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合并糖尿病患者血糖监测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调查研究

2021-10-30 17:45陆灿
康颐 2021年17期
关键词:调查研究影响因素

陆灿

【摘要】目的:探究脑卒中合并糖尿病患者临床治疗期间血糖监测依从性及营养因素。方法:从我院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间收治的脑卒中合并糖尿病患者中随机选取88例,评估其临床治疗期间血糖监测依从性,并探究不同年龄、不同性别、收入情况、文化程度、血糖监测认知程度、病程、情绪状态、自我效能感等因素对其血糖监测依从性的影响,同时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式对患者血糖监测依从性与上述因素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入选本次研究的88例患者中有61例血糖监测依从性较高,依从率为69.32%,其中患者不同年龄、不同性别、收入情况、文化程度、血糖监测认知程度、病程、情绪状态、自我效能感对其血糖监测依从性的影响存在差异(P<0.05),且经Logistic回归分析脑卒中合并糖尿病患者血糖监测依从性与上述8项因素均存在密切联系。结论:不同年龄、不同性别、收入情况、文化程度、血糖监测认知程度、病程、情绪状态、自我效能感等因素是影响脑卒中合并糖尿病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血糖监测依从性的重要因素,相关工作人员应针对不同因素的特性采取治疗和干预措施。

【关键词】脑卒中合并糖尿病;影响因素;血糖监测依从性;调查研究

【中图分类号】R587.1;R743.3 【文献标识码】A 【DOI】

在康复医学科临床治疗中脑卒中属于高发性疾病,其中并发糖尿病患者占比较高,导致病情加重,造成机体的进一步损害[1],特别是在损伤血管的情况下,在治疗过程中改善患者循环状态是极为必要的。在治疗中加强血糖控制是改善患者症状的一项重要因素,所以对脑卒中合并糖尿病患者血糖监测依从性展开调查,评估及依从状态及影响因素,进而采取针对改善措施,是调节患者病情及循环状态的关键[2]。本文选取8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临床治疗期间血糖监测依从性及影响因素,具体内容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我院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间收治的脑卒中合并糖尿病患者中随机选取88例,其中女性患者42例,男性患者46例,年龄49-78岁,平均(63.55±3.46)岁,47例≥60岁,41例<60岁。受教育水平:40例为初中及以上,48例为小学。糖尿病病史3.5-11年,平均病程(7.25±1.54)年,其中20例<5年,31例5-10年,37例>10年。情绪状态:69例患者无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19例患者存在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血糖监测认知程度:17例较低,29例一般,42例较高。入选对象均知情且自愿参与,调查配合度较高。

1.2 方法

采用《中国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情况调查问卷》[3],评估88例入选对象血糖监测依从性,该问卷由4组调查表构成,分别为糖尿病态度调查表、患者基本信息调查表、糖尿病患者自护行为量表、糖尿病患者知识量表[4]。在进行调查前,先为患者及其家属详细解释本次研究的目的,在调查时采用同意语言一对一指导患者量表填写方法,在患者自愿参与情况下签署知情同意书。然后指导患者结合自身情况独立填写,若患者无法自主填写,由医护人员逐条读给患者听,在患者回答后,帮助其填写。调查问卷以现场发放、填写并回收方式,用发放88分,有效回收88分,有效回收率100%。在完成问卷调查后对脑卒中合并糖尿病患者血糖监测依从性受不同年龄、不同性别、收入情况、文化程度、血糖监测认知程度、病程、情绪状态、自我效能感等因素的影响情况进行比较分析。同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脑卒中合并糖尿病患者血糖监测依从性与上述因素间的关系。血糖监测依从性以治疗医师、患者、护师的综合评估为准,依从性较高:患者血糖监测严格按照相关要求执行;依从性一般: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血糖监测操作存在1-2次不符合要求的情况;依从性较低: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血糖监测操作存在2次以上不符合要求情况。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尽心各项数据检验,采用多组的Kruskal-Wallis检验与Wilcoxon对组间等级资料进行检验,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对血糖监测依从性与研究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处理。

2 结果

(1)不同年龄、不同性别、收入情况、文化程度对脑卒中合并糖尿病患者血糖监测依从性的影响,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2)不同血糖监测认知程度、病程、情绪状态、自我效能感对脑卒中合并糖尿病患者血糖监测依从性的影响,具体情况如表2所示。

