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礼仪天使”活动下中班幼儿文明礼仪养成的具体实践

2021-11-03 18:20倪丹丹
锦绣·下旬刊 2021年12期
关键词:中班幼儿文明礼仪

倪丹丹

摘要:文明礼仪是人类为维系社会正常生活而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基本道德规范,它不仅是个人素质、教养的体现,也是个人道德和社会公德的体现。而学前期正是培养幼儿道德行为习惯的最佳时期。为了让本班幼儿增强良好习惯的意识,养成良好文明的行为习惯,我结合园部开展的“人人保护校园文明,个个争当礼仪天使”活动,开启了系列探究。

关键词:中班幼儿;文明礼仪;行为习惯培养

英国教育学家洛克说过:“事实上,一切教育都归结为养成幼儿的良好习惯,往往自己的幸福都归结于自己的习惯。”由此可见,教育与礼仪养成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作为一线教师,应该正视幼儿的各种行为习惯的培养,从常规抓起,夯实幼儿的文明基础。那么,如何培养幼儿的文明礼仪呢?我针对本班幼儿的特点和实际生活,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学会言谈——奠文明礼仪之基

《3-6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提出:中班幼儿需要具有文明的语言习惯,能主动使用礼貌用语,不说脏话、粗话。因此我从入园第一件事——打招呼开始,培养幼儿的言谈礼仪。

(一)入园打招呼

打招呼是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的基本礼节,是缩短师幼之间距离,形成和谐师幼关系的重要体现。因此,我开展了“幼儿打招呼”系列活动。

首先,我组织了集体教育活动“打招呼的方式”,与幼儿探讨: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用什么方式打招呼?跟谁打招呼?打招呼之前应该说什么尊稱?最终,由幼儿自己商量决定了六种方式,即拥抱、握手、鞠躬、击拳、击掌、挥手。擅长手工的孩子还将此以绘画的形式张贴在班级入口处。之后,每天早晨,每个孩子都会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跟老师、阿姨、同伴打招呼,同伴也会给予礼貌的回应。

其次,为了便于教师观察幼儿的打招呼情况,我设计了“入园打招呼记录表”。随着活动的进展,又将表格调整为观察“幼儿打招呼的音量”、“幼儿打招呼的方式”。活动进展得十分顺利,每一个幼儿都能大方得体与人主动打招呼,连最胆怯的戴华成也愿意用适当的音量与老师、同伴说“早上好”、“再见”。

(二)日常礼貌用语

根据中班幼儿爱模仿的特点,我以身作则,为他们做出表率,如与他人沟通时,经常使用“请”、“谢谢”、“对不起”等语言;当幼儿向我表达想法时,我会蹲下来,眼睛平视他,认真倾听;在一日生活中,时刻注意用温柔的语气与他人交流。潜移默化中,我惊喜地发现我们班幼儿的语言行为有了极大的改善:在课堂上,孩子们插嘴的现象越来越少了,他们更愿意按次序轮流发言,在角色游戏中,服务员会说“欢迎光临、请问你想吃些什么、请稍等一下、谢谢您的光临、欢迎下次再来”等等,而小顾客们也会回应“谢谢您的服务、我可以等一下、再见”等。

二、约束举止——正文明礼仪之本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的学习与发展过程是其社会性不断完善并奠定健全人格基础的过程。[1]因此,与人交往是幼儿社会适应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良好的交往、他人的欣赏赞赏会增加幼儿的自尊自信。

(一)坐站姿势

端正的坐站姿势有利于幼儿身体机能健康发育。当发现他们坐资、站姿很神气的时候,我及时在全班面前表扬、鼓励,让幼儿为自己的行为感到自豪从而自主养成良好的坐站姿势。

(二)亲社会行为

良好的亲社会行为形成有利于幼儿自信心、自尊心、自我满足感等方面的发展,有利于幼儿在当前的社会群体中获得良好的人际关系,不断被群体所认可所接纳,最终形成健全的人格和社会品质。[2]我便在班级图书角投放了绘本《绅士阿奇》,通过一日活动各环节讲绘本、画绘本等形式,以生动直观的方式让幼儿了解绅士、淑女的意思:彬彬有礼、待人谦和、举止优雅、尊重他人、心地善良、有爱心,从而减少幼儿的攻击性行为。

此外,我还根据我们班的几个有攻击性行为的幼儿设计了频次统计表,以便调整行为改进的策略。在活动中,我会观察以下几个要素:在哪里玩?和谁玩?游戏的材料是否足够?是什么原因导致地争抢、打人?弄清楚原因之后,我将解决问题的权利交还给幼儿,先请被观察幼儿自我反思攻击性行为出现的情境、原因、自己的做法,然后再让集体幼儿帮助思考解决的方法,最后总结出:玩具不够的时候,可以轮流玩、合作;同伴做危险动作的时候,可以用语言提醒他;想加入他人游戏时,可以介绍自己或者交换玩具。

三、遵守规则——启文明礼仪之钥

一个能够很好遵守游戏规则的幼儿,在其他活动中也往往有着较强的自律性。因此,我将规则渗透在幼儿最喜欢的活动——游戏中,让幼儿在自由宽松的氛围内学会排队购物、等待就餐、有序收归等。再以此向生活活动拓展:在盥洗时,引导幼儿排队、不推挤;课间休息时,引导幼儿慢慢走、不奔跑;户外活动时,引导幼儿谦让共享、不争抢;在阅读时,引导幼儿安静翻页、爱惜书本。为了让幼儿学会自我约束、自我监督,我采用了以下措施:

1.按照学号,请幼儿轮流当值日生、小老师,赋予幼儿自信心和责任感,让幼儿在监督他人的同时,反思自己的行为。

2.充分利用同伴榜样的示范作用。比如在晨谈时间经常与幼儿交流“我们班哪些小朋友做了好事情?他是怎么做的?他这样做为大家提供了哪些便利呢?”这样可以让幼儿在发现他人身上闪光点的同时,潜移默化自己的行为。我还组织美工区游戏活动,让幼儿将生活活动规则以绘画的形式记录下来,布置成礼仪小天使墙,并且随着活动的行进可以随时添入新规则。幼儿可以参考以上规则评定自己的行为,从而获得相应的星星,到了月末根据得星情况选出2名“礼仪小天使”。在下一个月,“小天使”们会戴上礼仪绶带,站在学校门口热情地向家长、其他幼儿问早问好。在这些榜样的示范下,每一个幼儿都会为了当上礼仪天使而努力。

3.针对个别幼儿不遵守规则的情况,我设计了“不文明行为表”,让幼儿参照礼仪规则,通过绘画、盖章的记录方式,了解自己的哪些行为出现得比较频繁,哪些行为会让自己和他人受伤,然后尝试改正,从而起到让幼儿学会自我监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教育部.3-6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2]李园.以绘本为依托促进幼儿亲社会行为发展的策略研究[J].好家长,2018(12)

猜你喜欢
中班幼儿文明礼仪
农村小学生文明礼仪缺失的原因和对策
在活动中养成良好文明礼仪习惯
在游戏中培养中班幼儿合作意识
从中班球类游戏中探究师幼互动
中班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成因及解决对策
灵动指尖的艺术
多维并举,激发“棋”趣
不懂礼节
文明礼仪的检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