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文化对群文舞蹈创作的体现分析

2021-11-03 00:12曹竞予
锦绣·下旬刊 2021年12期
关键词:民俗文化

曹竞予

摘要:民俗文化文化遗产内涵丰富,种类繁多,其中各民族舞蹈占据了重要地位。这些民族舞蹈是民族文化的表现,是各民族精神特质的外在表现。在此基础上,笔者从群文舞蹈与民俗文化的联系入手,探索挖掘民俗文化对群文舞蹈创作的重要影响,以此为我国民俗文化传承和丰富群文舞蹈创作内容提供有意义的参考。

关键词:民俗文化;群文舞蹈创作;深远影响

群文舞蹈是人们最喜爱的群文活动形式,是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需求的重要抓手。在新时代背景下,高质量的群文舞蹈创作是时代的必然,对于创作者而言,如何创作出群众喜爱、审美内涵丰富的群文舞蹈呢?笔者认为有效汲取民俗文化,不仅拓展了非遗文化的传承路径,更丰富了群文舞蹈的艺术内涵和审美内涵。民俗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精髓,有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和地方特色文化,群文舞蹈的参与主体是群众,将民俗文化与群文舞蹈相结合,一方面更有利于获得群众认同,吸引群众参与到活动当中,而且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还能起到传承创新作用。

一、群文舞蹈与民俗文化的关系

群文舞蹈的参与主体和欣赏主体是群众,群众性群文舞蹈的基本特性,也是群文舞蹈与专业舞蹈本质区别的标识。群文舞蹈是满足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而不断发展的,不仅能够提升群众的艺术修养和文化修养,同时,也起到了文化宣传和传承作用。所以,群文舞蹈必须贴近群众、贴近生活,其创作元素、主题都应取材于群众的生活,艺术表现上也应以通俗易懂为主,如此更便于群众接受。另外,由于群文舞蹈的参与者也是群众,他们没有专业基础,形体等也没有接受过正规训练,因此,在进行群文舞蹈创作时,必须结合群众实际,不能对群众有过高、过专业的要求,难度上也要以简单易学为主,这样才能激发群众兴趣。

比如,具有满族文化特色的群文舞蹈《关东情》,在整个舞蹈过程中,不仅没有过高难度动作,而且还从满族人的实际出发,将满族人很多生活习惯融入其中,艺术手法上也借助灵活夸张的手法,将满乡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热情激发了出来。

群众文化的基本特性为融合民俗文化提供了艺术空间。民俗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精髓,是人们在生活中不断总结传承下来的文化形式,群文舞蹈的创作也离不开生活,就这点来说,二者有着高度的重合性。我国历史优秀,地大物博,很多优秀的民俗文化都在传承中流失,无论是手工技艺还是民俗舞蹈,传承民俗文化的人越来越少,在此背景下,人们对民俗文化的传承创新更加重视。将民俗文化融入到群文舞蹈当中,不仅为群文舞蹈的创作提供了灵感和素材,也能吸引更多人关注民俗,传承民俗,起到民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作用。例如,在本溪满族自治县文化馆编排的《萨满欢歌》中,创作者将本县的民俗文化遗产萨满舞元素融入其中,使整个舞蹈非遗元素浓厚,异彩纷呈,也使民俗文化走进更多人的生活中。据此而言,民俗文化中浓厚的群文元素,将之开发利用,融入其中,极大地拓宽了群文舞蹈创作的素材来源,而且我国民族众多,民俗文化内容丰富,这对于群文舞蹈的创新和持续发展,有着强大的助益。

二、民俗文化对群文舞蹈创作的影响

第一,民俗文化对群文舞蹈形态方面的影响体现。舞蹈本身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远古时期,就已经有了舞蹈的原始雏形;在封建时代,舞蹈更成为重大场合所必须的艺术形式。当时的舞蹈演员都是群众,他们尽兴而舞蹈,是当时社会文化的表现形式之一。这与今天的群文舞蹈有着某种相似的地方。所以,将民俗文化融入群文舞蹈,就是对传统舞蹈的一种“再现”,也就是说将民俗文化融入群文舞蹈就是回归舞蹈本身,在创作中要坚持传统文化,当然,也要增强群文舞蹈的可观赏性。

