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在肛周脓肿合并糖尿病术后的应用效果研究

2021-11-02 07:55周欲吕
中外医学研究 2021年27期
关键词:热毒肛周脓肿

周欲吕

肛周脓肿属于肛肠科常见多发病,该病的发生是肛管直肠周围间隙发生急性化脓感染造成[1]。如果治疗不及时,则会加重患者感染及治疗的难度。若肛周脓肿合并糖尿病,则会增加治疗的难度,原因在于,糖尿病患者对手术的耐受性较低,且术后创面愈合缓慢,感染也极易扩散[2]。中药具有多种功效,如:清热解毒、益气养阴、托毒生肌[3]。本文以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00例肛周脓肿合并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于肛周脓肿术后给予中医辨证分型治疗的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20年11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00例肛周脓肿合并糖尿病患者,纳入标准:(1)年龄≥18岁;(2)沟通能力良好;(3)临床信息齐全。排除标准:(1)存在手术禁忌证;(2)语言沟通障碍、认知功能障碍;(3)精神障碍。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与对照组(50例)。观察组男23例,女27例;年龄39~69岁,平均(47.5±3.2)岁;肛周脓肿病程4~32 d,平均(22.6±3.1)d;中医体质分型:热毒炽盛型14例,气阴两虚夹瘀型22例,阴虚邪恋型14例。对照组男24例,女26例;年龄38~67岁,平均(46.2±2.8)岁,肛周脓肿病程3~29 d,平均(21.9±3.5)d;中医体质分型:热毒炽盛型15例,气阴两虚夹瘀型21例,阴虚邪恋型14例。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患者均对本研究知情。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

1.2 方法

两组均采用手术治疗,具体如下:患者于腰麻或骶管麻醉后取侧卧位,常规消毒、铺巾。在麻醉起效后及肛门松弛的状态下开始手术。于脓肿红肿突起处,做一放射状小切口,根据患者脓肿的位置、大小不同及深浅设计切口,准确寻找齿状线部位内口。并切开内口以下皮肤、皮下组织及部分括约肌,充分开放脓腔,引流通畅。伤口处理:于手术当天、术后第1天,所有患者需要流质饮食,术后第2天可恢复正常的糖尿病饮食。要重视肛门伤口的换药,仔细检查是否引流通畅,在每天换药的时候,需要尽量让肛门伤口充分暴露。

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治疗。术后根据患者实际情况,给予适量的胰岛素或降糖药控制血糖,合理选择抗生素。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具体如下,热毒炽盛型,治法:清热解毒,散结消肿;组方:生黄芪、金银花各30 g,黄芩、栀子、桔梗、防风、白芷、陈皮、赤芍、贝母、花粉各15 g,当归、薄荷、薄荷、甘草、乳香、没药各10 g,穿山甲5 g。气阴两虚夹瘀型,治法:益气养阴、化瘀托毒;组方:生黄芪40 g,丹参、生地、川芎、知母、芦根、玄参15 g,当归10 g,皂角刺6 g。阴虚邪恋型,治法:滋阴清热,托毒生肌;组方:地骨皮、生黄芪各30 g,丹皮25 g,青蒿、鳖甲、知母、玄参各15 g,当归、白芷10 g,皂角刺6 g。药方均用水煎煮,去渣取汁共500 ml,1剂/d,分早晚两次服用。治疗2个月。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率。治疗效果评价标准,肛门肿痛等症状全部消失,创面愈合85%~95%为显效;症状明显改善,创面愈合60%~84%为有效;未达到上述标准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肛瘘、切口感染、便秘等。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0.00%,高于对照组的7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2.2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00%,低于对照组的2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例(%)

3 讨论

肛周脓肿为肛肠科常见疾病,发病较急,通常需要手术治疗[4]。早期手术治疗可使脓腔早愈,防止蔓延至其他部位,如果脓肿延误了治疗,将会形成范围较大的脓肿或者形成多种类型的复杂性肛瘘。目前临床一般采取手术治疗肛周脓肿,但部分患者会合并糖尿病,增加手术难度[5-6]。究其原因,糖尿病长期的高血糖为细菌繁殖生长提供了有利条件,患者的中性粒细胞吞噬和杀菌能力低于正常人,加之免疫球及抗体的减少,血流的缓慢利于厌氧菌的生长[7]。肛周脓肿合并糖尿病会使患者的感染加重,而感染又使患者处于应激状态,因而血糖再次升高,并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糖尿病患者对手术的耐受性较低,且术后创面愈合缓慢,感染也极易扩散。因此,肛周脓肿合并糖尿病更是对治疗产生了巨大的困难[8-10]。一般治疗中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予以胰岛素、抗生素,缺乏针对性,而中医辨证分型将患者分为热毒炽盛型、气阴两虚夹瘀型、阴虚邪恋型,各类患者表现存在差异性,故在用药方面需要有针对性,才可实现对症治疗,整体疗效令人满意[11-13]。

本次研究探讨了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在肛周脓肿合并糖尿病术后的应用效果。结果显示,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在肛周脓肿合并糖尿病术后的应用效果显著。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00%(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4.00%(P<0.05)。说明中医辨证分型治疗能有效提高整体效果,减少并发症,从而促进患者恢复。

综上所述,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在肛周脓肿合并糖尿病术后的应用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热毒肛周脓肿
中西医联合治疗慢性肛周湿疹1例
高位肛周脓肿给予切开挂线引流术的治疗效果
鱼刺致不典型小肠腹壁瘘并脓肿形成1例
治疗难易不同的肝脓肿
益气活血解毒法治疗病毒性心肌炎后遗症验案浅析
丁书文教授辨治老年高血压特色
热毒宁合阿齐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45例临床观察
以肛周扁平湿疣为皮肤表现的二期梅毒一例
肛周赘生物1例报告
消痈解毒汤为主治疗阑尾脓肿18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