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课程思政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021-11-03 17:39尹爱飞
锦绣·下旬刊 2021年12期
关键词:问题对策

摘要: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在此背景下,课程思政的发展既是顺应课程改革的要求,也是提高高校思政教育实效性的积极探索,基于此,有必要对如何在专业课中融入思政元素做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關键词:思政融合;问题;对策

2016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议上提出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高校的思政教育在中央的重视下不断加强改进,高校思政教育取得明显成效。但这种成绩主要是在高校思政类课程中呈现出来的,在各类专业课的教学中依然存在重教学轻育人等弱化立德树人的现象,出现了思政教育面临孤岛的困境

一、高校专业课思政融合的现状

1、教师对于“思政教育”内涵认识不深入

很多专业课教师对思政教育的认知依然停留在思政教育就是负责思政课老师的事情,只要教授《思修与法律》、《毛邓三概论》等基础思政类课程的教师做好课程授课就可以了,认为专业课的功能只是教学生学习专业技能,与思政教育无关联。

思政教育改革内涵有二,一是推进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思政课要守正创新,持续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着力在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外;二是构建“思政课程、课程思政、专业思政、学科思政”有机协同的育人格局,促成思政课教学和学生发展之间的契合、思政课作为主渠道与日常思想工作主阵地之间的结合、思政课与专业课建设之间的融合、理论讲授与实践育人的结合,努力培养出一批扎根地方社会、服务地方发展的高素质创新人才。由此可见,专业课需要与思政教育融合,与思政课一起构成新时代的思政教育改革体系。

2、教师对如何在专业课中融入思政元素存在困惑

思政教育具有涵盖面广、概念抽象、内容宏观等特点,很多老师不知道如何将各种与价值观有关的元素“润物细无声”的融入到知识性很强的专业课中。虽然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有共同的课程目标,即传播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但是二者在课程讲授方法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别。课程思政往往采取一种比较潜隐的形式渗透于专业课的教学过程当中,学生于潜移默化中接受主流价值观念的熏陶;思政课程更多强调一种显性的社会意识形态灌输,通过系统化的课程体系,由具有专业知识背景的教师将各种社会主流价值观及道德规范通过讲授法等方式直接地传授给学生,这一点对很多老师而言是很大的挑战。

3、思政改革中,体系不完整

部分已经开展专业课思政融合试点的课程改革中,仅仅在课程内容上加入了思政要素,但缺少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考核体系等配套实施手段。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课程思政还仅仅停留在表面,并未进行实质性运行,从结果看,课程思政效果不明显。

二、高效推进专业课中融入思政教育的对策建议

1、正确理解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内在区别

思政课程主要指学校专门开设的为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一系列显性课程,在课程内容上主要是传播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具有鲜明政治属性的课程;课程思政是指“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和改革的各环节、各方面,实现立德树人润物无声”,即寻求各科教学中专业知识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之间的关联性,并在课程开展的过程中,将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内容融汇于学科教学当中,通过学科渗透的方式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思政课程是每个学生的必修课,但是仅仅依靠思政课程的教育是远远不够的。将课程思政的理念融汇于各科专业知识的教学当中,将育人目标贯穿于课程教育的全过程,恰到好处的将学科知识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有机结合,不仅能够丰富学科教育的内容,而且也让学科内容变得更加有深度,让学科教学最终回归到“育人”的本真目的,这也是新时代背景下稳步推进思想政治教育改革以形成大思政育人体系的一个重要方向

2、加强与思政课教师的交流与沟通

课程思政是新时代背景下的新任务,对于绝大多数专业课教师而言都是陌生而富有挑战的,只有对思政教育的内涵有准确、全面的理解和认知,才能为专业课思政元素的融入奠定良好的基础。在对思政教育内涵的理解方面,思政课程教师有专业的优势和从教经验,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引路人。为了提升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需要思政课的专职教师与其他专业课的教师保持互动,需要专业课教师主动与富有多年教学经验的思政课程教师多交流、多沟通、多学习,从深度与宽度维度加深对思政教育的认识。

3、扩大考核范围,创新考核方式

在考核中,将理论、时间和学生的日常表现纳入考核范围,采用多次考核做法,把养成教育贯穿与教学的各个环节,促进学生在道德方面的自我认识、自我调整、自我评价和自我改进。注重考核方式的多样性和综合性,将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教师评价与学生自我评价和集体评价相结合、课堂表现与日常行为相结合,形成多角度、全方位考核评价学生的立体考核模式。

参考文献

[1]谭晓爽.课程思政的价值内涵与实践路径探析[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2018(04)

[2]赵欣.课程思政“课程”考核方案设计研究[J].花炮科技与市场.2019(02)

[3]杨萌,刘雯,王建刚.课程思政在高职食品类专业课教学改革中的探索与实践——以功能性食品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20(36)

作者简介:尹爱飞(1984—),女,内蒙古赤峰人,学历:研究生,职称:副教授,从事房地产估价、房地产经纪、房地产开发研究。

猜你喜欢
问题对策
LabVIEW下的模拟电路实验教学创新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避开“问题”银行股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溶解度计算错误种种和对策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