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血脂检测与高血压发生的相关性

2021-11-02 02:09王抒吟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21年11期
关键词:甘油三酯高血脂高血压

王抒吟

摘要:目的 探析血脂检测与高血压发生的相关性。方法 本次研究观察组为2019年1月-2020年10月本院接收的120例血脂水平偏高且合并高血压患者,对照组为同期120例血脂正常且合并高血压患者,对两组患者饮食方法、饮食时间等严格控制后,检测所有患者血脂水平,同时比较检测结果。结果 HDL异常、TG异常、LDL异常和TC异常率方面,对照组分别是6.67%、8.33%、25.00%、15.00%,观察组分别是0.83%、1.67%、4.17%、3.33%,观察组比对照组高,差异明显(P<0.05)。结论 血脂四项检测在血脂状况判断中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其可以为患者良好习惯养成提供数据参考,对患者降压药物合理选择有利,协助患者血压、血脂水平正常。

关键词:高血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胆固醇;高血脂

【中图分类号】R5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11-01

在我国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背景下,人们生活方式和生活条件发生了显著变化,高脂肪食物及高热量食物过量摄入,再加之运动量日渐减少,导致血脂提高患者不断增多,据有关资料显示,高血脂与高血压有关。临床上,血脂水平检测常见指标有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和甘油三酯(TG),为探析血脂与高血压疾病发生的相关性,为医护人员提供相应的建议[1]。本次研究选取血脂水平偏高并高血压患者与血脂水平正常并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血脂检测与高血压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本次研究观察组为2019年1月-2020年10月本院接收的120例血脂水平偏高且合并高血压患者,对照组为同期120例血脂正常且合并高血压患者,观察组:64例男,56例女;最小年龄31岁,最大年龄75岁,均值(53.62±3.15)岁;文化水平:小学26例,初中36例,高中41例,大專及大专以上17例;对照组:66例男,54例女;最小年龄:33岁,最大年龄73岁,均值(53.71±3.23)岁;文化水平:小学24例,初中37例,高中40例,大专及大专以上19例;一般资料方面,两组未见明显差异(P>0.05)。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纳入标准:①自愿签署研究同意书;②具备正常表达、理解、沟通能力;③意识清晰且依从性良好;排除标准:①合并心、肾等器质性病变;②具有传染疾病史、精神疾病史;③合并恶性肿瘤;④存在免疫系统疾病或者血液系统疾病;⑤哺乳期妇女或者妊娠期妇女;⑥中途选择退出或者拒绝参与本次研究;⑦合并其他心血管疾病。

1.2 方法

检查前,告知所有受检者空腹13小时,同时停止血脂升高药物或者降血脂药物的服用。血液采集前,适当饮水,同时于安静状态下静坐15分钟左右,同时在15分钟后,采集静脉血3-5ml,同时进行10分钟离心操作,然后进行检测。检测仪器选择Beckman-Coulter AU5800生化分析仪,控制好有关质量后,上机检测。检测指标有LDL、TC、HDL和TG。

1.3 观察指标

血脂异常判定标准:TG:边缘升高即1.8-2.26mmol/L,升高即≥2.26mmol/L;TC:边缘升高即5.19-6.20mmol/L,升高即≥6.20mmol/L;LDL:边缘升高即3.36-4.13mmol/L,升高即≥4.13mmol/L;HDL:边缘升高即≥4.15mmol/L,升高即≤1.03mmol/L[2]。

1.4 统计学方法

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20.0分析研究数据,()表示计量资料(t检验),率(%)表示计数资料(X2)检验;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

2 结果

观察组HDL异常、TG异常、LDL异常和TC异常率比对照组高,差异明显(P<0.05),见表1。

3 讨论

近年,在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背景下,人们生活质量越来越高,对高能量食物及高脂肪食物的需求量越来越多,同时,同以往相比,人们运动方式也随之改变,日常运动量越来越少,进而造成机体心脑血管中高能量、高脂肪不断堆积。血脂能够清楚的表现机体脂质代谢状况,血脂异常对机体身体健康造成的损伤机制主要表现在心血管系统,进而导致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的发生[3]。与此同时,很容易导致血压水平提高的血脂指标中,常见指标有TG、LDL、TC,上述三项血脂指标对血管造成的损伤程度与作用有所差异,其中CM是最大颗粒,大部分TG与CM的传输存在紧密联系,TG极易受到饮食的影响,结果波动较为明显,稳定性较差。一般情况下,CM并不会对引起相对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同时也很难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及冠心病等。血液中的LDL主要将TC运输到肝外组织中,但是机体脂蛋白中的CM及VLD均将甘油三酯运输到外周组织当中,所以,LDL中胆固醇含量较多,所以,其实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因素。

