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检验与尿糖检验对于糖尿病患者的临床价值分析

2021-11-02 02:09张小娟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21年11期
关键词:糖尿病

张小娟

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血糖检验与尿糖检验对于糖尿病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3月至2020年9月江阴市峭岐医院收治的80例糖尿病确诊患者,检测并比较每位患者尿糖水平和在不同时间段的血糖水平。结果 纳入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检测均为阳性,阳性率100.00%,尿糖检测中阴性5例,阳性75例,阳性率93.75%,两种检测方法结果相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糖尿病诊断中血糖监测相对于尿糖检测更准确,但尿糖检测更简便快速,在临床检测中,可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合适手段。

关键词:血糖检验;尿糖检验;糖尿病

【中图分类号】R58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11-01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的发病率逐渐升高,尤其是中老年群体。糖尿病属于慢性代谢性疾病,随着病情进展,常对患者的眼睛、心脏、肾脏等多器官组织造成器质性损害[1-2]。临床上对于糖尿病的治疗多采用药物进行降糖,并对患者的血糖进行密切监测[3]。常用的检验技术有血糖检测和尿糖检测。本实验着眼于此,研究分析血糖检验与尿糖检验对于糖尿病患者的临床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3月至2020年9月江阴市峭岐医院收治的80例糖尿病确诊患者,其中男38例,女性42例,年龄32~78岁,平均年龄(51.23±2.15)岁,病程1~5年,平均(2.15±0.67)年。所有患者符合①实验检查和临床表现符合我国糖尿病诊断标准;②患者具有较高依从性,高度配合医护人员进行血糖、血尿的检测。排除标准:①严重肝功能、肾功能不全者、免疫系统疾病。②恶性肿瘤;③精神疾病患者;④妊娠或哺乳期妇女。研究中所有患者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1)血糖检测:分别采取患者清晨空腹静脉血1.5~3mL以及餐后2小时静脉血1.5-3mL,并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进行血糖检测;患者空腹血糖≥6.1mmol/L,餐后2小时血糖≥7.8mmol/L,判定为糖尿病。(2)尿糖检测:采取患者清晨空腹尿液3-5ml,将尿糖试纸放入尿液中后取出,将试纸上尿液去除后与色卡颜色进行对比,整个过程迅速完成。尿糖根据试纸与色卡的对比,主要有6个维度,依次为:“-(阴性)、±、+、2+、3+、4+”“±~4+”皆为阳性且代表尿中所含血糖依次增加。

1.3 觀察指标

本研究的观察指标主要为:血糖和血尿检测结果以及血糖检测阳性率和尿糖检测阳性率的比较,比较两种检测项目对于糖尿病诊断的可靠程度。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软件统计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使用()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表示,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对患者的血糖水平和尿糖水平进行比较,所有患者血糖检测为阳性,血糖检测阳性率为100%,在尿糖检测中,5例阴性,75例阳性,尿糖检测阳性率为(93.75%),相比较血糖检测阳性率显著高于尿糖检测阳性率(X2=5.161,P=0.023),见表1。

3 讨论

糖尿病是以血糖升高为主要特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近年来,糖尿病发病率逐渐升高,主要由于遗传、过度肥胖或体力劳动引起。该疾病起病隐匿,早期无特殊症状,主要症状为多饮、多食、多尿和烦渴,常伴随四肢乏力、皮肤干燥瘙痒等一般症状。随着病情发展,患者可出现视网膜病变、肾脏病变和动脉粥样硬化等并发症,严重者会导致失明、肾衰竭以及脑卒中,且糖尿病足患者需要截肢,严重损害机体功能完整性[4-5]。该疾病无法治愈,且治疗周期长,对患者的生活造成较大影响[6]。因此对于糖尿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患者疾病的发展和预后十分重要。

