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数学分层教学探究

2021-11-03 21:52曾培聪
锦绣·下旬刊 2021年12期
关键词:分层教学应用策略高中数学

曾培聪

摘要:课程改革环境之下,教师组织教学活动时,教学方法的运用决定着学生学习成效。高三学生面临高考,学习压力大,加上学生心理素质、个体差异等方面的因素影响,课堂教学如果使用统一化的方法,可能难以满足所有学生学习需求。对此,应用分层教学可以更好地践行因材施教这一教育理念。下文围绕高三复习课的分层教学应用策略进行探讨。

关键词:高中数学;分层教学;应用策略

引言

所谓分层教学,就是授课以前教师按照学生特点和学习情况,考虑其学习习惯对于学生划分层次,制定差异化的教学目标,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和不同的评价方式,让各层次学生之间相互帮助,共同解决学习问题,使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任务,高效学习。可见,分层教学是实现教育公平,促使学生能力发展的重要教学方法之一,因此,需要教育者根据教学需求,探索分层教学的应用途径。

一、教学目标划分层次

在分层教学应用以前,教师应该根据教学进度,做好备课工作,分析学生数学能力、学习态度,之后确认教学目标。在复习课上,可以将教学目标划分A、B、C三个层次,之后要求基础不扎实,并且对于数学学习缺乏兴趣的学生完成A组目标,要求学生复习以后,能够掌握考纲中的知识点,可以利用知识解决教材中课后习题,夯实基础。B组复习目标主要针对对于复习内容有基本掌握的学生,要求这类学生熟记考点,能够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发表自己的见解,提出疑问。C组目标则针对数学成绩相对较好,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要求其不但能够掌握考点知识和基础知识,还能横向延伸,将数学知识有机融合,形成完善的知识体系。

比如:复习“导数的应用”这部分内容,设定A层复习目标是正确理解导数蕴含的几何意义,可以利用导数知识解决切线问题,能够掌握函数单调性确认和极值、最值求解方法,运用数形结合思想,提高数学学习自信;B层复习目标设定为灵活运用导数、函数单调性二者关系求出单调区间,可以解决还有参数类型函数单调性问题,能够理解导数、函数单调性二者之间的逆推关系,解决不等式恒成立、方程根个数等问题,掌握分类讨论这类解题思想。C层复习目标的设定,要求学生能够掌握导数定义及其在函数极值和增减性等研究方面的作用,可以利用导数将不等式、函数和数列综合类问题解决,发现数学知识规律,形成应用意识[1]。

二、教学内容划分层次

不同的复习课教学,各层次学生要掌握的知识点也有所不同。当各组学生明确复习目标以后,可以指派小组代表展示知识点、习题等,教师则负责点拨和补充。A组学生在整理基础知识以后,已经具备一定的解决问题能力,可以尝试应用知识点解决。B组学生则需要针对具体问题应用知识,如果在解决问题时存在疑惑,可以与小组成员相互交流,寻求教师帮助。C组学生在课堂上应该及时反思复习成果,完善知识网络。

“函数导数”内容的复习,C组学生主要负责知识拓展,可运用自己掌握的方法根据已知函数在特定区间内的单调性求出参数范围,但是对于“转化恒成立”、“利用子集思想”、“二次方程根分布确认端点函数值和0关系”等方法的灵活运用,还需要和他人进行讨论或者根据教师的引导才能掌握。

比如:在区间(1,e)之内, 这个函数 恒成立,那么a的取值范围是什么?对于这一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分离变量这一方法,根据已知条件得出 ,也就是 ,可令 , ,此时,令 ,则 ,由于 ,所以 处于(1,e)之内恒成立,因而推断出 在(1,e)区间内为单调递增,所以有 ,因此a≥e-1。

此外,教师还可组织学生之间讨论,思考“直接求最值”的方法解决此问题。在教师的引导和C组学生对于知识的探索过程中,使其逐提高解题能力,可以将导数内部含参问题和其他知识建立关系。B组学生梳理考纲中的经典习题,反复思考,基本上能够掌握利用子集的思想解决同类问题。A组学生可以联系导数几何意义和问题背景,根据导数公式和整式函数的求导方法,利用导数函数的增减性,解决封闭区间最值求解方法。这样,在课堂的互助学习之下,让所有学生能力都能有所提升。A组学生遇到疑问时,B、C两组学生可以给出回应,加上教师的帮助,逐渐完善知识结构,高效复习。

三、教学方法划分层次

分层合作课堂的学习方法的运用,需要保证学生复习阶段能够参与交流互动,实现优势互补,在教师的引导下,及时找出自己知识薄弱区,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特点,对于合作学习过程进行引导。C组学生的学习能力最强,因此在学习方法的选择方面,无需为其设置过多的限制,可以着重培养其建模能力,根据数学问题,整理蕴含的数学模型,感受建模方法的运用优势,提高學生的应用能力。A组学生基础薄弱,可以由教师设计挑战问题,宏观调控课堂,培养其学习态度。B组学生学习水平为中等,要提高其知识水平,需要引导学生拆解问题,找到其中的考点,进行综合整理,体会解题规律的应用,在教师的引导下,记忆高频考点,梳理解题技巧,并且模仿应用[2]。

四、教学评价划分层次

高三数学复习课堂运用分层教学,还可以对评价部分进行分层。教师可以根据讲解试题数量和难度,按照比例划分层次,各小组学生需要根据自身所处层次完成对应习题。教师根据学生答题情况、学习表现等对于所有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和综合运用情况进行客观评价。通过评价分层,能够协调试题难度和学生能力之间的关系,有助于各层次学生获得较好的测评结果。同时,还能真实反映出各层次学生复习阶段得到的收获,反映出来不足之处,对于学生学习自信心的培养极为有利,使其能够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

结束语

总之,对于高三学生的数学教学,应用分层教学法需要教师注意学情的把握,合理制定教学目标,并且对于教学内容划分层次,教学方法的选择和教学评价的应用也应该突出层次性,让整个数学课堂活动的实施都能体现分层特点,满足每个学生对于知识的学习需求,让数学课堂高质量开展。

参考文献

[1]沈云云.高三数学第一轮复习分层教学方法与实践探究[J].新课程,2021(18):132.

[2]李任洲.分层教学方法在高三数学教学中的运用分析[J].高考,2020(11):21.

猜你喜欢
分层教学应用策略高中数学
如何通过分层教学打造高中化学高效课堂
小组活动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分层教学在高中数学中的研究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分层教学,兼顾全体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技校制冷专业课程一体化教学探析
农村学校数学分层教学的实践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