增强民俗文化融入群文舞蹈的可观赏性,可以从舞蹈形式入手。就当前群文舞蹈形式,一般具有强烈的地方色彩,乡土味浓厚,就好比上文提到的《萨满欢歌》《关东情》等,这些舞蹈能备受群众认可,就是因为它们有着浓厚的乡土气息,充满着地方色彩,具有较高的可观赏性。将民俗文化融入群文舞蹈,就是要结合地方非遗中的精华元素,融入作者对民俗文化的理解进行创作,在创作中需要遵循以下两个原则,一是贴近生活,将群众生活表现出来,二是立足群众审美实际,通俗易懂。就好比上文提到的萨满舞,早期的萨满舞是仪式庆典活动的艺术形式,比较庄重,氛围也比较沉重,如果照搬到群众舞蹈当中,观赏性就大打折扣,也起不到民俗文化的宣传作用。所以,创作者在进行群文舞蹈创作时,可以考虑营造庄重的氛围,将舞蹈本身的环节抽离出来,结合舞蹈创作主题,将故事、人物、舞蹈结合起来,构建一个观赏性较强的群文舞蹈表演。这样不仅符合群众的审美特点,也将萨满舞本身的艺术魅力展示了出来,起到了宣传作用。

第二,民俗文化对群文舞蹈创作内涵方面影响的体现。群文舞蹈是以群众审美特点为基础的,目的在于展示区域文化特色和风土人情,更值得强调的是在这一过程中,将民族精神、文化特质展示给更多群众,这也是群文舞蹈创作的宗旨。将民俗文化融入群文舞蹈,必须结合当地实际,深入挖掘当地民俗文化中的精髓,这些精髓可能是手工艺品,也可能是民俗文化,通过深入挖掘,可以进一步丰富群文舞蹈的创作内涵,吸引群众注意力,帮助群众更加深刻理解群文舞蹈的文化内涵。

就群文舞蹈本身的文化内涵来说,主要有两大内容,一是区域环境,二是时代精神。区域环境主要是群文舞蹈创作的地域环境,十里不同风,不同地区风土人情存在差异,这是影响群文舞蹈的环境因素。所以,不同区域的群文舞蹈必须结合区域民俗文化特色,创作者也必须深入了解区域民俗文化特色,并将之转化为群文舞蹈创作的源泉,贯穿整个舞蹈的始终,使之具有文化灵魂。时代精神是民族精神表征,是时代人们思想、价值观念的总和。同一时代背景下,人们的思想不同,不同区域的人们思想也不同,所以,在群文舞蹈的创作中,创作者要结合時代精神特点,明确人们的追求,如此才能更好地将时代精神展示出来,给人们更真实的情感体验。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群文舞蹈的创作必须是贴近群众的,贴近群众生活的,其素材来源于对群众生活的观察,民俗文化的融入,极大地拓宽了群文舞蹈创作的素材来源,并且进一步丰富了群文舞蹈的艺术形态,提升了群文舞蹈的艺术内容,对于民俗文化的传承和群文舞蹈的持续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杨静.地方民俗文化背景下的群文舞蹈创作[J].艺海,2020(02):39-40.

[2]王冠.浅析群文舞蹈创作[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18):78-79.

猜你喜欢
民俗文化
提高民俗文化意识,延续民俗文化
略论贵州茂兰自然保户区民俗文化的保护
城市化进程中的民俗文化保护与传承对策分析
地方民俗文化的传承
探析伏牛山文化圈特色民俗文化传承创新中的存在问题与解决对策
“互联网+”促进民俗文化活态化
民风民俗
关于发展民俗文化特色旅游的思考
浅议河北民俗文化档案资源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