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期间医院精细化管理“全方位防控急诊模式”的实施进展研究

2021-11-02 04:58孔佐松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21年11期
关键词:新冠疫情精细化管理医院

孔佐松

摘要:随着全球新型冠状病毒的爆发与扩散,我国各地区的医院都积极准备抗击疫情,尽可能的分析、了解疫情的最新动向,进而缓解疫情的发生。在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期间,医院应坚持精细化的管理方式,并结合前段抗击疫情期间学习到的比较有效果的防控经验,以此达到“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作用。不仅如此,还应做好医院中相关的保障工作,例如在重症监护室中的重症患者。即便是面对疫情的爆发,医院对于他们的救治工作依旧不能停止,特别是在急诊科。本文就对新冠疫情期间我国医院精细化管理“全方位防控急診模式”的实施进行合理的研究、分析,努力找出适合他们的方式方法,帮助缓解医院的压力。

关键词:新冠疫情;医院;精细化管理;急诊模式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11-02

引言

现如今在国内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为了让广大国民有一个安全的就医环境,急诊科大力加强急诊的预检分诊能力建设,对就诊人员进行二次筛查,严格检查是否戴口罩、测体温、查健康码以及咨询流行病学史[1],对预检分诊检出的生命体征稳定的发热患者,复测体温证实发热后立即启动发热门诊流程,由专人陪同将患者转移到发热门诊就诊,做好登记记录及消毒处理。对于急危重症伴发热的患者提供独立的抢救室就地抢救,同时询问流行病学史、查健康码、测体温、采核酸[2]。

一.对医院急诊科室的基本要求

就实际情况而言,医院的急诊科室是医疗机构疫情防控的第一关。在生活中,急诊科室是存在人群最为密集的地区,且人员结构复杂、来源众多,所涉及到的流程环节也比较多,故而还牵连了其他的科室、部门等现实情况,且秋冬季时室内通风较差,易发生呼吸道传染病的聚集和传播[3]。故而为了更好的做到对医院急诊科室的防控,医院应根据实际情况作出相应的急诊常态化的疫情防控方案[4]。

二.医院内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性

(1)是医院的强化之路

随着医院的分工越来越细和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无论是公立医院还是民营医院,都应实行精细化管理,实施精细化管理已经成为医院做大做强的根本途径,也是医院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5]。

(2)增强医院的竞争力

国内医院精细化管理,是基于医院战略清晰化、内部管理规范化、资源效益最大化的目标提出的,是医院个体利益和整体利益、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的综合需要。所以,必须平衡好医院里个体利益和整体利益、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之间的关系。

(3)提高医院内的工作效率

在精细化管理的过程中,一般有两种方式帮助提高医院内的工作效率。一种是通过工作和培训使医院员工的工作能力提升的方式实现;另一种是通过提高医院工作流程速度的方式实现。但医院工作流程速度提高的根本也是医院员工的工作能力提升,所以通过精细化管理要使得医院员工的工作能力得到提升,这是医院发展的基础和核心[7]。

三.新冠疫情下医院内急诊科室的工作指导

(1)切实履行告知义务

医疗机构应充分利用互联网、各预约平台、短信、海报、电子宣传屏等多种方式,在患者预约就诊、诊前一日和进入医院就诊时,将预检分诊和发热门诊有关要求告知患者及其陪同人员[8]。医疗机构应在门急诊入口处、诊疗区域内采取多种途径加强健康宣教,内容包括:呼吸卫生、佩戴口罩、手卫生、社交距离等。

(2)实行预检分诊,落实各项防疫措施的实行

要合理规划门急诊工作人员和患者的进出通道,并派专人值守,确保人人都接受预检分诊。落实医生首诊负责制,接诊医师应认真询问并记录流行病学史、是否有发热和呼吸道症状。

(3)加强对往来人员的病例筛查

门诊出诊医师要加强对患者新冠肺炎症状和流行病学史的问诊,对不能排除新冠肺炎的患者,要及时安排专人引导至发热门诊就诊。对需要急诊急救的患者,要在做好防护的基础上给予治疗,不得以疫情防控为由停诊、拒诊或延误治疗[10]。对于怀疑新冠肺炎的患者要在救治的同时进行核酸检测。

