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填埋的生态环境问题及治理策略探讨

2021-11-03 01:24熊玉月
锦绣·下旬刊 2021年12期
关键词:治理策略生态环境问题

熊玉月

摘要:随着全球整体环境的不断变化,各种各样的极端天气、自然灾害的频发,无时无刻不再唤醒着人类对环境保护的重视。为了加强对人类生存家园的保护,我国的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从未停止。垃圾处理工作不仅是环境治理工作中重点问题,同时亦是难点问题,我国传统的垃圾处理方式大多是以焚烧法、堆肥法、填埋法等方式来实现对垃圾的处理,但是无论是哪种处理方式势必会对附近自然生态环境造成影响,如何将该种不良影响降到最低成为当前我国垃圾处理工作面临的重点问题。本文主要以张厝乡为研究研究背景,主要分析当前垃圾填埋的生态环境问题,重点对垃圾填埋的生态环境的治理策略进行探究。

关键词:垃圾填埋;生态环境;问题;治理策略

前言:

我国作为世界上屈指可数的人口大国,中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五分之一,随着我国现代化发展的不断推进,环境污染问题逐渐凸显出来,环境保护已经成为我国实现长远发展目标的重要举措。垃圾填埋作为张厝乡当前处理固体垃圾的主要方式之一,为了最大限度降低垃圾填埋对附近自然生态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当地相关部门应当提高垃圾填埋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视,积极采取行之有效的治理措施,为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提供环境保障,促进我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长远目标。

1、研究背景

张厝乡过去主要是以焚烧炉与垃圾填埋场相结合的形式来处理乡镇以及附近周边村庄的生活垃圾。在处理过程中首先将生活垃圾进行分类,然后根据垃圾分类以焚烧或填埋的方式进行处理。为了充分贯彻上级部门的相关文件,在2017年,张厝乡采取了相应的环境整治方案,及时停用焖烧炉与简易的垃圾填埋场,并对垃圾填埋所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进行全方位的分析,并采取的相应的治理措施,最大限度降低垃圾填埋对附近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为我国生态环境建设起到良好的助推作用[1]。

2、垃圾填埋产生生态环境问题

填埋场的生活垃圾中本身会就含有大量的水分,再加之受到垃圾填埋场地形的影响,导致附近的雨水都会朝向垃圾填埋场地聚集,进而造成垃圾处理过程中出会出现大量水分的聚集或渗漏。与此同时,在大部分有机垃圾在分解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有害细菌、有害物质溶解至水中,并随着渗滤液逐渐渗入垃圾场附近的周围的土壤层以及地下水源中,对附近的土壤以及地下水造成严重的污染,进而导致垃圾填埋场附近的植被生长迟缓甚至死亡,同时严重影响附近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并且,垃圾填埋产生的滲滤液一旦对附近的土壤以及地下水造成污染,其产生的破坏根本是不可逆转的,其恢复难度极高。与此同时,在垃圾填埋场中,各种微生物在对有机垃圾分解过程中,将会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如:二氧化碳、甲烷等,这些有害气体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因素,随着有害气体的释放,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的破坏与影响[2]。

3、垃圾填埋的生态环境的治理策略

3.1加强对垃圾填埋场的治理

张厝乡垃圾填埋场停用之后,对于其剩余垃圾进行分类处理,一部分满足清运条件的垃圾运送至邵武市卫生垃圾填埋场集中处理,剩余少量的不符合清运条件的垃圾则采用垃圾填埋的处理方式进行填埋处理,并及时进行了全面的消杀工作,填埋工作结束后,并将垃圾焖烧炉采取拆除措施,对于现场遗留的部分残渣进行封土填埋(如图1)。

3.2加强对垃圾渗滤液的治理

对于垃圾填渗滤液的治理,其主要采用渗滤液过滤池对渗滤液进行收集工作,避免由于渗滤液渗漏对垃圾填埋场附近的土壤以及水源造成污染。张厝乡对垃圾渗滤液的收集工作主要是在垃圾填埋场建设垃圾坝,其长度约10米,宽约6米,高度为2.8米,整体容积为18立方米的渗滤液过滤池对垃圾渗滤液进行收集。并在垃圾填埋现场设置了相应的防洪措施。

3.3加强对关闭填埋场的植被恢复

为了促进垃圾填埋场附近环境的恢复,对已经关闭的填埋场采取相应的植被恢复工作[3]。在停用垃圾填埋场植被恢复过程中,首先相关部门对俩级填埋现场附近的植被特点进行细致的考察,结合当地的植被特点,对垃圾填埋场附近的植被恢复工作制定详细的规划,合理选择植被品种,同时还应当对垃圾填埋场的土壤覆盖层进行相应的改良,确保植被能够健康的生长,保障其成活率。张厝乡所采用的植被恢复方案主要是在停用的垃圾填埋场覆盖约半米厚的黄土,并在黄土上种植杉木作为恢复植被。最后,在停用垃圾填埋场的进场道路利用铁丝网进行隔离封场,并设立相应指示牌,提醒附近居民垃圾场处于停用状态(如图2)。对于产生的新垃圾,主要采用“村收集、乡转运、市处理”的模式统一转运到卫生垃圾填埋场集中处理,在2016年张厝乡新建一座垃圾中转站,于2017年投入使用。

3.4加强新垃圾填埋场管理

针对垃圾填埋场管理问题,主要增加1名垃圾填埋场区管理工作人员,管理人员总数增加至3人。并且严格按照无害化、规范化管理要求开展相应工作,全面清理渗滤液池周边土方,设置防渗膜,铺设防尘网,最大限度降低垃圾填埋场对附近环境造成的破坏。同时,相关管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应当详细排查和整治场区后期安全隐患问题,做好入口处公路沿线及周边环境整治。加强垃圾处理配套设施建设,为附近广大人民群众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4]。

结束语:

总而言之,通过对垃圾填埋对自然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进行细致分析,并针对其问题对其治理措施进行探究,是推进我国自然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举措。因此,当地相关管理人员应当提高对垃圾填埋带来的生态问题的重视,加强对停用垃圾填埋场的环境恢复工作,对当前现有的垃圾处理方式进行不断的优化与改进,为我国实现长远发展目标起到良好的助推作用。

参考文献

[1] 蔡尧尧. 关于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对策的探讨[J]. 生态环境与保护, 2021, 3(11):20-21.

[2] 董哲.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渗滤液的控制及处理方案探讨[J]. 绿色环保建材, 2020, No.156(02):37-37.

[3] 颜海波, 赵朔. 浅析城镇化建设中生态环境保护的问题及对策[J]. 化工管理, 2020(24).

[4] 郑晓笛, 王玉鑫. "棕色土方"视角下的垃圾填埋场再生解读——以以色列希瑞亚填埋场为例[J]. 园林, 2020, No.336(04):17-24.

猜你喜欢
治理策略生态环境问题
浅析公路路基边坡病害的防护与治理
目前我国农村环境治理面临的困难以及应对策略
澳大利亚高等教育的常规治理策略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体系研究
对媒体融合生态环境中出版教育的思考
我国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发展的研究
如何强化我国生态环境监察工作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网络失范言论的治理策略分析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