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建中汤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效果及对血清Gas水平的影响

2021-11-02 07:55廖妙玲
中外医学研究 2021年27期
关键词:胃脘消化性黄芪

廖妙玲

消化科常见、多发的疾病为消化性溃疡,此病容易反复,且治疗时间长,其主要症状为恶心、吐酸水、嗳气、胃脘疼痛及腹胀[1]。长期的慢性溃疡会引发消化道出血、幽门梗阻、穿孔,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的影响;临床中没有明确的发病机制,认为其发生和胃黏膜作用降低,胃酸过多分泌及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关[2]。针对消化性溃疡患者临床中多给予西药治疗,但长期应用效果不佳;近几年中医学在临床中广泛应用,其治疗效果较好[3]。本文主要探讨消化性溃疡应用黄芪建中汤治疗的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2019年12月-2020年12月本院的消化性溃疡患者72例。纳入标准:确诊为消化性溃疡;签订知情同意书[4]。排除标准:有幽门梗阻、消化道出血、穿孔并发症;有精神病史;对所用药物过敏;研究前应用过抗生素、中药、抑酸剂;有认知或语言功能障碍;身体重要器官存在严重疾病;有血液或免疫系统疾病;有恶性肿瘤;有消化道手术史或消化性溃疡疾病史。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共36例,病程3~17个月,平均(10.6±2.3)个月,疾病类型:15例十二指肠溃疡,21例胃溃疡;年龄24~71岁,平均(50.3±3.4)岁。对照组共36例,病程3~17个月,平均(11.3±2.1)个月,疾病类型:14例十二指肠溃疡,22例胃溃疡;年龄24~71岁,平均(51.2±3.7)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研究获得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对照组应用常规西药治疗,口服奥美拉唑(上海美优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13502,规格:10 mg)1次/d,20 mg/d,共治疗28 d观察效果。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应用黄芪建中汤治疗,奥美拉唑的用法用量同对照组,同时给予黄芪建中汤,其主要组成:6 g甘草,15 g炙黄芪,9 g香附,10 g白芍,9 g延胡索,10 g桂枝,9 g高良姜,30 g煅瓦楞。有胃脘冷痛症状添白术和人参;有泛吐清水症状添茯苓、姜半夏和陈皮;有明显的腹胀症状添砂仁、厚朴、陈皮和枳实;有明显的反酸症状添吴茱萸和乌贼骨;有严重的腹泻症状添诃子和薏苡仁;用水煎服,1剂/d,早晚服用,共治疗28 d观察效果。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观察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胃动素(MTL)、转化生子因子-α(TGF-α)、胃泌素(Gas),治疗前后抽取5 ml空腹静脉血,通过放射免疫法进行检测。

观察对比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候评分情况,包括纳呆食少、胃脘隐痛、神疲肢怠、面色无华,其中无症状记0分,轻度症状记2分,中度症状记4分,重度症状记6分,分数越低越好[5]。

观察对比两组症状缓解时间,其中包含恶心、泛吐酸水、嗳气、胃脘疼痛和腹胀。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MTL、TGF-α、Gas水平对比

研究组治疗后Gas低于对照组,MTL、TGF-α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MTL、TGF-α、Gas水平对比 [ng/L,(±s)]

表1 两组MTL、TGF-α、Gas水平对比 [ng/L,(±s)]

TGF-αGas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n=36) 241.16±81.74 282.45±86.02 4.81±1.33 6.27±1.10 135.58±17.97 86.94±10.63研究组(n=36) 239.41±82.36 322.09±89.12 4.85±1.35 8.94±1.51 135.24±19.24 65.24±9.12 t值 1.124 15.332 1.117 15.298 1.131 15.382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组别 MTL

2.2 两组中医症候评分对比

研究组治疗后纳呆食少、胃脘隐痛、神疲肢怠、面色无华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中医症候评分对比 [分,(±s)]

表2 两组中医症候评分对比 [分,(±s)]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 时间 纳呆食少 胃脘隐痛 神疲肢怠 面色无华对照组(n=36) 治疗前 3.30±0.60 3.22±0.97 3.60±1.18 3.12±0.78治疗后 2.27±1.05* 2.36±1.06* 2.74±0.97* 2.27±1.13*研究组(n=36) 治疗前 3.31±0.56 3.31±0.65 3.69±0.73 3.22±0.77治疗后 1.79±0.88*# 1.49±0.65*# 1.59±0.72*# 1.97±0.89*#

