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尿路感染诊断中尿常规检验的临床价值

2021-11-02 02:24朱红梅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21年11期
关键词:尿路感染应用效果

朱红梅

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将尿常规检验应用于尿路感染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此次研究对象选自2019年10月到2021年4月期间收治的尿路感染患者,共计50例,并将所有患者划分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在我院接受尿常规检验的健康受检者共50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进行尿常规检验后,比较对两组的检验结果。结果 比较两组的白细胞计数,存在明显差异(P<0.05);比较两组的亚硝酸盐阳性率,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比较两组的尿白细胞酯酶阳性率,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根据本次研究的结果可以确认,将尿常规检验应用于尿路感染诊断中有着十分确切的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关键词:尿常规检验;尿路感染;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11-01

尿路感染属于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种泌尿系统疾病,该病男性的发病率略低于女性,导致患者发病的主要原因为尿路受到各种致病菌的侵袭。有研究资料显示,尿路感染的复发率也比较高,部分患者在治愈后的5到7个月之间都有很大概率会出现复发的问题。如果患者没有接受及时有效的治疗,将很容易会转变为慢性尿路感染,提高对患者的治疗难度,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所以,就需要对患者进行准确的诊断,从而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才可以更好的控制患者的病情[1]。因此,本文旨在探讨分析将尿常规检验应用于尿路感染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一、一般资料

此次研究对象选自2019年10月到2021年4月期间收治的尿路感染患者,共计50例,并将所有患者划分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在我院接受尿常规检验的健康受检者共50例作为对照组。研究组男女比例为24:26,年龄19到60岁,均龄45.9(s=5.9)岁;对照组男女比例为25:25,年龄18到58岁,均龄46.2(s=6.1)岁。受检者的纳入标准为:第一,研究组受检者均为首次被确诊的尿路感染患者;第二,全部受检者均对本次研究知情,并已签署知情同意书;第三,全部受检者均不存在意识障碍,具有正常的语言交流能力;第四,全部受检者均可以有效配合各项检查。受检者的排除标准为:第一,长期接受免疫抑制剂以及激素类药物进行治疗的受检者;第二,存在泌尿生殖道手术史的受检者;第三,存在精神疾病的受检者;第四,存在泌尿系统功能障碍的受检者。对比两组的线性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

二、方法

2.1检查方法

两组均接受尿常规检验,使用的检验仪器为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检查流程为:首先,在患者接受检查的前一天,告知患者禁水禁食。于次日清晨对患者进行检验,获取患者10毫升中段尿液开展检验工作。

2.2观察指标

在两组接受检验后,根据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确认患者的白细胞计数、亚硝酸盐阳性率以及尿白细胞酯酶指标阳性率。

2.3 统计学分析

通过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用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行卡方检验;对计量资料行t检验,用均数±标准差进行表示。P<0.05表明对比有差异。

三、结果

3.1 比较两组的白细胞计数

比较两组的白细胞计数,存在明显差异(P<0.05)。详情如表1所示。

3.2 比较两组的亚硝酸盐阳性率

比较两组的亚硝酸盐阳性率,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详情如表2所示。

3.3比较两组的尿白细胞酯酶阳性率

研究组尿白细胞酯酶阳性率为98.00%(尿白细胞酯酶阳性49例,尿白细胞酯酶阴性1例),对照组尿白细胞酯酶阳性率为4.00%(尿白细胞酯酶阳性2例,尿白细胞酯酶阴性48例)。比较两组的尿白细胞酯酶阳性率,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

