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演员的演唱特点和发声技巧

2021-11-03 00:02苏正国
锦绣·下旬刊 2021年12期
关键词:戏曲演员

摘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戏曲作为我国具有悠久历史的舞台艺术形式,受到了广泛关注。对于戏曲而言,不同演员的唱腔所表达出的人物情感,能够展现出人物的性格特点与心理活动。戏曲艺术不断发展与实践的过程中,逐渐分为行当与角色两种,其与戏曲唱法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所以不同戏曲演员的演唱风格、技巧、音域、音色等都有其各自的特点。基于此,本文针对戏曲演员的演唱特点、发声技巧进行研究,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借鉴。

关键词:演唱特点;戏曲演员;发声技巧

前言:

戏曲作为我国独立的艺术种类,结合了音乐、美术、文学、舞蹈等文学艺术,是一门较为综合的艺术形式。从戏曲表演层次而言,唱腔是其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传统戏曲中,唱词语言不仅仅是一种单纯文学,更是具有生命力的语言文学,其主要强调以多元化的艺术手段,以歌舞形式演绎故事,将戏曲内容进行展现。因此,戏曲演唱也可当做以形式语言所表达出的思想内容。

一、戏曲演唱中存在的影响因素

在戏曲的各个角色行当中,主要划分依据便是人物的性格、性别、社会地位、年龄等。由于不同人物所展现的人格及思想内容并不相同,所以对应的演唱技巧和手段也不尽相同,通常情况下,不同剧种是结合自身传统特点,对各个行当角色演唱表现方法有着相应要求。与此同时,因人物性格不同,所对应的戏曲故事情景也不同,在实践演出过程中,演唱会会出现许多变化。例如,湖北楚剧、河南豫剧等剧种,即便角色行当十分齐全,但也不能以偏概全的用统一特点替代角色的创造。由此可知,即使是同一角色的行当,如若处于不同情况时期下,其所展现的演唱不相同,根本原因在于演员自身便存在差异性,所以在呈现行当角色时,其演唱风格与特点也有着明确区别。

二、戏曲演员的演唱特点发声技巧

(一)演唱特点

1.戏曲唱腔。戏曲唱腔主要强调音乐与语言的相互依附与充分融合,这能使戏曲唱腔突显出具有地域民族特色的演唱艺术形式。在戏曲演唱过程中,主要方法是将咬字进行分解处理,分别划分为头、腹、尾三部分。在字的声母发声部分,是依据唇、齿、舌、牙、喉的“五音”。在实际演唱过程中,需通过延长各个字的声音,将其划为开、齐、撮、合的“四呼”。在戏曲演唱过程中,不仅需发出正确的韵母和声母,还需要确保每个字归韵、收音部分处理的适宜、合理。收音是指变化字音的过程,当每个字要开始演唱时,都需要以收音部分让听众清楚,在此基础上继续演唱下一个字,通过该种形式,能够使句子与句子、字与字之间在结束后,形成独具特色的语势、语气,从而使人们能够听懂戲曲唱词所要呈现的内容。而归韵则是指将唱词末尾的字分到唱词所存在的韵辙,对于唱词的韵脚词,需将其分到相对应的韵辙中,进而实现统一唱词韵脚的目标。实际上,收音与归韵属于相同的问题,只是因角度与不同唱词对应的韵脚不尽相同,所以总结为唱词独有的特征。

2.演唱气息。演唱气息作为戏曲演唱的根本,主要运用腹式呼吸技法。人们的呼吸是呼吸器官的自然反应,但在戏曲演唱过程中的呼吸,则是一种有意加量的呼吸形式。对于戏曲演员而言,其在演唱过程中需合理控制呼吸比例,根本原因在于,若吸取过多气体,很容易增强肺部压力,对演唱器官会造成不良影响,导致戏曲演员发出的声音十分死板,情况严重的话还会出现脸红脖子粗的现象;但若吸气较少,肺部整体处于轻松状态,在演唱时,也很难出现爆发力量,在唱高音时,会因气不足增添喉头负担,严重情况也容易出现脸红脖子粗的现象,导致戏曲演员强度、力度无法达到预期效果。因此,为使戏曲演唱工作顺利开展,并实现理想效果,应合理控制演员气息,引导其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促进戏曲演唱质量有效提升[1]。

(二)发声技巧

1.戏曲演唱。在练习戏曲发声技巧的过程中,应在唱、念、做、打的四功基础上,有目的性、针对性的进行严格训练。例如,旦角行当的演唱技巧,在唱低音、中音、高音的运用中,都需要做到行腔、吐字统一,不论是收字还是喷口都需到位。而在演唱方法中,戏曲演员可合理利用共鸣腔体,如在训练高音过程中,以头腔共鸣为主;在训练中音时,主要突出咽腔、口腔共鸣;而在训练低音过程中,则应将胸腔共鸣当做主要训练。在戏曲表演艺术中,腔圆通常是指戏曲演员在行腔圆满基础上的演唱发声技巧,能使戏曲唱法具有一定的韵味,从而充分展现戏曲的吸引力。与此同时,戏曲演唱在用嗓过程中,也有其一定的独到之处,真假嗓的时而混合运用,时而分开运用,都能展现出丰富多彩的戏曲演唱效果。真假嗓也称为大小嗓,大嗓为真声或是以真声为主的嗓音进行演唱,有着温婉朴实的特点,而小嗓则是以假声或以假声为主的演唱形式,有着飘逸俊秀的特点,二者相结合的戏曲演唱特点为刚柔并济,能为人们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使戏曲魅力得以充分体现。

2.演唱训练。在戏曲发声技巧中,除去基本演唱技巧外,还应重视声音特征、艺术风格、舞台表演以及人物特性等。因戏曲声腔中存在的不同剧种已然形成生、旦、净、丑四个行当,且由于不同行业所展现的韵味并不相同,所以能使戏曲艺术形成特殊风格。因此,在实际戏曲演唱过程中,戏曲演员需结合自身生理条件,依据生、旦、净、丑等行当的特点,以不同音色具体表现各个行当,从而实现塑造独具特色的艺术形象。此外,由于戏曲艺术在长时间的实践表演中,形成了行当与角色的划分,所以戏曲演员在戏曲发声技巧的演唱训练中,也应重视以自身发声技巧进行声情并茂的戏曲唱法,使唱腔通过不同处理方式,刻画成为美好的戏曲艺术[2]。

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戏曲而言,只有戏曲演员具备良好的发声技巧与演唱特点,才能将戏曲艺术特色,以自身魅力更好的诠释剧情内容,并塑造感人的艺术形象。因此,戏曲演员应重视音乐与语言充分融合的唱腔,合理控制自身气息,开展针对性的发声技巧训练与演唱训练,为提升戏曲演唱整体质量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 王利华. 戏曲演员的演唱特点和发声技巧分析[J]. 文艺生活·下旬刊,2020(30):139.

[2] 钟明. 浅谈戏曲中的声乐演唱特点[J]. 音乐探索,2008(3):92-95.

作者姓名: 苏正国  性别: 男  出生日期:1971.12.26  民族: 汉  籍贯:湖北省武汉市  职称:国家三级演员  职业: 楚剧小生、老生演员  单位:武汉市新洲区楚剧团

猜你喜欢
戏曲演员
戏曲演员的“脚下”功夫及训练方法探析
谈戏曲演员的舞台艺术体现
戏曲演员应具备的艺术修养分析
浅谈戏曲演员的角色塑造
戏曲演员的表演技巧探讨
多媒体时代戏曲名角的培育与打造
明清女观众对戏曲演员之接受论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