糖尿病的病理机制主要包括机体胰岛素分泌缺陷或胰岛素作用障碍,正常的机体主要通过食物摄取、肝糖原分解和其他物质营养转化释放葡萄糖入血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糖化血红蛋白,通过血液运输到机体需要的地方,进入细胞后在葡萄糖激酶的作用下分解。同时胰脏中具有胰岛α细胞和胰岛β细胞,的胰岛α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升高血糖,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通过加速葡萄糖的代谢以及抑制葡萄糖的生成来达到血糖的降低,从而调节机体维持在正常的血糖水平。而糖尿病患者常出现胰岛β细胞功能缺陷或胰岛素受体抵抗,导致机体无法降低血糖,持续的高血糖引起糖调节受损和糖耐量减低,进而发展成为糖尿病。

临床上对于糖尿病患者的检测主要包括①血糖检测,用于了解血糖水平。②口服葡萄糖耐量实验(OGTT);③糖化血红蛋白,反映机体8~12周前体内血糖的平均水平。④血浆胰岛素浓度测定和血C肽测定,用于判断胰岛β细胞功能。⑤尿糖检测。在临床上较多使用血糖检测和尿糖检测,尤其是血糖检验是诊断糖尿病的首选方式。血糖检测要求诊断医师观察患者不同时间段血糖指标,以判断其是否存在糖尿病[7]。

在本次实验中,经对患者的血糖水平和尿糖水平的检测和比较,所有患者血糖检测为阳性(空腹血糖以及餐后2h血糖),两个时间段的血糖检测阳性率皆为100%,在尿糖检测中,5例阴性,75例阳性,尿糖检测阳性率为(93.75%),相比较下,血糖检测阳性率显著高于尿糖检测阳性率(P<0.05),提示尿糖对于糖尿病患者的诊断不够准确,在另一方面,也提示参加实验的80名患者中,有一部分糖尿病患者存在肾脏功能的损害,导致肾功能减退,出现肾小球滤过不足或肾小管重吸收功能障碍的情况。在临床治疗中应针对患者的肾功能损害症状进行治疗方案的调整[8]。因此在临床治疗中,在血糖检测的基础上进行血尿检测可以反应糖尿病患者的病情进展,看是否进一步损害肾脏,对积极完善治疗有参考作用。

综上所述,在对于糖尿病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时患者情况检测时,血糖监测相对于尿糖检测更准确,不易受其他因素影响,但尿糖操作简便快速,血糖操作相较之下更加复杂,在临床上的实际运用中应该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和诊疗需要,选择合适的检测手段,充分发挥实验检测的优势,积极治疗并改善患者的预后。

参考文献:

[1]张忠贵,左莉.对比血糖与尿糖检验在糖尿病患者诊断中应用价值[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7(25):63-64.

[2]高志飞. 24h尿微量蛋白和血清Cys C联合检测对2型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诊断价值[J].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9, 016(023):3515-3518.

[3]丘永平, 张运超, 徐悦和,等. 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变化对高血压及冠心病的临床影响分析[J].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8, 02(17):58-61.

[4]邹小建.血糖检验和尿糖检验在糖尿病患者中的临床价值[J].医疗装备,2019,32(15):50-51.

[5]苏淑娟. 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联合检测糖尿病的临床意义及分析[J].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7, 14(0z2):380-383.

[6]邱梅芬,张春春.血糖检验与尿糖检验在糖尿病患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体会[J].糖尿病新世界,2019,22(18):59-60.

[7]顾翠娥.糖尿病应用血糖检验和尿糖检验的价值研究[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75):42+49.

[8]刘晓峰,熊鹰,徐莹. 尿视黄醇结合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尿β_2微球蛋白、尿NAG酶联合检测在糖尿病早期肾损伤诊断中的意义[J].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7,27(10):1474-1475+1478.

猜你喜欢
糖尿病
中医治疗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论Ⅱ型糖尿病的形成与调治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尿酸与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
抽烟增加糖尿病并发症风险
跟踪导练(一)(5)
抽烟增加糖尿病并发症风险
年轻瘦人糖尿病增多
糖尿病患者患癌几率高
Ending teen smoking
11月微博活动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