(3)脑卒中合并糖尿病患者血糖监测依从性与各项研究因素之间的关系分析,详见如表3所示。

3 讨论

在临床治疗中脑卒中与糖尿病均属于高发性疾病,两种疾病之间联系较紧密[5],其中脑卒中患者血液循环状态较差,合并糖尿病,会使机体处于高血糖状态,会对血管循环状态造成进一步损害[6],因此,在脑卒中合并糖尿病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对血糖控制要求更高[7],而诸多临床研究表明,患者血糖监控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受其自身诸多因素影响,其中患者自身血糖监测依从性是对其预后及最终治疗效果造成影响的重要因素之一[8]。因此,在临床治疗中加强脑卒中合并糖尿病患者血糖监测依从性分析,及时采取针对性治疗及干预措施极为必要。而有效提高患者血糖监测依从性,需从根源入手,分析其影响因素,对影响患者依从性的因素有基本掌握则是前提。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入选本次研究的88例患者中有61例血糖监测依从性较高,依从率为69.32%,其中患者不同年龄、不同性别、收入情况、文化程度、血糖监测认知程度、病程、情绪状态、自我效能感对其血糖监测依从性的影响存在差异(P<0.05),其中60歲以下、女性患者、收入在3000元/月以上、初中以上文化水平、血糖监测认知程度较高、病程较短、无焦虑及自我效能感较高的脑卒中合并糖尿病患者血糖监测依从性更好,且经Logistic回归分析脑卒中合并糖尿病患者血糖监测依从性与上述8项因素均存在密切联系,应及时采取针对性治疗及干预措施。上述结果表明在脑卒中合并糖尿病患者临床治疗期间上述8项因素均会对其血糖监测依从性造成影响,究其原因,年龄较小的患者疼痛而言病程较短,对疾病的证实程度与治疗认知程度较高,因此治疗依从性较高;女性患者心思更为细腻,性格更沉稳,对疾病控制需求较高,进而重视程度较高,因此治疗依从性较高;患者病程较短,治疗信心更高,相对而言治疗惰性低,依从性高;收入较高者心理负担较轻,有助于降低治疗抵触感,因而依从性较高;患者血糖监测认知程度高,无焦虑情绪且自我效能感较高,相对而言治疗心态更平稳、积极,治疗依从性更高。

综上所述,不同年龄、不同性别、收入情况、文化程度、血糖监测认知程度、病程、情绪状态、自我效能感等因素是影响脑卒中合并糖尿病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血糖监测依从性的重要因素,相关工作人员应针对不同因素的特性采取治疗和干预措施。

参考文献:

[1]朱婧,罗彩凤,倪益益,等.2型糖尿病病人并发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血糖波动趋势及影响因素分析[J].安徽医药,2019,23(12):2395-2399.

[2]江月贞,林娟,陈尊文.影响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血糖监测依从性的现况调查[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10):93-94.

[3]宋晓红,张健,千春花,等.指尖血糖检测流程优化对糖尿病患者血糖监测的疼痛以及依从性影响研究[J].糖尿病新世界,2017,20(4):153-154.

[4]张晓敏,曹静,郭颖,等.品管圈在提高住院糖尿病患者血糖监测依从性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8,15(24):54-56.

[5]董淑莉,刘保清.慢病管理对糖尿病患者血糖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评价[J].饮食保健,2019,6(18):290-291.

[6]殷璐,董其娟.糖尿病合并急性期脑卒中患者血糖变异性与短期不良预后的相关性[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7,25(1):53-57.

[7]黄美玲,王玉龙,王坤.肌力训练对脑卒中合并糖尿病患者步行能力及血糖的影响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7,11(12):177-178.

[8]张肖,王涛,张保潮.血清脂蛋白(a)水平监测对老年急性缺血性

脑卒中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转归的预测价值[J].中国卫生工程学,2020,

19(1):78-80.

猜你喜欢
调查研究影响因素
中国矿业大学文法学院课外体育活动的调查研究
企业管理视角下村级财务人员素质研究
西安体院学院体育专业学生人生规划研究
西安市体育旅游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
关于技工院校学生德育课堂学习兴趣的调查与研究
突发事件下应急物资保障能力影响因素研究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