(4)多途径限制诊区内人流。

全面落实非急诊预约就诊制度,对门诊量大、诊区内人流密集的医疗机构应逐步推行分时段预约就诊制度,避免患者聚集;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应大力推行互联网门诊,要通过预约诊疗、分时段就医、线上咨询、慢病管理长期处方等方式,减少现场就诊量;充分利用信息化,优化就诊流程,坚持“一人一诊一室”,充分利用各类就诊、叫号、检查预约等系统,分流患者,避免患者在就诊大厅、候诊室聚集排队;严格落实门诊不输液制度,急诊应严格掌握输液指征,减少输液的患者[11]。

(5)规范设置门急诊核酸采样点和其他呼吸道标本采样点

医疗机构应选定通风良好的区域开展核酸采集工作,对其他采集痰液、呼吸道分泌物的操作,也应在通风良好的房间内或室外进行,避免在门诊大厅、候诊区等区域采集呼吸道标本[12]。

(6)落实分级防护。

要对门急诊工作人员分级分层防护知识、个人防护用品使用、规范接诊流程等进行培训,完善分级防护措施;门急诊、候诊大厅、预检分诊点以及诊室等均应配备足量手卫生和环境消毒用品,预检分诊台和诊室还应配备足量的个人防护用品;加强针对门急诊工作人员,包括医院内部的保洁、保安等工勤人员等的健康管理[13]。每日开展体温检测和呼吸道症状监测,发热或有呼吸道症状的工作人员应暂停工作,并进行新冠病毒核酸检测[14]。

(7)急诊模式下的注意事项

1.新入院患者须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结果,方能办理住院手续。

2、病房实行“非必要不陪护”,若遇到确实需要的,最多固定一名陪护人员,须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结果,继续实行办理陪护证管理制度。

3、陪护人员必须身体健康、无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无传染性疾病及精神病等,如需更换陪护,须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结果,重新办理陪护信息。

4、为了保证患者和陪护人员的健康,不串房,不在公共区域扎堆聊天。

5、病房谢绝探视,严格实行病区封闭管理,提倡使用电话、微信、语音、视频等方式慰问[15]。

四.医院精化管理的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

各级党委政府落实属地责任,成立各级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领导机构,负责领导常态化下的疫情防控工作,主要负责人对属地防控工作负总责,分管领导负分管责任[16]。办公室设在市卫生健康委,机构下设应急处置组、医疗救治组、城乡社区组、严防疫情输入组、信息研判组、企事业防控组、宣传舆论组等工作组,明确工作职责,建立联防联控调度和会商制度,加强统筹协调,制定疫情防控常态化各项具体工作措施,并组织落实到位。

(二)积极宣传引导

健全信息公开发布机制,完善新闻发言人制度,以科学和法律为标准,及时向社会公布疫情防控信息。发挥媒体对疫情防控的监督作用。加强网络媒体信息监测,积极主动回应社会关切,及时发现并回应舆情信息,引导舆论,提高政府公信力。强化对虚假信息的甄别,及时消除负面影响[17]。

(四)纳入信用体系

将企业疫情防控措施落实和个人主动防控情况纳入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各相关部门要及时将疫情防控领域守信失信“红黑名单”归集到市公共信用信息平台,依法依规开展“守信激励、失信惩戒”的联合奖惩措施。通过发挥信用记录的价值取向和信用手段的警示作用,提升企业和个人疫情防控自律意识,促进企业个人主动防控。

(五)建立考核机制

建立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考核机制,制定常态化疫情防控考核方案,明确考核主体、对象和考核内容。将常态化疫情防控纳入对各地区、部门、单位的实绩考核和年度考核,责任落实到岗位和人头,确保层层落实、层层压实,真正形成闭环的刚性责任链条,确保各项防控措施落实到位。对于防控责任落实不到位、不配合各项防控工作开展的地区、部门、单位和个人,依法依纪严肃处理。

五.医院内应急物资保障措施

(1)结合相关法律法规做好应急准备工作

就医院内为做好新冠疫情的准备工作中,全国人大常委会规划制定《国家突发事件应对法》或由国务院尽快修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及《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具体规定紧急情况下应急相关物资调配权限、储备管理职责、应急征用企业物资范围、储备物资品种以及地方物资储备金和风险准备金制度等内容。

(2)建立区域应急物资储备

建议我国建立以国家级区域中心和省级储备为主、各市县储备为辅的卫生应急物资储备机制,根据实际需求优化区域布局,在区域中心、省、市及县四级按地域分布和人口数量建立综合型公共卫生应急储备库,进行统一调度。

