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模式对整形美容手术患者心理状态及满意度的影响

2021-11-02 07:55陈冰
中外医学研究 2021年27期
关键词:美容状态满意度

陈冰

整形美容是指通过手术对自身不满意或存在缺陷的部位进行修复与再塑,进而增强人体外在美感的医学技术,现阶段,人们对美的追求不断提高,想通过整形美容手术变美的人也越来越多[1]。但由于整形美容手术比较特殊,患者承受的心理压力比较大,若患者术前存在严重的心理障碍,并且对手术效果的期望值过高,不仅会降低其对手术效果及医务人员的满意度,还会影响术后的恢复[2]。所以,对接受整形美容手术的患者进行适当的心理护理十分重要。整形美容手术常规护理通常仅局限在术前准备、术后观察等方面,对患者心理状态的关注不足,其效果也就没那么理想。为此,回顾性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0月在本院整形美容科行整形美容手术的150例患者资料进行研究,分析心理护理对其心理状态和满意度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0月在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思明院区整形美容科行整形美容手术的150例患者。纳入标准:术前无严重病理性畸形;无语言障碍、认知障碍;术后生命体征平稳,无感染、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排除标准:合并心、脑、肝等重要器官病变、恶性肿瘤、传染性疾病;存在凝血功能障碍;依从性差。按照护理模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n=75)与观察组(n=75)。对照组中,男14例,女61例;年龄18~45岁,平均(30.42±5.18)岁;手术类型:隆鼻26例,眼部整形21例,脂肪填充手术16例,下颌整形9例,其他3例。观察组中,男15例,女60例;年龄18~45岁,平均(30.82±5.21)岁;手术类型:隆鼻25例,眼部整形20例,脂肪填充手术17例,下颌整形10例,其他3例。观察组性别、年龄范围及手术类型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术前为患者进行血压、呼吸、脉搏等体征参数的监测,并完成各项实验室检查,告知患者个人卫生要求;术中协助操作医师完成手术;术后观察手术部位的情况,注意有无出血、肿胀等情况,若有则及时采取相对应的处理措施;针对疼痛者则给予适当的缓解措施;根据手术类型指导患者正确饮食,并告知患者日常注意事项,包括饮食、活动、休息姿势及手术部位的护理方法等。观察组另加强心理护理,(1)环境护理:环境对患者的心理状态也可产生一定的影响。术前,护士接到患者后,应使用亲切、温和的语言向其介绍门诊手术室环境,并带领患者认识手术医师及其他护士,以消除患者对环境与医务人员的陌生感及因环境产生的紧张情绪。(2)认知干预:术前,护士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了解对手术的期望值,充分评估患者对整形美容手术的认知程度,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手术的大概步骤及术前与术后的注意事项,并展示相关图片,让患者提前做好心理准备。(3)心理疏导:患者入手术室后,护士应密切关注其情绪的变化,鼓励患者说出内心的想法,正确评估其心理存在的问题及引起情绪变化的原因,并对症实施心理疏导;指导患者做放松训练,如深呼吸,以缓解其紧张感;室内播放轻松或欢快的音乐,以消除其焦虑感。(4)术后护理:术后由于患者迫切想要知道手术效果,再加上疼痛、饮食和活动受限,极易产生烦躁焦虑等消极情绪,此时患者的心理反应会比较大。所以,术后护士添加患者微信,方便详细解答患者提出的各种问题,密切关注患者的状态,了解其需求,尽可能地满足患者的合理需求,耐心详细解答患者提出的各种问题;正确告知患者的手术效果及恢复效果,及时处理手术部位的异常情况。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术前与术后2周对患者的情绪状态进行观察。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量表观察内容有抑郁情绪、认知、睡眠、工作和兴趣等,评分标准:<7分为正常,7~16分为轻度抑郁,17~24分为中度抑郁,25分及以上为重度抑郁;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量表观察内容有焦虑情绪、紧张害怕、记忆力或注意力、系统症状等,评分标准:<7分为正常,7~14分为轻度焦虑,15~21分为中度焦虑,22分及以上为重度焦虑[3]。

术前及术后1个月使用美容心理状态自评量表测试患者的一般体像心理问题,一般体像心理问题包括自我审美能力较偏、求美期望值过高、存在自我形象丑陋观点及过分夸大自身缺点4种情况,量表设置了5个单项因子,每个因子评分0~3分,分值范围0~15分,分值越高表示患者一般体像心理问题越严重[4]。

术后1个月使用本院自拟的护理问卷表(该问卷信效度系数为0.85)评价患者对医疗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观察内容有医务人员服务水平、手术效果、护理效果及术后生活质量等,评分范围0~100分,总满意度为非常满意率与满意率之和,90分及以上为非常满意,70~89分为满意,60~69分为尚可,59分及以下为不满意,问卷回收率100%。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术前及术后2周的HAMD评分及HAMA评分比较

术前,两组HAMD评分、HAM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周,两组HAMD评分、HAMA评分均有所降低,观察组HAMD评分、HAMA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表1 两组术前及术后2周的HAMD评分及HAMA评分比较 [分,(±s)]

