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老年人心理健康的维护对策探究

2021-11-03 01:24孔祥兰
锦绣·下旬刊 2021年12期
关键词:心理问题护理干预老年人

摘要:近年来,我国老龄化问题在逐步增强,老龄人口数量越来越多,因此引发了诸多问题,这些问题也给民众的生活和健康带来了很大影响。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开始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本篇论文就针对我国社区老年人心理健康问题展开分析和研究,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一些心理健康指导方式,也希望通过本文研究结论为更多老年人提升心理健康水平而提供一些借鉴。

关键词:老年人;心理问题;护理干预

我国老龄化程度在不断增长,在这种情况下,老年人的心理健康问题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但从我国当前现状来看,很多老年心理疾病患者到目前都没有得到有效的护理和治疗。那么到底该怎样有效提升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其生活质量提高,用一个健康的心理状态来度过幸福的晚年生活,是当前我们需要格外注重的问题。

1 社区老年人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

1.1失落情绪频发

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在社会中角色发生改变,自身的生理功能也在不断退化。家庭地位的降低,结构的改变都会导致老年人心理发生变化,进而使其健康受到影响。而且很多长时间独居老人,因为平日缺乏儿女的关心和陪伴,内心无法感受来自于家庭的温暖,因此心理会有巨大的失落感。通常会出现两种状态,一是极度沉默,情绪不高,对任何事情都不关注。二是非常暴躁,很容易发脾气,看不惯很多事情,哪怕是一点点小事都容易大发雷霆。

1.2孤独感倍增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社会和家庭地位都发生了一些改变。到了一定年龄,老年人的各身体器官都在不断衰退,行动也愈加不便,很多事情都有心无力。因此在心理上很容易产生不良思想。严重的会導致老年人产生强烈孤独感和隔绝感。如今越来越多的空巢老人也进一步加剧了该问题。

1.3恐惧感加重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生活自理能力也在逐步降低。在这种情况下,一旦生病,其内心就会产生焦虑和恐慌感。特别是一些经济条件不佳的老年人,在生病之后担心拖累儿女,选择隐瞒病情,最后耽误了最佳的治病时间,病情加重,其心理恐惧也进一步增加。

1.4少数患有抑郁症

根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10%到34.5%的社区老年人都存在或多或少的抑郁症状,很多老年人都有一定的负面情绪。如果老人的家庭不和谐,则这种负面情绪会更加严重。另外很多老年人都患有一些慢性疾病,长期吃药和治疗也让老年人因为恐惧而导致抑郁。更多的老年人都是因为日常生活过于单调,进而产生空虚和抑郁。在我国,大多数人都认为只有生理疾病才是生病,很少有人会关注心理疾病,即便是患有心理疾病也不会积极的求助医生。正因为如此,所以很多老年人的心理疾病都没有受到应有的关注,因此产生了诸多不良后果。

2 社区老年人心理健康问题护理对策

2.1建立社区健康档案

我国需要进一步加强社区诊所健康档案工作,同时加大对社区护理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护理人员对于老年人不仅要耐心,还要注重加强对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关注,给予老年人更多的尊重,对已经存在心理问题的老年人要及时开导。

2.2定期开展健康教育

采取多种方式来加强对老年人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比如社区板报,健康讲座等等。通过这些活动来对如何有效提升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提供一些有效的方式方法。让更多的老年人通过活动来正确认识心理疾病,积极配合医生展开治疗,加强自身的防护能力,提高对生活的信心,进而获得更有品质的生活。

2.3采用多种疏导方式

老年人的文化层次,性别,职业背景都各不相同,因此也需要对其展开不同的护理。可以采用多种形式来展开,比如说面对面的交流,有针对性的照顾等等。特别是对于一些已经患有心理疾病,且极为固执的老年人,应该给予更多的照顾和关心。通过疏导来让患病老年人走出认知误区,更加客观的面对各种问题,有效去除老人的心理障碍。在确保治疗效果的前提下,也可以采纳一些老人的建议,增强其自信心,更好的享受晚年生活。

2.4与子女及时沟通

对于患病老人,护理人员需要加强和其家属之间的沟通。让老人的子女们都能够认识到家庭和谐的重要性。平时多和老年人进行沟通和交流,尽量避免将事情放在心中,进而产生不良情绪。平时安排好老人的日常生活,多关心老人,不让其产生孤独感,这样也会有效降低心理疾病产生的概率。

2.5鼓励老人参加社区的各项活动

实际上,老年人是最需要陪伴的。日常生活中,老年人多和他人交朋友,多交流,可以提升老年人的自信心和安全感。不良情绪也更加容易获得宣泄。要鼓励老年人在确保自己身体状况的前提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并培养良好的兴趣爱好,多参与集体活动来防止孤独,更好的享受生活。

2.6对抑郁症患者的护理

有关护理人员要加强对心理疾病的宣传,多和患者及其家属沟通和交流。让他们充分了解什么是心理疾病。对于已经患病的老年人应该叮嘱他们及时服药,并掌握好他们的思想情况。多关心老年人的日常生活,赢得老人的信任。只有老人和家属都积极配合治疗才能够使病情获得更好的控制。一旦健康状况有所改善,就能够让老年人心情愉悦,生活自然也会更加幸福。

3 总结

总之,随着我国老龄化的不断加剧,老年人心理疾病问题也越来越严重。而从我国当前现状来看,针对老年人的社会保障措施并不完善。未来老年人心理疾病在较长时间里依然存在,因此社会各界都需要加强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的重视。而社区医护人员是接触老年人患者最密切的,因此也应该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采取更多有效措施来帮助老年人解决病痛,安度晚年。

参考文献

[1] 方菲. 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及对策探讨[J]. 社会心理科学, 2003(01):67-69.

[2] 雷茂林, 杨华美. 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成因分析及对策探讨[J]. 卫生软科学, 2004, 018(006):356-357.

[3] 廉蓓. 社区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现状及护理对策[J].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2, 009(006):152-153.

作者简介:孔祥兰(出生年月:1984.10),性别:女,民族:汉,籍贯(精确到市):山东 菏泽,当前职务:教师,当前职称:中级,学历:本科,研究方向:护理心理学,作者单位:西北大学.

猜你喜欢
心理问题护理干预老年人
如何防止老年人受骗
预防老年人跌倒健康核心信息
中国失能老年人4年后达4200万
个案工作方法介入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研究
农村寄宿制学校留守学生心理问题的思考和建议
老年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关系及护理分析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评价
严重创伤患者的急诊急救护理干预分析
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成因及对策研究
心理健康教育在班级活动中的有效实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