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情护理结合心理疏导对老年期痴呆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

2021-11-02 03:56潘茜茜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21年11期
关键词:生活自理能力负性情绪心理疏导

潘茜茜

摘要:目的:分析探讨亲情护理结合心理疏导对老年期痴呆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方法:将2019年6月-2020年6月作为本次研究纳选患者的时间,随机将100例满足老年期痴呆临床诊断的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人数均为50例,分别实施常规及亲情护理结合心理疏导护理。评价组间负性情绪及生活自理能力的差异。结果:组间负性情绪及生活自理能力在干预前无明显差异(p>0.05);接受干预后观察组SAS分、SDS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即p<0.05;两组护理后上述项目评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高于对照组。讨论:亲情护理结合心理疏导对改善老年期痴呆患者负性情绪与生活自理能力有积极作用,值得临床展开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亲情护理;心理疏导;老年期痴呆;负性情绪;生活自理能力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11-01

老年期痴呆发生机制具有其复杂性,患者受到脑血管病的影响而出现不同程度的认知障碍,并随病症的发生使其智能受到受损,为一组全身性综合征。是继阿尔茨海默病后排名第二的临床多发痴呆病症,多发年龄大于60周岁的老年人内,病症发生将对患者的精神及神经功能造成严重损伤,即出现不同程度的认识障碍、辨别度下降及严重的记忆障碍,患者在病症发生与发展的过程中,情绪障碍逐渐凸显,并伴随不同程度的抑郁症状,对其生活质量及病症康复带来严重影响[1]。本次研究对亲情护理结合心理疏导在改善老年期痴呆患者负性情绪和生活自理能力中的价值展开探讨,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9年6月-2020年6月作为本次研究纳选患者的时间,随机将100例满足老年期痴呆临床诊断的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人数均为50例,对照组入选患者内男29例,女21例,年龄58-81(70.57± 2.89)岁;观察组入选患者内男30例,女20例,年龄58-80(70.89± 2.95)岁,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神经内科常规护理:即告知患者及其家属老年期痴呆的发生机制、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各项功能障碍,帮助患者在短时间内了解住院环境及治疗方案,以提升患者及其家属对疾病的认知度,使其护理配合度得到提升。

观察组患者接受亲情护理结合心理疏导:(1)建立以亲情为中心的护理小组工作队:由神经内科护士长担任组长并负责病情评估,开展以亲情为中心的干预性护理模式,从而更好地提高护理效果,在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适时调整护理的流程。指导家属有效评估患者并发症的发生,做好患者的日常生活护理及用药,理解患者心理变化及病情发展变化情况,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帮助患者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治疗和疾病发展。(2)心理疏导:指导培养患者积极主动性使患者愿意积极参入护理过程,提高护理效果及护理质量。因患者难以避免惶恐、焦躁等不良心理情绪,加之因治疗心理承受很大的压力,较差状态持续下去对治疗产生反面作用,护理员主动与患者进行多次亲切交流,增加患者信任度并同时树立自身的信心,交流时使患者对自身病病情及诊治方法作全面了解,对病情转变发挥重要性,帮助患者建立治疗信心[2]。

1.4评价标准

(1)负性情绪:SAS焦虑自评量表与SDS抑郁自评量表

(2)生活自理能力采用生活自理能力量表(ADL)进行评价

1.5统计学方法

研究过程中收集的数据均经SPSS22.0软件分析,以()表示计量资料,经t检验;以(%)表示计数资料,经X2检验,组间数据有明显差异即P<0.05。

2结果

2.1组间负性情绪评分情况对比

接受干预前组间负性情绪各评分指标得分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接受干预后观察组SAS(40.92±4.18)分、SDS(46.33±2.61)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即p<0.05,见表1。

2.2组间生活自理能力评分对比

两组护理前生活自理能力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組护理后上述项目评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高于对照组,详见表2:

3讨论

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发展,使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生率逐渐凸显,使其逐渐成为影响老年人晚年生活的一个重要病症,该病症是致老年人痴呆的主要病症,其占比达50%以上。本次研究取得的结果显示,观察组负性情绪改善情况及生活自理能力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与张寰[3]等研究结果高度一致。分析其原因,亲情护理结合心理疏导强调亲情与心理疏导在改善老年期痴呆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心理状态中的重要价值,建立了以亲情为中心的护理小组,主动与患者家属取得联系,从亲情的角度帮助患者建立治疗及康复信心,同时指导培养患者积极主动性使患者愿意积极参入护理过程,交流时使患者对自身病病情及诊治方法作全面了解,对病情转变发挥重要性,帮助患者建立治疗信心。

综上所述,亲情护理结合心理疏导对改善老年期痴呆患者负性情绪与生活自理能力有积极作用,值得临床展开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谢晓娜,沈永梅,陈亚容.综合康复护理对老年痴呆患者的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18,16(030):124-125.

[2]何海玲.阶段目标性护理干预对老年脑梗死偏瘫患者负性情绪、治疗依从性及自理能力的影响[J].医学临床研究,2018(1):205-207.

[3]张寰,苏国阳,梁倩,等.石杉碱甲片对老年痴呆症临床症状及负性情绪的疗效[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17(05):857-860.

猜你喜欢
生活自理能力负性情绪心理疏导
脑出血超早期强化降压对患者血肿扩大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论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培养
群发性产品伤害危机中未曝光企业应对策略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动态机制研究
规范化术前访视对围手术期患者负性情绪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重视EAP工作增强员工幸福感的实践与探索
浅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疏导与教育
加强施工企业员工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的探究
浅议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