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心理护理干预对原发性高血压病人知信行的效果分析

2021-11-02 03:23吴珍珍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21年11期
关键词:心理护理干预原发性高血压社区

吴珍珍

摘要:目的 对社区基层的原发性高血压病人开展针对性地心理护理干预之后,能否对于患者知信行及血压控制方面的效果情况带来更加积极影响加以观察和对比。方法 在本院所有所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社区患者中,抽取70例加以对比研究和分析,设定观察、对照两组。人数完全一样的情况下,仅有护理方法和措施方面的差异之处,其中对照组常规社区护理,观察组则同时增加心理护理干预。对分别开展护理干预之后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健康知识知晓率情况加以观察和对比,评价分别开展护理之后的效果及价值情况。结果 在分别开展护理之后的结果对比发现了效果的差异,其中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要更低(P<0.05),而相比之下患者的健康知识知晓率显著提高(P<0.05),呈现出明显的护理效果差异之处。结论临床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通过加强针对性地心理护理干预之后总体的护理效果更满意,患者的健康情况得到了显著优化,其现有血压情况控制情况更好,而且健康知识掌握情况更好,知信行效果更加明显一些。

关键词:社区;基层医疗;心理护理干预;原发性高血压;效果;分析;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11-01

引言:

原发性高血压是目前临床最为常见的一类慢性病,其发生率相对较高,而且普遍此类疾病患者以中老年群体居多,需要长期用药控制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但是长期用药的过程中,患者的最终治疗效果还会受到自身认知及心理健康状态方面的影响,因此影响因素相对较多,为最终血压控制带来了较多的干预作用[1]。普遍患者血压控制效果不良或者在遵医嘱行为方面相对较差,主要是由于在认知方面存在着不足之处,不科学的认知加之负性情绪的协同影响,让患者用药治疗的依从性、长期控制与治疗的信心都存在着较多的不足。加强对于社区基层慢性高血压患者群体的心理干预之后,普遍患者对于疾病有了更加科学和全面的认知,可以更好地配合疾病的治疗与干预,从而提升临床治疗的总有效性,提升健康知识知晓率,也让患者的现有健康情况得到优化和转归,有效控制血压指标[2]。基于此,本次研究对相关护理方法的临床应用效果及优势等情况加以观察和对比。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7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均为本社区常住居民中选取,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n=35)和对照组(n=35)。患者年龄43-78岁,平均(58.21±11.25)岁,从疾病诊断到现在1年到11年,平均(4.13±2.12)年。基础疾病包括冠心病、糖尿病等,现有疾病情况得到稳定、规律控制,无严重并发症、器官功能障碍、认知障碍、精神障碍及痴呆类疾病等问题。同时,所有患者彼此之间高度接近(P>0.05),满足对照试验要求,可以进行对比。

1.2方法

对照组常规开展社区护理干预,根据患者现有疾病情况制定相应的药物治疗方案,并长期进行随访干预动态的,根据患者血压,疾病变化等方面情况,调整药物用量,并进行饮食和生活方面的指导,加强健康教育,常规进行血压方面管理,控制基础病,解答患者疑问,进行个案化教育。观察组则在与此同时强化心理干预,加强心理护理,首先在具体交流和沟通的过程中,详细评估患者现有的精神状态和情绪等方面综合情况,然后制定个案化的心理干预方案,根据患者对于疾病方面的認知和基础健康方面情况,详细了解患者的日常习惯,饮食作息等方面综合情况,对患者的疾病认知加以细致性的评估,了解潜在的护理依从性方面风险。其次根据患者现有的健康情况及疾病情况加强健康教育,树立科学的系统的认知,每周进行一次高血压病方面的健康讲座,并在健康讲座的过程中鼓励病友分享疾病控制经验,加强病友之间的交流互动,以此来增强对于患者的社会性支持[3]。引导患者正确认识到自身对于疾病方面的不科学认知,明确自身情绪的具体情况,然后以此来引导患者关注自己的情绪,修正自己对于疾病的认知。最后加强与患者家属之间的交流沟通,以此来促进家属的配合,增强对于患者亲情方面的支持,协同患者更好的配合临床药物治疗和相关干预。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收缩压、舒张压、健康知识知晓率情况加以观察和对比,健康知识知晓率方面,先选择百分制评分,让患者问卷调查,了解患者对于疾病方面的认知情况及遵医嘱行为情况,当评分超过70分的情况下则记为已知晓。

1.4统计方法

所有数据利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数据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进行表示,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t和X2检验,当P<0.05时,表示差异较为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更低(P<0.05),而健康知识知晓率显著提高(P<0.05),存在效果差异。两组患者护理之后血压及知信行情况对比详见表1.

3.结论

高血压作为临床一种常见病,在长期进行管理和控制的过程中,会受到患者认知方面的影响,因此加强心理护理干预,就具备着一定的重要性和价值性[4]。相关方法应用之后,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相对更好,而且在健康知识知晓方面也有所提升,证明患者的态度更加积极,影响其血压控制的行为及遵医嘱行为。

如上所述,加强心理护理干预之后患者的健康情况更满意。

参考文献:

[1] 张海燕, 龚忆华, 邬惠兰,等. 社区心理护理干预对原发性高血压病人知信行调查评分及对血压控制的影响分析[J]. 黑龙江中医药, 2019, v.48;No.304(02):167-168.

[2] 闫芳芳, 蒋玲, 刘蒙蒙,等. 心理行为干预对难治性高血压患者心理状态,血压控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1, 40(15):2756-2760.

[3] 张军, 王斌, 黄莹,等. 基于知信行模式的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焦虑情绪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 海南医学, 2020, v.31(05):139-142.

[4] 刘冰,李凤娟. 社会关系干预联合知信行教育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心理状态及自我管理水平的影响[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0, v.5(32):199-201.

猜你喜欢
心理护理干预原发性高血压社区
影像社区
影像社区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靶器官损害的关系
依托团队服务的社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家庭血压自我检测模式的效果评价
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在社区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糖尿病老年患者的治疗效果
心理护理干预对初产妇分娩方式的影响研究
64例儿童学校恐怖症患儿的临床特点及心理护理干预
影像社区
2015影像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