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环境设计专业网络教学模式有效性研究

2021-11-03 06:04唐理觅
锦绣·下旬刊 2021年12期
关键词:环境设计专业网络教学模式

摘要:在信息化时代大背景下,民办高校教学环境和教学方式面临新机遇和挑战。在此,网络教学模式并非网络教学至上,而是在现行教学模式中介入网络教学模式。本文主要从教学模式影响因素为切入点探讨如何提高教学模式的有效性,将其网络教学模式引入到环境设计教学课程,并获得一定有效性实践经验,为民办高校环境设计专业网络教学及改革提供了有可行性有效参考,利于实现专业教学全面的提升。

关键词:环境设计专业;网络教学;模式;有效性

一、引言

近年来,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多媒体的迅速发展以及在教育领域的广范应用促进了网络教学的广泛兴起,各地高校为了拓展教学空间、提高教学资源利用率和改善教学模式纷纷开展了网络课程建设。2020年由于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根据教育部要求,各高校开展线上教学,做到“停课不停学”,利用现代信息网络实现在线教学、在线学习;各大教学平台免费开放课程,提供了丰富的线上学习资源。在这期间如何开展教学向我国高校教学模式的改革提出了新要求,为线上教学的研究和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因此,本文将针对环境设计专业网络教学模式有效性进行探究。

二、网络教学模式概况

欧美國家教育信息化起步较早,网络教学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早在1990年由美国克莱蒙特大学教授(The Campus Computing Project)就提出了数字化校园概念。据统计美国3000余所公立、私立大学,建立了网络教学平台,基本覆盖了高校的所有专业学科,并且完成传统教学向数字平台教学的转变。

目前,我国正在积极推进高校信息化建设,体现在各高校无限网络的覆盖,多媒体教室的增加,网络教育平台的搭建与课程建设。虽然在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等举措的推动下,《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等项目的实施大大促进高校网络教学的建设。大多数民办高校网络教学还处于起步阶段,虽然在硬件方面投入了大量资金,使得高校开展网络课程成为可能,但是如何引导学生适应网络教学模式,较好完成学习目标;教师如何有效利用网络平台和媒介、网络资源构建网络课程展开顺利教学;学校如何营造良好网络教学环境等因素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普通民办高校网络教学有效顺利地进行。然而,当下在民办高校网络教学突出问题是网络教学利用率低而且成果不突出,教学在形式上整合了,本质上还处于游离的状态,还未实现本质上的整合。有效模式的建立有助于高校各学科网络教学的有效性,让网络更好服务环境设计专业教学。

三、建立网络教学有效性模式

环境设计专业教学过程中应着重考虑学科知识交叉性和实践性强的特点,一方面要传授学习理论知识,另一方面也要有学生实践训练。介于以上教学需求,为实现建立网络教学模式有效性,主要以构成教学模式五大因素展开探讨。(一)有效教学模式一定从科学教学理念指导下构建的。没有一种教学模式是实用于任何学科,在试图改革教学模式之前一定要符合学科专业特征。网络教学模式建设过程中以开放的课程、教育资源重组、网络技术辅助实践性等方面为出发,立足于学科交叉性和实践性强的特点为讨论基础。(二)教学模式一定是围绕既定教学目标来制定,教学目标在教学模式中处于核心的地位,并且对教学模式有着制约的作用。要改进教学模式使其更加有效,那么首先得确定更科学的教学目的与目标。环境设计专业课程的开展大多以理论教学为基础,在理论学习基础上进行设计实践和验证。那么,教学目标要求掌握基础理论知识点,并且具备将理论知识点内化后付诸于设计实践的能力;另外在此过程中依据专业工作特征学生还需要有良好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网络教学也要求学生有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且具备一定自主学习能力,如应对疫情期间“宅家上课”的特殊情况,媒介、平台更新等问题。(三)网络教学的授课操作方法与程序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更多把课堂交给学生调其主动学习内驱力。在网络教学中,教师备课以规划课程内容及上课方式为主,另外在授课平台设计互动问答及作业也更为重要。网络课程授课前将授课相关内容上传平台,学生按教师开放时间与讲授时间进行上课。(四)网络教学模式要发挥其有效作用还取决于师生、教学内容、教学手段与媒介、教学时间等重要因素。作为专业教师应全面提升自身教学水平,主要包括对信息媒体和平台的操作掌握程度,发挥其对信息保存、处理快捷等优势;其次,课程设计方式的转变,更多采用项目化的教学方式,以引导式教学为主使得学生有充分的实践和交流实践,满足专业教学特点;另外课程设计也要考虑部分课程将线上与线下合理串联。学生需要改变学习思路,由被动学习改变为主动学习,与教师一样需要掌握更多媒体平台的使用更有效参与课程,在学习中可以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参与课程预习、复习、练习等环节。 在教学内容上可以分为理论和时间教学两部分,理论部分除了由任课教师在线讲解或录制,也可以在专业教学平台收集优质资源作为理论教学补充和延伸;实践方面可以通过网络现场指导交流完成项目调研,引入项目平台,资源与图形库等。在教学手段与媒介方面,强化校园互联网硬件设施建设,包括网络设施建设场地,有限网络及无线网络校园覆盖,网络环境及智能终端设备建设电脑、iPad、智能手机应用最多最广泛。特别是智能手机随着5G时代的到来和适度体量感会更多应用到教学中。因此,校园网络全院覆盖及智慧校园建筑是推进网络课程建设的必要条件。另外,网络课程资源与传统教学资源有效整合,授课期间软件与教学平台资源充分利用也尤其重要。合理分配网络与传统教学时间,调动学生自主学习内在驱动力,教学和学习时间更灵活。(五)网络教学的评教与管理信息技术更及时、准确,有利于形成科学教学的监督与反馈。就教师而言主要把握通过网络平台进行教学管理、编辑课件、布置批改作业,课堂在线和互动、在线考试等,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且能第一时间迅速得到学情反馈从而调整课程内容和进度。学生可以在平台进行评教,对教学提升质量和教学改进起到一定作用。