表1 两组术前及术后2周的HAMD评分及HAMA评分比较 [分,(±s)]

组别 HAMD评分HAMA评分术前 术后2周 t值 P值 术前 术后2周 t值 P值对照组(n=75) 30.75±1.19 17.45±1.20 39.349 0.001 20.62±1.68 14.79±1.45 13.135 0.009观察组(n=75) 30.18±1.37 12.87±1.35 44.999 0.000 20.56±1.24 7.52±1.68 31.225 0.000 t值 1.571 12.678 0.144 16.380 P值 2.886 0.016 4.164 0.008

2.2 两组手术前后一般体像心理问题评分比较

术前,两组一般体像心理问题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两组一般体像心理问题评分均降低,观察组一般体像心理问题评分(5.37±0.57)分低于对照组的(8.07±1.3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042,P<0.05),见表2。

表2 两组手术前后一般体像心理问题评分比较 [分,(±s)]

表2 两组手术前后一般体像心理问题评分比较 [分,(±s)]

组别 术前 术后1个月 t值 P值对照组(n=75) 12.36±2.17 8.07±1.38 8.341 0.012观察组(n=75) 12.15±2.30 5.37±0.57 14.306 0.009 t值 0.332 9.042 P值 3.731 0.023

2.3 两组对医疗护理工作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对医疗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4.67%,高于对照组的8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对医疗护理工作满意度比较 例(%)

3 讨论

现今,随着经济条件的提升,人们的求美观念越来越明显,各式各样的整形美容手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有很多求美者通过整形美容手术改善了自身的外貌形象。但手术仅是达到患者理想目的的第一步,术前到术后的护理工作对手术效果及术后恢复也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由于整形美容手术比较特殊,患者的期望值往往比较高,极易产生焦虑、紧张等各种不良情绪,若患者未能获取预期的效果,将会降低的满意度,甚至引起医患纠纷[5-6]。因此,在整形美容手术中,加强对患者心理状态的护理十分重要。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术后2周,观察组HAMD评分、HAMA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而且术后1个月,观察组一般体像心理问题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此结果表明,对接受整形美容手术的患者实施心理护理模式,有助于消除其焦虑、抑郁情绪,纠正其在体像方面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而使其心理状态得到改善。整形美容手术的常规护理措施主要有术前检查、术中配合、术后观察等,虽可对手术效果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但缺乏心理护理方面的针对性,所以对改善患者情绪状态的效果并没有那么理想[7-8]。为此,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模式,措施有环境护理、认知干预、心理疏导、术后护理等,体现出针对性、全面性的特点。首先,环境会对患者的情绪状态产生非常大的影响,陌生的环境极易导致患者出现焦虑不安、紧张、恐惧等情绪。通过环境护理,能够让患者对院内环境有一定的熟悉,以消除其陌生感,减轻其紧张、不安的情绪,使其感到心境舒适,尽可能地避免患者因环境因素而导致情绪状态的异常。患者的认知与其心理状态有非常密切的关系,错误的认知会使患者陷入抑郁的状态,并产生其他心理问题,所以,术前正确评估患者对手术的认知程度十分必要[9-10]。通过认知干预,能够使患者对自己所接受的手术有一个充分的了解,使其做好心理准备,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对手术及护理的依从性,并积极主动配合各项医疗工作[11-12]。整形美容手术本身就是一个应激源,术前及术后的任何因素均可引起患者心理状态的变化,所以,护士需全程密切关注其情绪表现,及时了解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并帮助患者分析引起不良情绪的原因,以此对其进行针对性的心理疏导,从而帮助患者缓解消极情绪,使其一直保持良好的心态,这对于患者身心的恢复有非常大的帮助[13]。术后护理在整个整形医疗过程中非常关键,可直接影响患者的恢复效果。术后患者也会因对手术效果的担忧而产生不良心理问题,此时,护士应加强与其沟通,让患者积极面对自己目前术后的状态,做好术后的指导工作,并尽可能地满足患者心理及生理上的需求,使患者以一个健康的心态面对术后的生活。这与徐宜梅等[14]研究结果基本一致,即心理护理应用于整形美容手术护理中,护理组抑郁评分、焦虑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且护理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本研究中,观察组对医疗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由此提示,在整形美容手术患者护理中实施心理护理模式,有利于提高患者对手术及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心理护理模式遵循了“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其根本的目的是通过一系列措施对患者的心理活动产生积极影响及帮助患者在现有的条件下获得最适宜的身心状态,该模式不仅拉近了患者与医务人员之间的距离,还可以进一步改善医务人员的服务水平,从而获得患者对医疗护理工作的认同感,并提升其满意程度[15-16]。

综上所述,整形美容手术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利于减轻患者的消极情绪与不良心理问题,进而改善其心理状态,患者满意度高。

猜你喜欢
美容状态满意度
透视环保美容热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美容
浅谈如何提升脱贫攻坚满意度
美容须防被“种草”
明天村里调查满意度
状态联想
挽脸美容在台重获青睐
生命的另一种状态
坚持是成功前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