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期间冠心病重症监护室患者焦虑现状分析

2021-11-02 05:26常艺赫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21年11期
关键词:监护室重症家属

常艺赫

摘要:冠心病重症监护室 (CCU)由于环境和治疗护理及管理制度等因素的特别,会给患者生理及心理上造成不容忽视的负担,久之产生焦虑、抑郁情绪 。新冠疫情期间,为避免家属传播新冠,我院冠心病重症监护室根据疫情防控指示,调整监护室探视制度,禁止家属探视与陪护。此举最大程度上杜绝了CCU的重症病人感染新冠的可能,方便了监护室护士对患者进行管理,但一定程度上也加重了监护室重症患者的焦虑情绪。目前国内缺少直接相关文献,本人查阅了部分相关文献后,结合临床工作,对此现状从患者本身,疾病治疗,护理工作,家庭支持四个方面作出分析,为之后的护理干预,改善提供依据。

关键词:重症监护室;焦虑

【中图分类号】R54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11-01

前言:

心血管疾病是自20 世紀以来对人类健康和生命构成最大威胁的主要疾病之一 ,且患病人群日益庞大。冠心病是一种典型的心身疾病,因其不良的预后及较高的猝死率常引起患者极度的紧张、不安。当患者入住心内科监护室(CCU)后,监护室特殊的环境又会不同程度的给患者带来心理压力[2]。

研究患者焦虑的因素,分析患者焦虑行为产生的原因,使临床护士更能理解患者,设身处地为患者所想,从而增加有效沟通的几率,取得患者的配合,从而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研究者本人参考往年研究文献,并结合临床工作经验,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1. 患者本身

1.1冠心病监护室的病人大多数为心梗的患者,虽然近些年有年轻化的趋势,但仍以老年人,尤其是高龄老人居多,这一类人群基于年代原因,大部分受教育程度低,沟通以方言为主,对疾病的认知也不足,突然发病,然后进入到监护室这样一个陌生封闭的环境,没有家属陪伴,如果再加上听力有问题,或者是阿尔兹海默病患者,这些原因都会导致患者焦虑、恐慌。从而表现在行为上就是,拒绝配合治疗,拒绝心电监护,拒绝卧床休息,甚至产生逃离的行为。

1.2有些研究表明,在CCU患者中,女性患者焦虑程度高于男性患者,这主要与女性的心理特征和家庭中的角色有关。而不在婚患者(丧偶、离异)焦虑程度明显高于在婚患者,这可能因为丧偶、离异者缺乏婚姻关系,而婚姻关系是最重要的社会关系之一,也就意味着丧偶、离异者缺乏稳定的社会支持[1]。因此,女性患者、不在婚患者的情绪表达更应引起护士的注意。

1.3再一个就是患者的社会角色问题,当患者是家属的父母时,担忧高昂的医疗费用以及承担照顾者对自身家庭工作和生活带来的负面影响可能是焦虑情绪的主要来源[4]。

2. 疾病治疗

2.1心脏方面疾病的患者,尤其是心梗与心衰的患者需要绝对卧床休息,保持情绪的平稳,以减轻对心脏的负担,使心肌能得到充分的休息。因此需减少家属的探视。另一方面,绝对卧床,患者大小便,尤其是大便,要在床上解决,这一行为习惯的突然改变,也会导致患者的不良情绪,使患者不满,从而加重了患者的焦虑情绪。

2.2监护室特殊的治疗环境也给患者带来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面对陌生的环境,尤其同病室危重患者的抢救和死亡,使患者产生不安全感,这些因素不同程度的引起患者情绪紧张、焦虑。

2.3新冠疫情期间,严格控制监护室的出入人群,为减少新冠传染的几率,作为不必要人群的家属被严格限制不许进入监护室内。

对疾病的担忧,独自面对监护室的陌生环境产生的严重的焦虑将影响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和躯体疾病的治疗效果。

3. 护理工作

3.1护理工作中,CCU 患者病情危重,护士主要重于技术性护理,把时间和精力大都放在对病情的监测及完成各项治疗护理工作上,以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而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2]。

3.2临床上大部分医院在治疗严重心脏病把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如何预防心脏病或者如何更加准确的评估心脏病患者严重程度,从而忽视了对患者心理干预的重要性,研究还指出大部分护理人员在进行护理时只是简单机械性地走护理操作流疏忽了对患者进行正确及时的心理干预导致临床疗效不显著[3]。

4. 社会支持

4.1患者家庭作为患者主要的支持系统,对患者心理及身体的康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作用是医护人员和医疗手段不能代替的,并注重对患者家属的心理护理。

4.2护士在帮助患者获得社会支持中可起到重要作用。护理工作者本身就是患者的十分重要的社会支持来源,及时向患者提供必要的有关疾病的信息支持,引导患者表达负性情绪增加患者治疗的信心。

4.3 良好的社会支持即可作为心理刺激的缓冲因素或中介因素,对健康产生间接的保护作用,又可维持良好的情绪体验,从而有益于健康。

结论

冠心病重症监护室是一种诊治各种病情危急,发病严重的心脏病患者的具有封闭性的特殊病房,这种封闭性管理,虽然有利于心脏病患者的休息但无形中也给患者和家属设置了一道屏障导致家属无法正常的探视,不利于患者得到更多的心理支持 、社会支持等。而且患者长期独自处于一个封闭性的陌生环境中也极容易产生焦虑、恐惧、抑郁安等消极情绪。鉴于此,积极改善CCU患者不良情绪,对改善病情,提高生活质量有着积极的临床意义。护理工作者应重视CCU 患者心理护理,社会支持是护理可以利用的重要资源,良好的社会支持有利于健康,可维持患者良好的情绪体验,护士在帮助患者获得社会支持中可起到重要作用,护士应正确评估不同患者的社会支持系统,充分调动患者社会支持的源泉,使患者减轻焦虑水平,保持情绪稳定,有利于疾病的康复。

参考文献:

[1] 霍震.人文关怀运用于重症监护室患者护理中对其抑郁、焦虑评分的改善作用[J].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2017,2(21):160- 163.

[2] 茅锋,虞卫,席淑新.监护室护士术前访视对喉癌患者手术后焦虑水平的影响[J]. 中华护理杂志,2008,43(6):564- 565.

[3] 林周,潘燕青.重症监护室病人家属心理韧性在一般自我效能感与焦虑间中介效应研究 [J].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6,36(4):473-475.

[4] 王玲华,林蓉蓉.知信行模式干预对结核监护室患者家属焦虑水平的影响[J]. 护理与康复,2012,11(6):573- 574.

猜你喜欢
监护室重症家属
优化急诊护理在重症颅脑损伤中的应用
全方位促醒护理在重症脑出血术后昏迷患者中的应用观察
重症监护室多重耐药菌感染的临床医学监护研究
细节管理在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控制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重症监护室护理人文关怀在护患沟通中的作用
发展性照顾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上海此轮疫情为何重症少
朝韩红十字会商讨离散家属团聚
重症肝炎的早期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