(3)加强应急网络平台建设,科学调配应急物资。

医疗卫生应急网络平台要汇集全国医疗卫生行业应急专家、应急队伍、应急设备、应急物资等以备统一调用。同时在符合资质的医药生产、流通企业间建立协同信息平台,并与国家、地方的药品储备平台建立信息交互系统,以便及时掌握和监控应急物资的动态信息并适时做出调整。

(4)开展突发公共事件风险评估

根据各省市人口流动与流行病学等数据,掌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实际发生的规律、特点等,开展风险评估,进行应急物资的需求预测。建议成立国家级医疗卫生物资评估专家委员会,协助职能主管部门制定国家医疗卫生物资储备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确定适合各地的卫生应急物资储备的品类、规格和结构,制定优化重要应急物资产能保障和区域布局目录和标准,并开展定期的考核检查督查行动。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疫期间,我国各地区的急诊室都加强了对病患的防控。医院内的急诊科不仅要做好分诊工作,还要接待门诊患者和抢救患者,医护人员严正以待,严格遵守院感制度,做好手卫生及消毒隔离工作,保证医院内的正常运作。希望有了我们众志成城的帮助,可以尽快的缓解,甚至让我国人们不再受到新型冠状病毒的侵扰。

参考文献:

[1]王彧姣,何春来,许哲,等. 新冠疫情期间医院精细化管理"全方位防控急诊模式"[J]. 中华卫生应急电子杂志,2020,6(3):177-180.

[2] 马丽卿,李木清,何可,等. 医院精细化管理的实践应用[J]. 现代医院,2020,20(3):337-340.

[3]程维国,邹晶.基于医院物资精细化管理下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疫物资保障[J].医疗装备,2021,34(13):73-74.

[4]潘玲玲,陈飞,徐水珠,施维,肖明兵.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医院科研活动网络化管理实践及启示[J].江苏科技信息,2021,38(1):16-18.

[5]熊帆,万雨童,吴佳乐,刘涛,吴宏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时期的应急医疗物资保障与管理[J].医疗装备,2021,34(7):55-57.

[6]郭毅,王世燕,胡晨吉,高洋洋,金朝辉,樊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医院门诊药房防控管理实践[J].中国药业,2020,29(9):36-39.

[7]苏湘芬,张树增,聂岸柳,等.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定点医院急诊应急体系的管理实践[J]. 中国护理管理,2021,21(1):64-68.

[8]田园,姚敏,方嘉琨,等.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口腔医院门诊和急诊人次变化趋势[J]. 中国医院统计,2021,28(1):48-52.

[9] 叶显撑,张玉臣,祝德秋.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医院药库应急管理策略探讨[J]. 中国药业,2020,29(10):30-32.

[10] 汪大伟,杨川,冯宇彤,等.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某三甲医院人员管理及对策研究[J]. 医院管理论坛,2021,38(1):83-85.

[11] 代敏,黄容,袁聪,等. 急诊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的"3级评估"模式[J].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21,16(7):825-828.

[12] 张静敏,高永莉. 急诊科护理管理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实践中的应用[J].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2020,41(2):116-122.

[13] 刘小琴,雷铖,江畅,等. 急诊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组织与管理[J]. 护理研究,2020,34(5):756-758.

[14]徐小群,叶媛媛,杨娇弟,等.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护理应急管理体系的构建[J].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2020,50(9):762-764.

[15]胡敏,徐立,周晅蒨,等.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爆发对发热门诊的挑战及启示[J]. 海军医学杂志,2021,42(3):299-301.

[16]邱雯慧,柯婷婷,陈晓芝,等.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急诊隔离病房改建与管理探讨[J]. 医院管理论坛,2021,38(2):63-65.

[17]郑富杰,吴明智,陈进贤,等.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基层医院行急诊消化内镜诊疗患者的管理策略探讨[J]. 创伤与急诊电子杂志,2021,9(2):98-101.

猜你喜欢
新冠疫情精细化管理医院
新冠疫情视阈下感悟“四个自信”国家共识
“心理成长任务包”助力学生安度疫情
关于疫情对地区经济金融影响情况的调研
新冠疫情对县域脱贫产业发展的影响及地方金融支持的建议
房地产开发项目精细化管理研究
基于精细化管理视角,强化高职院校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
推行细节管理方法 提高综合管理水平
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精细化浅析
萌萌兔医院
认一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