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车市水面蒸发分析

2021-11-02 08:13朱俊海
水利科技与经济 2021年10期
关键词:库车蒸发量年际

朱俊海

(新疆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乌鲁木齐 830000)

0 引 言

水面蒸发量是反映项目所在地蒸发能力的指标,水面蒸发受温度、湿度、气压、辐射、风力等因素的影响[1],地理环境的差异也是影响水面蒸发的主要因素之一。根据水利部水文局1981年制定的《地表水资源调查和统计分析技术细则》,各种型号蒸发器的水面蒸发观测值均应折算成E601型蒸发器[2]的蒸发量,近似代表大水体水面蒸发量。

1 城市概况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库车市(原库车县,2019年12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同意撤县设市,同年12月30日举办了撤县设市揭牌仪式),古称“龟兹”,位于天山中部南麓,塔里木盆地北缘,东与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的轮台县接壤,东南与尉犁县相接,南靠塔克拉玛干沙漠,西南面与沙雅县相邻,西面与新和县以渭干河为界隔河相望,西北面与拜城县相邻,北部与和静县接壤[3],位于阿克苏地区东端。

2 资料分析

本次地表水资源评价收集到库车市内及相邻区域共计4处蒸发观测站的水面蒸发量资料,其中气象站2处,水文站2处。选用站的水面蒸发资料为Φ20 cm蒸发皿及E601型蒸发器的观测数据,测站及资料情况见表1,各站点年蒸发量过程线见图1。

表1 选用水文站、气象站(20 cm口径蒸发皿)蒸发站一览表

图1 各站点年蒸发量过程线图

由图1可以说明,本次选用站的年水面蒸发量存在同步情况,兰干与新渠满水文站、库车气象站年蒸发量过程线与新和气象站的同步性较好。

3 资料插补延长

根据新疆库车市地表水资源评价要求,水面蒸发采用1980-2018年共39年的同步资料系列进行分析。因此,对参加分析的4个选用站中实测资料不足39年的兰干站进行插补延长,具体情况如下:

兰干水文站从1983年开始对蒸发量的观测,因此需对兰干水文站1980-2018年停、缺测年份的蒸发量进行插补展延。

建立1983-2018年兰干水文站与新渠满水文站同期年水面蒸发量的相关关系,插补展延兰干水文站1980-1983年缺测的年水面蒸发量,两站同期年水面蒸发量的相关关系较好(图2),相关系数达到0.87。因此,以新渠满站为参证站插补展延兰干站1980-1983年停测期间的蒸发量是能够满足要求的。

图2 兰干与新渠满年蒸发量相关图

4 水面蒸发量计算

4.1 水面蒸发量折算系数

影响自然水体水面蒸发量的因素很多,主要是湿度、温度、风速和辐射等。根据《地表水资源评价导则》要求,采用Φ20 cm口径蒸发皿折算成E601型蒸发皿的蒸发量。

受资料限制,本次采用经过审查的《新疆渭干河流域水资源调查评价报告》中蒸发折算系数成果,进行水面蒸发量的折算。《新疆渭干河流域水资源调查评价报告》中给出了库车气象站Φ20 cm口径与E601型的折算系数,详见表2。本评价以库车气象站Φ20 cm与E601换算系数表作为兰干站、新渠满站、新和气象站折算系数。

表2 库车气象站Φ20 cm与E601换算系数表

注:表2摘自《新疆渭干河流域水资源调查评价报告》。

4.2 水面蒸发量计算

本次分析认为,E601型的观测值近似看作水面蒸发量数据,各监测站点月水面蒸发量计算公式如下:

选用监测站点1980-2018年的月、年水面蒸发量统计,见表3。

表3 监测站点多年平均水面蒸发量(E601)月、年统计表 /mm

5 水面蒸发量的地区分布

水面蒸发量的区域分布主要是受区域的温度、湿度、压力、风力、辐射等气候因素的影响。在气温较低的湿润地区,水面蒸发量会较小;气温较高的干燥地区,水面蒸发量会较大[4]。在相对湿度大、风力小的情况下,水面蒸发量也小;而相对湿度小、风力大时,水面蒸发量就大。库车市内的蒸发观测站,分布在海拔高程960~1 268 m的区域内,库车市监测站点多年平均水面蒸发量及高程见表4。

