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偿献血后静脉穿刺点有效按压止血方法

2021-11-02 04:58何燕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21年11期
关键词:针眼献血者针头

何燕

【中图分类号】R605.9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11-01

在无偿献血工作中,血液采集是最关键的环节。很多献血者在献血完毕之后,会发现采血的部位出现了淤青、疼痛的症状。采血点发生淤青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止血不当,还会有针眼出血、血肿等其他不良反应的出现。这样情况的出现会给无偿献血者造成疼痛,增加不必要的痛苦,也会对献血者的心理状态造成某种程度的影响。如何才能避免这样情况的发生呢。

1.为什么会出现止血效果差的情况呢?

想要避免采血后静脉穿刺点发生淤青或止血,首先要弄清楚,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情况。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不仅是献血需要进行静脉穿刺,疾病检查时的抽血化验、输液和输血等,均需要对静脉进行穿刺。当针头拔出时,穿刺点会有出血的现象,但不会持续很久,人体自身的凝血机制会迅速发挥止血的作用。有的人在针头拔出时,会出现长时间无法止血的情况,即使是按压也无法止血,这可能是他自身的凝血功能发生问题,比如凝血机制差、血小板值低或是患有其他血液疾病等,一旦发生这样的情况,必须马上入院治疗。除了凝血功能发生问题外,造成穿刺点无法止血的大部分原因是因为按压不当、按压时间短、按压方式不正确等原因导致的。

首先是按揉静脉穿刺点。很多献血者医学知识掌握少,当献血完毕针头拔出后,为了达到尽快止血的目标,会用手指不停按揉穿刺点,误认为这样做会让止血加快,但其实这是错误的观念。献血时,静脉穿刺会导致血管壁收到损伤,人体的血小板会聚集在损伤位置,发挥止血的效果。如果不停的按揉,会导致血小的凝集作用被破坏,损伤无法愈合,那么自然就无法止血了。

其二,按压时间不够也无法达到止血的效果。人体的凝血机制比较复杂,血小板的聚集也需要一定的时间。一般来说,对于无偿献血中的静脉穿刺,针头拔出后需要按压5分钟,才能产生止血的效果,确保血液不在流出。但很多献血者仅按压几十秒的时间,造成止血效果差。

再有,按压方式的不正确。献血中对静脉的穿刺,我们只能看到皮肤表面上有一个针眼,实际在血管壁上也有一个针眼,共有两个针眼。只是血管壁上的针眼我们并不会看到,因此会忽视这点。如果在按压的时候,仅按压皮肤表面的针眼,没有扩大按压的范围,会导致血管壁上的针眼没有得到按压,那么止血的时间也会随之延长。

2.如何按压才能保证穿刺点止血良好呢?

2.1扩大压迫范围

首先,我们要对献血是静脉穿刺的针眼位置有一定的了解。在静脉穿刺时,针头并不是垂直刺入皮肤和血管,而是与皮肤表面形成一个角度。正是因为这个角度,使得皮肤表面的针眼与血管壁的针眼不在同一个位置,两个针眼存在一定的距离。无偿献血时的静脉穿刺点一般选择在肘窝的位置,肘窝的血管较粗,血管壁针眼与皮肤表面的针眼距离会相对较大。在献血完毕后,很多献血者往往习惯于用一个手指按压住皮肤表面的针眼,按压面积小,因此会造成穿刺部位出现瘀血、渗血的现象。为了保证按压面积,当前主要采用交换式按压方式。在献血完毕拔针后,首先由护理人员使用无菌棉球按压穿刺部位,告知献血者要扩大按压的面积,随后让献血者自己按压。注意交接时的快速,避免出血。按压的手法如下:使用大拇指按压皮肤表面的针眼及上方0.5cm处的纵向血管,一定要保持按压5min。大拇指的方向与手臂的方向相一致即可,这样的按压方式可以保证按压面积的足够,让血管壁的针眼与皮肤表面的针眼同时受压,避免皮下出血情况的发生。

2.2按压过程中不得按揉

护士一定要告知献血者,不可以对穿刺点进行按揉。不单单是献血后的止血,输液、抽血后的穿刺点按压,均不可以有按揉的动作。按揉不仅达不到止血的效果,还会促进止血。很多献血者就是因为按揉的原因才造成穿刺点的淤青。护理人员需要告知献血者,在献血后不要活动采血的部位,也不要用这册的手臂测血压。这样做的目标是避免血管压力突然增加,造成皮下出血。

2.3持续按压

在按压时,力度是非常重要的,不要按压过于用力,也不要过轻,让穿刺点有按压的感觉即可。注意按压需要持续,而不是按一下看一下,检查是否止血。这样做不仅会影响止血的速度和效果,反而更容易造成皮下淤血。压迫止血有效的原因是对局部血管的压迫使局部血液循环暂缓,帮助血小板的聚集。如果是一边按压一边看,会造成穿刺点血管形成间断凝血。一旦按压停止,血液会迅速从血管壁溢出至皮下组织,产生瘀血。因此在无偿献血完毕拔针后,需要持续按压,中间不要间断。

2.4按压时间要控制在3~5min

大量的临床统计发现,静脉抽血完毕后,按压的时间要保持在3~5min。一般来收,正常人(无凝血功能异常)的出血时间在3min左右,凝血时间在3~5min,因此为了保证无偿献血后静脉穿刺点的止血效果,要叮嘱献血者按压5min。

2.5按压的力度

按压时的力度是非常重要的,按压严重会对血管造成刺激,产生疼痛程度。如果按压较轻,又达不到按压的目的。在拔针时的按压,由护理人员完成,此时的按压力度需要小一些。在拔针过程中,针头出来的过程中对血管壁和皮肤造成刺激,如果按压力度大会造成疼痛症状的出现。皮下组织的神经末梢丰富,如果在拔针前就按压针眼,针尖会碰触到血管壁,这种机械刺激会造成明显的疼痛症状。针头的锐利会加重血管组织或皮下组织的损伤。护理人员要注意,在拔针时,按压的力度要小,保持在皮肤不被针头所牵拉即可。

拔针后的按压力度,可适当增加,但是也不要过大的力度。有些献血者担忧止血效果,用很大的力气去按压,甚至用指尖使劲把棉球掐到皮肤里面,反而造成瘀血情况的出现。这样的按压,不仅无法保证按压的力度,还不能保证皮肤表面和血管壁的针眼同时被按压到。因此,献血者要知道,正确的按压方式是要均勻的力度,不要让错误的按压方式造成瘀血现象的发生。

2.6其他注意事项

献血者要穿着宽松的衣服,袖口不要过紧,如果袖子过紧,会影响静脉血液的回流,对于献血和止血都造成一定的影响。如果是寒冷季节的献血,一定要注意室内的温度,做好对体检者的保暖护理,避免血管受凉产生刺激。护理人员要全程对献血者进行护理,告知献血者正确的按压方式,按压力度、面积和时间等均要规范。献血完毕后,将衣袖整理好,避免影响血液回流。当献血者有疑问时,护理人员需要做好解释和情绪安抚。

猜你喜欢
针眼献血者针头
成分献血者电话回访效果分析
胰岛素针头可以重复使用吗
献血反应的分类及处理方法
输液后 如何避免淤青
献血注意事项早知道
夏季单采献血者献血反应发生率增高的原因及护理
打针后如何避免皮下瘀青
树荫下的绣娘
打完针千万不要马上按摩
报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