨证用药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