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探讨

2021-11-03 22:10左子凡
锦绣·下旬刊 2021年12期
关键词:思维导图应用策略高中数学

左子凡

摘要:思维导图作为一种重要的思维工具,对于保障学生的学习质量具有十分显著的优势。基于此,本文以思维导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为研究对象,着重探究和介绍了具体的实践策略,希望对相关教师有所启发。

关键词:思维导图;高中数学;教学;思维逻辑;应用策略

一、思维导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一)快速突破教学中的重难点

从眼下我国高中数学教材的特征来看,虽然知识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但仍然不乏难度较高、复杂性较强的知识点,并且同一个问题可能会涉及到不同的解题方式,这就为学生进行数学学习设置了较大的困境。对于这一问题,通过科学运用思维导图,以更符合高中生思维特点的方式实施数学问题的类推,不仅能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也有利于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问题、尝试着解答问题,从未快速突破数学教学中的重点、难点。

(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思维导图显然更有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方便引导他们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确保从中获得一个良好的实践效果。另外,加强思维导图的科学使用,还能有效地培养高中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这对于学生的数学高质量学习具有相当大的帮助。例如,在“指数与指数函数”的教学阶段,通过提供给学生事先制作好的思维导图,让学生结合思维导图展开自主学习,再根据实际的学习成果对思维导图做出适当的补充和修改,使其高度适应自身的数学学习需要,由此不断增强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自主性。

(三)有效衔接起不同的知识点

在高中数学学习期间,学生会接触到大量的知识点,其中大部分知识点之间都存在着密切的关联,但由于知识的复杂性较强,学生很难在短时间内了解到前后知识的内在联系,这对于他们数学知识体系的构建十分不利。而在数学课堂上引入思维导图的概念,通过分块分层地对各章节的数学概念、公式、法则和重点题型等进行梳理,合理运用相关的学习用具制作结构完整、内容清晰、色彩鲜明的思维导图,能将新旧知识点密切衔接起来,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清学习思路,并完成学习计划的制定,就此开展高效率的数学学习。

二、思维导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指导学生设计思维导图,发展数学思维逻辑

从思维导图的本质上来看,具体应用需要通过图示的方式,利用特定的关键词将相应的知识点串联起来,从而展现出直观的形象的知识框架结构,由此发挥出其本身的思维工具的作用。在这方面,思维导图的设计必须要参考高中生的思维特点,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来设置关键词、主题词等,按照从繁到简的原则连接庞杂无章的知识点,据此引导学生展开思考和联想,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就思维导图的设计途径来说,一般分为手绘和机绘这两种形式,顾名思義,前者则是通过手工绘制的方法完成思维导图的构建,而后者则需要借助相应的机器或信息化软件等,如目前比较常见的Powerpoint、MicrosoftWord。但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手绘的方式显然更有利于锻炼学生的思维逻辑,同时也方便及时进行修改和补充。在手绘思维导图的过程中,教师应要求学生准备好纸笔、贴纸等的工具,先提炼和绘制知识脉络的整体形象,再确定主题词、关键词,然后建立下面的分支结构,最后进行细节的修改。如此一来,便形成了一个长期可使用的简洁完善的思维导图。

(二)课堂教学穿插思维导图,加强数学思维引导

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将思维导图穿插到各项课堂活动当中,确保学生切实地掌握思维导图的构建和使用方式,真正发挥出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思维工具的价值,从而清晰学生的学习思路。例如,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由于涉及到的知识点较多,线索庞杂,学生可能在短时间内无法得出一个可观的讨论结果。这种情况下,教师则需要指导学生实施“化整为零”,也即运用思维导图构建起完整清晰的数学发展脉络,使他们快速理清自己的思维框架,从而有针对性的、有侧重点的展开思考和讨论。又如在进行微课教学时,教师同样可将思维导图与微课视频有机结合起来,以“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为例:利用微课视频带领学生回顾曾经学过的圆的标准方程、圆的直径方程等知识,辅助学生建立起新旧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并依次引入相切、相离、相交这三种圆与直线的关系,从“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这主题词向分支结构扩散,并清晰地表示出三种不同位置关系的特征和规律,以促进学生思维逻辑的开阔。

(三)从多方面运用思维导图,提升数学课堂效率

教师要尝试着从多个方面去运用思维导图,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方式和学习习惯,尽可能的挖掘思维导图的价值。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可在新课导入环节运用思维导图。如在讲解“集合”这部分知识时,分别分析集合的表示方法、集合中包含与相等的概念、集合与元素之间的关系等,从中逐步理清思维导图的大致脉络,并结合在学习过程中涉及到的知识点对思维导图进行及时的补充,确保学生能快速精准的掌握所有的知识点;其次,可运用思维导图来讲解经典例题。教师可运用思维导图带领学生多角度、多层面地分析题目信息,并确立不同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真正实现一题多解的理想效果,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和发散思维;最后,可将思维导图当作辅助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工具。如在学习“互斥事件的概率”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先以红球、白球、篮球为例,为学生提供一个具体的问题情境,再鼓励学生运用思维导图去分析互斥事件的发生概率。如此一来,学生便能清晰地了解到事件的相互对立性,更快地完成本堂课的学习任务。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思维导图在高中数学课堂中的作用不容小觑,对此教师应科学地运用思维导图开展高质量的数学教学,指导学生自主完成思维导图的构思和构建,促进他们数学思维逻辑的发展,进一步提升课堂效率。

参考文献

[1]殷清涛.思维导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21(23):149-150.

[2]高莹.思维导图教学模式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1(15):18-19.

[3]王雪洁.关于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的思考[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1(01):55-56.

猜你喜欢
思维导图应用策略高中数学
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概念课教学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软件辅助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研究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小组活动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高中英语阅读文本中融入思维导图的研究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技校制冷专业课程一体化教学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