氧化修饰完成后,血管损伤中,机体中的LDL相对明显,相比于CM及VLCL,LDL的体积更小,同时相比于CM及VLDL的密度,CM的密度更大,很容易经过机体血管内皮向血管内膜直接作用,阳性趋化炎症细胞后,转变机体中的炎症细胞等胆固醇,使其表现为泡沫稀薄啊。除此之外,机体血管动能内皮具有调节动脉收缩性作用,同时,脂质异常通过血管内皮调节作用,进而影响动脉扩张性,使得机体血管异常,使得血管弹性降低,最终导致高血压疾病的发生。相比于胆固醇,细胞内膜中的甘油三酯并不会对其造成严重损伤,极易导致脂肪沉淀在血管中,但是,甘油三酯很容易导致机体巨噬细胞吞噬TG,导致其出现沉积,甘油三酯水平提高的情况下,很容易引起胰腺炎等疾病[4]。所以,不建议患者食用TG含量较多的食物。HDL在机体血液中具有重要作用,其可以向肝内逆向传输胆固醇,有助于机体心血管中胆固醇含量减少,进一步保护心血管系统弹性。据有关资料显示,HDL具有较高的抗心血管内皮氧化作用,其可以减小抗氧自由基对机体血管内皮造成的损伤,避免因为血管内皮受损导致血管壁硬化、脱落,除此之外,HDL具有阴性趋化作用,其能够防止机体炎症细胞大量聚集在血管内皮中带来的损伤。相关研究显示,大部分具有收缩压提高舒张压提高,且合并脂代谢紊乱现象,主要是因为患者生活习惯不佳,尤其是饮食习惯较差。所以,对于高血脂患者及代谢紊乱的高血压患者而言,健康饮食习惯的养成特别重要。与此同时,自主参与疾病的治疗,能够更佳有效的控制血液中的TG和TC等,加快血脂代谢速度,同时有助于血液中血脂浓度水平降低,避免机体心血管内壁中有害脂肪过量堆积[5]。日常饮食过程中,应加强对合理饮食的关注,合理规划饮食,在保证营养充足的同时,尽量减少高脂肪等食物摄入量,确保血脂和血压水平正常。

综上所述,血脂四项检测可以对患者血脂水平全面评价,与此同时,联合血脂四项检测指标在调整患者日常饮食结构及习惯,合理选择高血压治疗药物中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戴晨光,李学奇,赵艳茹,等.高血压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水平变化及与血脂相关指标的相关性研究[J].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2019,v.53;No.255(3):90-93.

[2]代延朋,刘军杰,袁恩武,等.同型半胱氨酸及血脂水平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相关性分析[J].实验与检验医学,2019,37(2):265-267.

[3]罗贤智,张敏,姚俊鹏.基层医院健康体检人群血脂水平与高血压的关联性分析及研究[J].中国医药科学,2019,9(2):194-196,234.

[4]郑召辉,张媛媛,赵冬.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夜间血压变异与空腹血糖、血脂及尿微量白蛋白的关联性研究[J].川北医学院学报,2019,34(1):77-80.

[5]赵月娥,迟娇,郑柏,等.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血脂,血压和血尿酸水平的相关性分析[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9,v.19(13):161-164.

[6]郑舒华、陈敏昌、余续发.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血脂指标与尿白蛋白肌酐比相关性的研究[J].哈尔滨医药,2020,v.40;No.195(5):51-52.

猜你喜欢
甘油三酯高血脂高血压
高甘油三酯血症
打呼噜会导致血脂异常
高血脂,不都是吃出来的
高血脂有哪些症状?有什么危害?
年轻人最怕甘油三酯高
体检时甘油三酯水平正常,为何仍需注意?
高血脂和高血压,哪个更危险?
Hold住,你的血压!
高血压界定范围
中医保健食疗方 预防高血压高血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