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性疾病科陪护中应用预见性护理管理的可行性分析

2021-11-02 03:56张霞赵江杨娅萍玉应李汝艺彭映霖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21年11期
关键词:预见性护理护理管理

张霞 赵江 杨娅萍 玉应 李汝艺 彭映霖

摘要:目的 分析感染性疾病科陪护中应用预见性护理管理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0年10月在我院感染性疾病科接受治疗的24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12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方法基础上联合预见性管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护理情况进行对比,比较两组护理质量评分、两组患者对护理干预的满意程度。结果 研究组在环境卫生、健康教育、护士职业素养等三个方面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2.31%,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为87.69%,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感染性疾病科患者的护理治疗过程中添加使用预见性护理管理方法,患者治疗效果会更有成效,预见性护理管理干预方法对感染性疾病科患者的休息康复时间合理性、改善患者遵守嘱托医生进食、对患者疾病的并发症及病情控制具有极大的帮助,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感染性疾病科;预见性护理;医院陪护;护理管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11-01

我国当前住院患者的陪护方式以家属陪护和非家属陪护共同组成。家属大多难以提供长期的专人陪护,并且专业知识匮乏;而非家属陪护以护工为主,普遍存在文化程度较低,对患者疾病缺乏基本的认识。并且我国目前对护工尚无专业的培训和管理部门,缺乏相关管理制度,以致陪护服务无规范标准,服务质量非常堪忧。感染性疾病因其具有传染的特异性,如对陪护管理不善,易出现交叉感染,引发一系列的家庭、社会性问题,增加护理难度。患者的陪护问题一直是感染科病房管理的一个重要难题[1]。因此,实施预见性护理管理,对减少与预防交叉感染具有积极作用,很大程度丰富了诸如感染性疾病科陪护、预见性护理管理等方面的内容,为完善感染性疾病科陪护中应用预见性护理管理的可行性理论研究体系提供参考,进一步拓宽该领域的研究视野[2-4]。现将我科实施效果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1月至10月在我院感染性疾病科接受治疗的240例患者,其中男134例,女106例。患者所患疾病涵盖肺结核175例、感染性发热患者50例及慢性乙肝15例。所有患者均意识清醒,具有正常的表达和理解能力。使用随机分组法,将240例治疗患者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120例。研究组120例,男70例,女50例;年龄为33-68岁,平均(50.5±2.3)岁。对照组120例,男68例,女52例;年龄为35-71岁,平均(53.0±2.5)岁。上述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方法:

2.1研究方法:

利用網上图书馆检索学习感染性疾病科陪护、预见性护理管理的相关文献,系统分析其他学者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找到拟创新之处并确定选题,进行研究设计。以求深入分析感染性疾病科陪护中应用预见性护理管理的实际情况[5]。从中积累成功与失败的经验。

2.2护理方案

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将240例感染科治疗患者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实施感染科病房常规护理,包括基础护理、药物护理、饮食、运动等日常生活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预见性护理,主要包括:①健康宣教:利用感染科宣传栏板和发放宣传单等方式对相关感染性疾病的传播途径、预防交叉感染、饮食方式等注意事项进行宣教,提高患者及陪护人员知识知晓情况。②陪护管理:制定严格的陪护流程,向陪护人员介绍陪护管理制度和感染预防措施,控制探视人员的流动率,明确陪护职责与范围,严格执行陪护管理制度。③病房管理:针对不同感染性疾病,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如消毒、隔离、医护人员手卫生等。此外,对陪护家属和护工活动区域进行严格规定,病区内要绝对禁止吸烟、大声喧哗,要严格遵守作息时间,所有物品规范放置。④护理质量:对护士、护工实施捆绑式管理,明确职责;每日对患者的病情和心理状况进行及时的评估,通过观察患者的自理程度,确定护理级别并制定护理的工作内容和标准;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操作培训,检验其实践能力,提高整体护理水平;组织护士对国家和地区的相关护理规定进行学习,使护理人员的法律法规知识得到巩固和强化,保证依法执业。针对个人情况,评估患者实际病情,制定针对性护理工作,提高护理人员工作水平,加强护理人员培训工作,提高护理人员业务水平,提高整体护理质量[6]。⑤护理培训:对护理小组人员进行专业的预见管理护理培训,使其具备预见性护理管理的能力和职业素养,并查阅文献制定护理干预方案并严格执行。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工作,对患者病情可做出迅速有效的判断,并给予及时处理。组织护士对国家和地区的相关护理规定进行学习,使护理人员的法律法规知识得到巩固和强化,保证依法执业;针对个人情况,评估患者实际病情,制定针对性护理工作,提高护理人员工作水平,加强护理人员培训工作,提高护理人员业务水平,提高整体护理质量[6]。通过加强与患者的沟通,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进而改善护患关系。定期组织医生、护士、陪护与患者沟通交流,完善和修正护理中存在的不足。

