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生态工程技术与森林虫害预防措施研究

2021-11-03 23:09韩夫云
锦绣·下旬刊 2021年12期
关键词:预防措施

韩夫云

摘要:林木在种植阶段或生长过程中,因受到自然灾害或极端天气比如干旱或洪水的影响,又或者易受到针对林木的病毒细菌传染,致使树林遭受大规模的虫害灾难,若不加以人为防控或治理任其扩散,会直接影响森林的生态平衡,以及造成生态条件的恶化,进而对农林业经济发展、乃至人类生活环境都产生重大的影响。

关键词:林业生态工程;森林虫害;预防措施;

1林业生态工程技术分类

1.1生物群落建造技术

在林业生态工程中,针对生物群落功能的建造尤为重要。生物群落本身是指在相同的时间内、集中在同一种生长环境或地域内的所有生物种族群落的集合,在这个生物群落中,不同生物种群之间十分协调的共同生活。这个群落的组成部分有动、植物以及微生物等各种各样的生物有机体,它们在整个生物群落系统中默契的配合与运作。例如最能体现其功能的生产力方面,生物群落中的绿色植物就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植物们能够通过吸收太阳光进行光合作用,进而将体内的无机物质转化成有机化合物向环境中扩散释放,这是生物群落里最重要的条件,也是为其他生物提供生存条件的最基本功能;在有机养分与无机养分的循环方面,生物群落中的生产者(植物)能在土壤或者水分中、吸收N、P、S、Ca、K、Mg等其他元素的无机养分,这些元素是有机化合物的重要形成部分。同时,消费者(动物)在食用植物或其他动物时,从中取得这些元素。最后,分解者(细菌、微生物等)在分解动、植物的已死躯体时,这个分解过程产生的养分会被释放并归还自然环境之中,再次被植物吸收。所以通过生物群落的有效建造,科学增强植物群落的质量,能够增强对二氧化碳的吸收,以及对温室效应起到明显减缓作用。可以有效改善现有的生存环境,也能促进人类生存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和利用。

1.2环境改良工程技术

对于现阶段我国自然环境的情况,环境改良型林业生态工程可以相对缓解我国自然生态环境的脆弱程度,也可以有效的提高我国森林覆盖率。目前我国森林覆盖率只有22.96%,低于全球平均覆盖率30.7%,与一些相对发达的国家森林覆盖率对比并结合我国人口数量来看,可以说我国是一个缺乏森林资源、土地荒漠化严重的国家。土壤的荒漠化是会使其生产力大大降低的,成为浪费空间资源的荒地废地,所以森林的重要性毋庸置疑。森林中的树木可以对土壤起到一定程度的保护作用,水分能在树根与土壤之间充分运动,从而有效减缓土地荒漠化。在防止水土流失方面也起到重要作用,树木的各部分组织都能承受降雨乃至极端天气对土壤的直接侵蚀。而树木又深深扎根于土壤之中,对土壤也起到了一定的固定与聚集作用,有利于有机物等养分的储存与吸收,极大缓解了土壤本身的生存环境压力。

2林业生态工程技术应用的目的和意义

林业生态工程的目的即在生态经济学原理指导下,站在可持续发展的角度,以人为调节的方式,使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在自然生态和社会人文环境中得到和谐分配,最终实现生态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其核心在于对生态理论的充分理解。工程中涉及的系统设计、工艺流程、信息控制等方面技术,均紧紧围绕生态理论这个中心进行。林业生态工程技术应用的意义主要体现在实现人类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上。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场所和社会发展的基础,为人类社会提供必须的生存和生产资源,社会经济效益的增长需以自然环境的健康发展为前提,而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3森林虫害的预防措施分析

3.1因地制宜的选择优质树苗种植

选择在该区域最适合生存的当地树种进行种植,要比其他的外来树种好很多,首先外地树苗的运输就是一大难题。在运输过程中极易导致树苗含水量的缺失,增加运输成本,外地树苗的检疫工作也极为重要,若出现漏检等现象,反而为病虫害的大规模入侵创造了条件,会严重影响到当地的林业生态工程系统,森林也会遭受毁灭性的打击,为林业经济发展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所以一定要在满足检疫条件下,先小范围试种,期间定期观察并记录树苗的存活情况及周边土壤成分,从根本上杜绝病虫害的传播手段。试种期间,相关技术人员需加强对树苗的科学管理能力,对树苗成长的情况进行细致记录,这种方式能够直接体现该树种对这片土壤的具体作用,所以一定要确保苗木在任何时间段都有着较好的成长水平。若树苗的存活率较高,再进一步安排适当的植树人员。依据种植区域的科學划分计划进行简单的分组,每组负责不同的任务,例如对土壤的初步施肥,要使用天然无公害的绿色环保肥料,对加强土壤的病害防护有明显作用,以及对杂草或周边杂树进行修剪整理、为树苗及时补充相应的水分、以及检测种植区域的土壤成分等,科学的种植技术手段能提高森林的基础防护水平,也为森林本身天然防护力的增强起到明显作用。

3.2结合林业技术与森林病虫害防治手段

其实人工造林技术最大优势的体现,就是它可以提高树木本身对病害、虫灾的抵抗性,显著的降低森林病虫害水平,进而为森林内部的生态平衡保驾护航。不同的树种有着不同的特征,生存的地理环境与条件也大不相同。根据树种的属性来看,同样一片森林可以种植最少两个树种的混交林。树种的合理搭配,例如乔木和灌木的混交林,森林内部由于不同树种的高度不一,直接弱化了阳光的直射,从而有效减小了气温变化的幅度,增加了空气中的含水量。对比单一树种,不同树种的落叶掉进土壤后,分布较为复杂,一定程度上使树根下的土壤更加肥沃、营养成分也更加多元,为提高病虫害的防护提供了根本基础。混交林不易生长害虫喜爱的食物种类,因其树木杂交技术从根本上提高了树木的免疫力,有效增加了林木的种类,促进生态平衡的同时丰富了森林内物种多样性。

4结语

总的来看,保护森林地区的生态环境已成为我国越发重视解决的事情。林业地区经济、内部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与林业病虫害防治手段的有效实施密切相关。将提高森林的天然资源储备量作为我国林业发展的优先任务,建立和谐完善的森林生态环境与系统,为促进我国森林资源及林业的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李垚.关于林业工程中生态林业研究[J]林业建设,2020,(5):222-223.

[2]李萍.试析加强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技术措施[J]农业与技术,2018,(38):177.

猜你喜欢
预防措施
混凝土裂缝的形成、处理和预防措施
Go on the safest trip 踏上最安全的旅程
管壳式换热器腐蚀原因分析及预防
缸套穴蚀产生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磨粒磨损对农业机械的影响及预防措施
浅谈巴基斯坦K2核岛基坑清理存在的问题
刍议企业财务风险控制及其防范措施
煤矿井下测量误区与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