四、网络教学有效性模式引入环境设计课程的意义

(一)利于环境设计专业教师职业素养和教学水平提升

在网络课程建设和网络课程有效性模式推进过程中,环境设计专业教师的发展面临着新的挑战,不仅要从专业知识和技能上提高自己,更重要的是改变教学方式,更新教学媒介。网络教学平台有各大高校优质课程资源,通过学科间课程资料的梳理必然能促进专业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学习,并推动专业教学的发展。网络课程与传统教学课程模式基本因素中具体实践方式有诸多不同,要让网络课程模式行之有效,需要专业教师在两者间不断比较构建新方法。因此,这一过程必然要求专业教师不断提高自身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并适应新的时代的发展。

(二)利于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促进其创造力和创新能力发展

网络教学模式引入到环境设计专业课程,使学生在课堂上的角色和学习方式都发生了较大变化。学生由课堂的受众群体转变为学习的主体,由于网络课程大多有提前录制、在线直播、课后回看的方式,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目的性的预习、复习、练习。学生可以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进行自主学习,从而提高时间利用率和学习效率,同时也对学生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网络授课模式中学生不仅可以从教师的讲解中获取专业知识,也可以通过教学平台获得与专业课程相关的图文、视频等学习资料,从而扩展对课程知识的广度;另外在课程实训環节以项目化教学为主,在设计过程中更便捷使用网络资源和在线应用软件辅助设计,如卫星地图调用,应用软件模块下载,在线效果图与场景制作等。高效的信息资源利用必然可以促进作品的创新与创造。

(三) 利于推动环境设计专业教学改革

教学模式的改变直接影响到了教学的具体方法、管理制度、教学媒介等,然而网络教学模式的产生和推进以是当下信息化时代不可逆转的一种现象。环境设计专业作为一门应用性和实践性要求较强的学科,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更加强调与行业和专业市场接轨,因此,信息化时代背景下产生的技术手段、丰富专业资源都必然为专业教学助力,成为环境设计专业教学改革的有利因素。

五、结语

网络教学是一种具有前瞻性的教学方式,本文对网络教学模式的探究具有一定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网路教学有效模构建探究,整合现有教学模式和网络教学模式资源,同时着重提出网络教学模式中能促进构建的相关因素及实施方式,从而提升环境设计专业教学质量,增进教师教学水平,提升学生学习能力利于培养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网络教学与传统教学面临的教学环境截然不同,教学方式和方法呈现出新的特征,笔者研究网络教学新的模式将为有效教学提供理论和支持,为线上教学开辟新思路,提供更广阔的改革与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吴彦文.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设计与实践.[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8.

[2]闫丹婷.“互联网+教育”背景下高校环境设计专业教学对策分析[J].美术教育研究,2017.

[3]叶珊虹.信息技术背景下MOOC对环境设计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与推进[J].智库时代,2019(48)159-160

[4]王浩.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信息化教学改革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9(20)220-221

项目名称:民办高校“环境设计专业”网络教学模式有效性研究”

项目编号:MBXH20YB17

项目所属单位:四川省民办教育协会

作者简介:

唐理觅(1983.02-),女,汉,四川人, 硕士研究生, 副教授,研究方向: 环境设计,公共艺术与设施。

猜你喜欢
环境设计专业网络教学模式
环境设计专业竞赛的辅导模式与运行机制
环境设计专业技术科学类课程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环境设计专业园林景观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
计算机公共课的教学环节设置小议
高职院校开展基于云平台网络教学的探索与思考
基于移动学习的自动问答系统设计
永续债券探析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中学数学创造性教学的模式与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