2.3 两组症状缓解时间对比

研究组恶心、泛吐酸水、嗳气、胃脘疼痛、腹胀缓解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症状缓解时间对比 [d,(±s)]

表3 两组症状缓解时间对比 [d,(±s)]

组别 恶心 泛吐酸水 嗳气 胃脘疼痛 腹胀对照组(n=36) 6.5±1.4 6.7±1.7 6.4±1.5 6.8±1.8 6.7±1.6研究组(n=36) 4.2±1.1 4.4±1.3 4.1±1.0 4.5±1.4 4.3±1.2 t值 15.334 15.426 15.356 15.412 15.553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3 讨论

消化性溃疡是常见的一种消化内科疾病,其主要表现是恶心、腹痛、呕吐、胃灼热、反酸及呃逆等,如果没有及时治疗会导致消化道出血或穿孔,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6]。临床中针对消化性溃疡患者多应用药物治疗,西医认为此病的发生主要是Hp感染、胃黏膜屏障功能降低、胃酸过多导致,因此临床中多给予奥美拉唑治疗,其是常用的胃酸分泌抑制剂,虽然可以改善患者症状,但长期效果不佳,且治疗后具有较高的复发率,副作用加大[7]。

中医在此病的治疗中具有独特的优势,中医将消化性溃疡归为胃脘痛的范围,认为发病的主要原因是劳倦过度,饥饱失宜,饮食长期不节,外邪犯胃,从而损伤机体的脾胃功能[8];认为治疗消化性溃疡应遵循行气止痛、温中补虚、散寒、和胃降逆、健脾的原则[9]。而黄芪建中汤主要是由甘草、炙黄芪、香附、白芍、延胡索、桂枝、高良姜、煅瓦楞组成,其中甘草具有补脾益气、解毒清热、除腹胀满、养肾气、调和诸药的作用[10]。炙黄芪具有温升、补脾益气的功效;香附具有解郁理气、疏肝、清热止痛的功效[11]。白芍具有平肝止痛、养阴、养血补血的功效。高良姜具有止呕温中,止痛散寒的功效[12]。延胡索具有止痛活血、行气、改善气滞的功效。桂枝具有助阳化气、发汗解肌、温通经脉的功效[13]。煅瓦楞具有软坚散结、止痛制酸、化瘀消痰的功效[14]。诸药合成黄芪建中汤具有和胃降逆、益气生血、健脾、补虚、温中的功效,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疾病症状,提高治疗效果[15]。

TGF-α主要通过加速机体中前列腺素E2的合成推动溃疡对组织修复的损伤。MTL对胃肠运动的兴奋性有调节作用,可以加速胃肠的蠕动及蛋白酶的分泌。Gas能促进胃肠道中胃蛋白酶、胰酶及胃酸的合成,同时可以加速胃肠道黏膜组织的增生,有营养胃肠道的效果;且有研究指出,消化性溃疡患者机体中的Gas水平升高明显,但经过治疗后,病情得以改善其水平会显著降低,且研究指出其水平降低的原因可能和病情改善后,机体中的代偿机制得到调节有相关性。本次对照组应用奥美拉唑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应用黄芪建中汤,结果显示:研究组治疗后Gas低于对照组,MTL、TGF-α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黄芪建中汤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MTL、Gas及血清TGF-α的水平,有利于患者的康复。分析原因是,黄芪建中汤的应用可以改善患者的胃肠道内环境,加速肠管运动,增加肠管的张力,同时可以加速胃肠排空,改善MTL水平,加速胃肠道功能恢复的同时增强胃肠肌的收缩运动。研究组治疗后纳呆食少、胃脘隐痛、神疲肢怠、面色无华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黄芪建中汤可以有效降低患者中医症候评分,提高治疗效果。结果还显示:研究组恶心、泛吐酸水、嗳气、胃脘疼痛、腹胀缓解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表明黄芪建中汤治疗效果好,可以有效缩短患者疾病症状的改善时间。

综上所述,消化性溃疡患者应用黄芪建中汤治疗效果较好,可以改善患者的疾病症状,降低中医症候评分,缩短其症状改善时间,提高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和应用。

猜你喜欢
胃脘消化性黄芪
“补气之王”黄芪,你吃对了吗?
黄芪建中汤配合食疗治疗脾胃虚寒型胃脘痛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内科消化性溃疡观察与探究
187例消化性溃疡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体会
Instructions for Authors
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急诊胃镜下注射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采用中医辨证疗法对胃脘痛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观察
远离消化性溃疡 无忧生活
黄芪是个宝
针药合治胃脘痛40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