表4 监测站点高程及多年平均水面蒸发量

由于项目区蒸发监测站点少、代表性不足,所以难以精确分析水面蒸发量的区域变化[5]。但水面蒸发量的地区分布,总体特征同气温基本相同,与降水分布相反,即具有山区大、平原小的特点。

6 水面蒸发的年内分配及年际变化

6.1 水面蒸发的年内分配

由于各监测站点所处地理位置相差不大,因此各监测站点的水面蒸发量数据年内分配比较相近[6],详见表5。

表5 各监测站点水面蒸发年内分配表

各监测站点最大连续4个月蒸发量大都发生在5-8月份,连续最大4个月蒸发量占年蒸发量的比例在59.09%~60.69%之间。除库车气象站外,其它站点的最大月蒸发量均出现在6月份,占全年蒸发量的15.55%~16.72%。由此可见,各监测站点蒸发量年内分配不均匀。

库车市水面蒸发量呈现夏季大、冬季小的特点,夏季(6-8月份)气温升高,湿度相对减小,水面蒸发量增大,约占全年蒸发量的45.12%~46.76%;冬季(12-2月份)气温降低,水面蒸发量减小,占全年蒸发量的3.89%~4.40%;夏半季(4-9月份)气温普遍较高,水面蒸发量大,占全年的79.60%~81.90%;冬半季(10-3月份)气温普遍较低,水面蒸发量小,占全年蒸发量的18.1%~20.4%。各监测站点水面蒸发量季节变化见表6。

表6 各监测站点蒸发量不同季节分配统计表 /mm

6.2 水面蒸发量的年际变化

因为各监测站点的气象要素年际变幅不大,所以项目区水面蒸发量的年际变幅也较小[7]。为分析库车市水面蒸发量的年际变化特征,选用兰干水文站、新渠满水文站、新和气象站、库车气象站水面蒸发量资料,统计、计算分析水面蒸发量的年际变化特征,结果见表7。

表7 各监测站点E601蒸发量年际变化表

从表7可以看出,最大蒸发量与最小蒸发量极值比在1.41~2.16之间,Cv值在0.09~0.14之间。各监测站点水面蒸发量年际变化较稳定。极值比最大是库车气象站,为2.19,变差系数Cv值为0.14。

7 干旱指数

干旱指数是反映区域气候干湿程度的指标[7],以年水面蒸发能力(用E601型蒸发器蒸发值代替)与年降水量的比值来表示。气候干湿分带与干旱指数密切相关,因此可用干旱指数针对气候干湿进行分带,其分级标准采用水利部制定的地表水资源评价《技术细则》中的标准(表8)。

表8 干湿程度分级表

根据各站多年平均年水面蒸发量(E601型蒸发折算值)和多年平均年降水量计算各站的干旱指数,详见表9。

表9 库车市各监测站点干旱指数统计表

8 结 论

各监测站点的干旱指数在8.7~18.5之间(表9)。其中,干旱指数最大的为新渠满水文站,达到20.1,属极端干旱区;干旱指数最小的为兰干水文站,干旱指数位9.6,属半干旱区。

猜你喜欢
库车蒸发量年际
贵州清镇蒸发量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北太平洋海温Victoria模态与ENSO年际关系的非对称特征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中国陆地水储量变化的影响研究
北纬30°中层顶区域钠与铁原子层的结构和年际变化
塔里木库车山前深井窄间隙小尾管固井技术
新疆库车大馕
ENSO强度模拟差异对全球变暖下热带太平洋大气变化预估结果的影响❋
1958—2013年沽源县蒸发量变化特征分析
1981—2010年菏泽市定陶区蒸发量变化特征分析
库车城市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