2.3观察标准

观察对比两组的:环境卫生、护理质量、健康教育、护士职业素养和患者满意度等五方面进行评分,满分为100分,分数越高,表示护理质量越好。

通过比较两组患者对预见性护理的满意程度,采用本院自制的问卷表,调查问卷的方式比较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0分以上为非常满意,65-89分为比较满意,65分以下为不满意,总满意度=非常满意度+比较满意度。

2.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结果

一、两组护理质量评分比较。研究组在医疗环境、健康教育、护士职业素养等三个方面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二、两组患者对护理干预满意度比较。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2.31%,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为87.69%,与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差异显著,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如表1。

我院感染性疾病科收治主要是肺结核及慢性肝炎病患者居多,因病程长、病情反复等因素出现心情不好、抑郁的情况较为常见。预见性护理管理既能体现常规护理的一面,又可展现人文关怀,因此患者的陪护人员不仅能为患者提供生活上的帮助,又能给予心理上的抚慰,还能平抚患者因病产生的各种不良情绪的作用[7],有助于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保障,其最终的结果使得患者并发症减少,这些对患者情感和生活上帮助是医院方面有所不足的。因此预见性护理管理模式己经成为护理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8]。本研究结果表明,在感染性疾病科陪护过程中采用预见性护理管理模式,不仅能提高护理质量,还能提高患者对护理管理的满意程度,值得推广和应用。临床发现,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工作不深入也会影响护理管理效果。因此,在感染科陪护中采用预见性护理管理至关重要。在护理管理中,对陪护人员开展健康教育,实施系统性培训,提高其安全防护意识,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感染事件,有效提高患者满意度[9]。

参考文献:

[1].张洪,张闻熙,陈继明等.预见性护理在妇科恶性肿瘤单孔腹腔镜治疗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9,23(04):16-19.

[2].晁青,曹敏,张飞等.感染科病房护理中断事件的干预性管理效果[J].护理研究,2019,33(20):3586-3589.

[3]3.李秋菊,宋颖杰.激光手术护理缺陷与预见性护理管理的对策[J].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2019,41(S1):31-33.

[4]4.幸文娟.感染科陪护中应用预见性护理管理的可行性研究[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9,6(16):133+136.

[5].赵莉,李军.肛肠外科病房开展预见性护理对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4,20(10):25-26.

[6].易冰霞,彭东娟,张晓妍.感染科陪护中应用预见性护理管理的可行性[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8,31(08):1229-1231.

[7].杨丽娴,张秀凤.护理风险管理在急诊科病人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9(23):2313-2314.

[8].陈芳,武海珍,黄丽敏,袁莲凤.ICU有创机械通气患者床头抬高实施的执行[J].中华护理杂志,2009(1):55-57.

[9].计海霞,翟惠敏.我國住院患者陪护现状分析与建议[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6(13):98-99.

猜你喜欢
预见性护理护理管理
预见性护理在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围术期的应用分析
预见性护理在肿瘤化疗深静脉导管堵塞中的效果
肝硬化腹水合并重度水肿患者压疮的预见性护理分析
预见性护理干预在宫腔镜术后并发症预防中的应用
昏迷患者院前急救及护理要点探析
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在外科护理管理中应用管理的方法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