四、讨论

尿路感染属于临床上的高发病和常见病,其发病率仅次于呼吸系统感染以及消化道系统感染。而现如今我国的社会经济水平相比过去获得了长足的发展,这也极大的促进了我国医疗技术的进步,特别是随着现在各种抗菌药物的涌现,极大的提高了对尿路感染患者的治愈率。然而,由于抗菌药滥用的问题比较严重,这就造成耐药菌株在临床上越来越常见,并且传播范围更为广泛,极易引发患者出现二次感染的问题[2]。尿路感染不仅会影响患者的排便,还会给患者的机体带来极大的痛苦,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所以,就需要对患者进行准确的诊断,并及时的开展治疗,避免患者发生慢性尿路感染的问题,控制患者的病情进展,减轻患者的痛苦,降低患者的经济负担。想要帮助患者更好的控制病情,就需要切实的掌握患者的病史,并参考患者的临床症状对患者进行准确的判断[3]。但是,仅仅依靠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及病史进行诊断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充分考虑患者的实验室检查结果,才可以更为全面的分析患者的病情,确认患者的疾病具体类型,才可以保证对患者诊断的准确性。

通常尿路感染的诊断需要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来确定,才可以避免出现误诊或者是漏诊的问题。患者在发病后的常见症状主要有腹痛难忍、寒战、恶心、高热以及头痛等,如果患者存在上述症状,可以判断为上尿路感染。如果患者出现尿痛、尿频以及尿急等症状,则可以判断患者为下尿路感染。而在尿常规检验中,获取患者的中段尿,检查患者的白细胞计数、亚硝酸盐阳性率以及尿白细胞酯酶阳性率等各项指标,则可以很好的为患者确诊[4]。本次研究结果也很好的进行了佐证:比较两组的白细胞计数,存在明显差异(P<0.05);比较两组的亚硝酸盐阳性率,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比较两组的尿白细胞酯酶阳性率,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之所以会如此,主要是因为在人的尿液中含有硝酸盐,该物质对人体并无害处,可以通过蛋白质水解。然而,如果人感染致病菌,例如大肠埃希菌,就会产生硝酸盐还原酶,并会与硝酸盐相结合转变为亚硝酸盐,而该物质对人体有着极大的危害,所以通过尿常规检验,能够有效的确认患者尿液中的亚硝酸盐含量,从而确认患者是否存在尿路感染。同时,白细胞作为人体防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的作用就是消灭细菌以及维持人体的免疫功能,一旦患者存在尿路感染问题,其体内的白细胞数量必然会大幅增加,超出正常值(每毫升1-25個)[6]。所以,白细胞指数也是对患者确诊的重要指标。而尿白细胞酯酶则是白细胞中所含有的一种特异性酶类,其如果出现明显升高,将会直接关系到患者尿中的白细胞水平,可以进一步确认患者是否存在尿路感染的问题。

五、体会

综上所述,将尿常规检验应用于尿路感染诊断中有着很高的诊断价值,能够有效诊断患者的疾病类型,防止发生漏诊或者是误诊的问题,有必要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杜颖、冯景、杨传信、范宏佳.尿常规及尿液定量分析参数在早期尿路感染经验性用药中的应用[J].检验医学,2020,v.35(10):86-88.

[2]张良忠.尿路感染诊断中尿常规检验的临床应用分析[J].系统医学,2020,v.5;No.90(6):44-46.

[3]刘旭.尿路感染诊断中尿常规检验的临床意义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9,13(14):72-73.

[4]高辛露.尿路感染诊断中尿常规检验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20,v.18(9):160-161.

[5]何健祥,林雅媛,陈银仲,等.尿常规联合血清降钙素原检查在尿路感染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黑龙江医药,2020,33(3):687-690.

[6]金力芳,葛秋华,刘小香.尿液肝素结合蛋白检测在尿路感染中的诊断价值[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20,v.30(7):66-68.

猜你喜欢
尿路感染应用效果
前列腺增生切除术后尿路感染危险因素
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预防与个性化护理干预效果
女性多喝水尿路感染风险小
尿路感染食疗方
尿路感染须及时用抗生素
尿路感染 用药不同
体验式教学法在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C 语言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手术中个性化心理护理在原发性青光眼患者中的应用
健脾扶正汤在晚期胃癌治疗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