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卡尔《历史是什么?》一书

2021-11-03 01:40傅心怡
锦绣·下旬刊 2021年12期
关键词:历史事实历史学家客观性

傅心怡

摘要:《历史是什么?》一书是由非职业历史学家E.H.卡尔所写的世界学术著作。本文通过对作者和作品的介绍,同时结合作者自身的理解和思考分析了这一本书,表现了作者对于书中有关历史的问题的理解以及获得的启示。

关 键 词:卡尔;历史学家;历史事实;客观;个人思考

一、作者及作品简述

《历史是什么?》一书是由英国著名史学家爱德华·霍列特·卡尔所著,于2007年6月由商务印书馆出版。该书是卡尔的一部享誉世界的历史理论名著,作者在书中对于“历史”的各个侧面进行了深入的剖析,阐述了关于历史学家、历史事实、社会与个人、科学、道德、因果关系等的理解与分析,为人们从新的角度认识历史、了解历史提供借鉴与参考。

二、内容概述及个人理解

该书包括导言和六个章节,我将从卡尔的主要观点出发,结合自身的理解,对全书内容进行概述。

(一)历史的客观性问题

关于历史客观性的问题一直在困扰着卡尔。他虽然摒弃“绝对的、永恒的客观性”,但是仍然写道“根据一些为历史学家所接受的客观性原则或客观性标准,历史要求对过去的事实进行选择和整理,这必定包括解释的因素。”综合全书,卡尔并不承认有绝对客观的历史,因为历史学家总不可避免地带有时代的烙印,总会受到历史研究者自身的主观因素、社会环境等的影响,因而并不存在所谓的绝对的客观。但是卡尔同时也提出了他对于“历史客观”的独到见解——历史中的客观性不可能是事实的客观性,只能是事实与解释之间,只能是过去、现在和未来之间关系的客观性。在这里,卡尔将历史的客观性放在了这两组关系的互动过程之中,并且进一步提出:当我们说一位历史学家是客观的时,意味着他有能力超越其社会环境、历史环境给其视野带来的局限;也有能力将视野投入到未来,以这样的方法可以使他比那些把观点完全局限在自己当下环境等历史学家更具有一种深入、持久洞察过去的能力。但是这一理论所体现的似乎更多是“先进性”,即超越自身时代局限去放眼未来社会,而且卡尔自身又认为“历史学家不能超越自身时代的影响”,与这一理论自相矛盾,需要我们谨慎地思考这一观点。

(二)历史学家与历史事实

在讨论历史学家和其历史事实时,卡尔首先提出了关于区分历史事实与过去其他事实的标准——历史事实上对于所有的历史学家都是相同的,也可以说是这些基本事实构成了历史的基本框架。而历史学家,无论如何都不可避免地带有其时代的烙印,并且会对其着手整理的事实进行加工处理。在这时,历史学家对于事实就有了主动权,即只有历史学家要事实说话的时候,事实才会说话;按照什么秩序说话或者在什么样的背景下说话,这一切都是历史学家决定的。在阐明这部分内容之后,卡尔提出了他对历史学家和历史事实的关系的认识:历史学家与历史事实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平等的、互动的关系。就像任何正在从事研究的历史学家知道的一样,历史学家从事的工作是一个不断地让事实适合解释,让解释适合事实的过程。让一方处于比另一方更重要的地位,这是不可能的。因此,卡尔在这里得到了他对于“历史是什么?”这一问题的第一个答案——历史是历史学家与历史事实之间连续不断的、互为作用的过程,就是现在与过去之间永无休止的对话。在这里,卡尔将历史看成了历史学家和历史事实之间不断互动的过程,我认为,正是这一观点,巧妙地解决了所谓“纯粹客观的历史”和“历史学家带有主观性”的问题,因为历史就是在历史学家不断整理归纳出构成历史框架的历史事实,同时历史事实对于历史学家的观点进行调整,并且通过历史学家呈现出来这一互动过程之中产生的。历史学家和历史事实是相互依存的,没有事实的历史学家是无本之木,没有前途;没有历史学家的事实是死水一潭,毫无意义。

(三)社会与个人

社会与个人是水乳相融的,两者之间互为需要、互为补充、并不对立。卡尔认为,历史学家是一种社会现象,同时也是历史的组成部分。历史学家总是自觉或者不自觉地成为其所处社会的代言人,并且以这种身份来接触过去的历史事实。而且只有当历史学家对于过去的看法由对当下问题的洞察力得到生动的说明时,才能写出恰如其分的伟大历史。这也就是为什么卡尔认为当我们阅读研究一本历史书籍之前要先研究其历史学家以及历史学家所处的社会环境和历史环境。历史学家本身就是社会和历史的产物,无论其是否拥有超越自身时代局限的能力,都必然带有其社会和历史的痕迹。托尔斯泰在《战争与和平》中写道:“人在有意识地为自己活着,但是,人在无意之中又是达到人类历史性、有普遍意义目的的工具。”我将卡尔和托尔斯泰的这一段话共同理解为——人本身就是历史的代表,在历史长河中成为表達历史的“工具”,因此,在探究历史时我们应该注重对于人自身的探究,并且通过人这一历史的表达载体来探究出历史事实。那么,时代的伟人又是处于什么位置呢?黑格尔曾对时代伟人作出以下描述:时代伟人是能把这个时代意志表达出来的人,告诉这个时代什么是这个时代的意志,并实现这个意志。他所做的一切是这个时代的核心与本质;他把这个时代现实化了。我认为,时代的伟人可以说是这个时代意志集中的体现和时代进步的引领者,而我们进行历史研究时不能只研究时代伟人,是所有人的力量集合在一起才推动了时代的发展和进步,需要认识到人类的集体力量。我们应该均衡地将时代伟人和其背后的那群人结合起来进行研究,才能真正地做到全面而准确。

(四)历史与科学

卡尔在强调历史学同自然科学各学科一样,是一门科学的同时,也注意到了历史学和包括历史学在内的整个社会科学同自然科学之间的区别。

在科学诞生和发展之后,很多学科都逐渐向科学靠拢,并且积极地以科学来标识自己。在作者看来,历史学家和科学家研究问题所采取的方法没有什么本质的不同。历史学家重视从独特性中概括出来的一般性,并且在独特和普遍的相互关系之中来理解历史。而科学家也在不断地探索之中试图寻找规律性和一般性,从而为现实生活实践提供帮助和指导。但是由于历史与宗教、道德等问题紧密联系,历史与一般科学,或者甚至其他社会科学是截然不同的。在这里,作者提出了相对性这一重要理论来说明历史的不同之处——历史学家需要深究人类行为的各种形式,在观察者和被观察者之间建立了一种关系,而这种关系则是历史学和社会科学所特有的属性。历史学家的观念不可避免地成为每一个观察物的组成部分;历史浑身上下都渗透着相对性。

(五)历史与道德

关于历史与道德的问题,卡尔进行了辩证的分析。他认为,历史学家和道德学家的立场不必一致。我们应该抛弃那种将历史学家当作是绞刑官的概念,而是把视线转移到更加苦难、也是更加有用的问题上,这就是不对个人的道德进行判断,而是对过去事件、制度或政策的道德判断。这是历史学家重要的判断;那些强烈坚持对个人进行道德谴责的人,有时无意为整个群体和社会提供了躲避责任的遁词。韦伯也正确地辩解说,历史学家应该对制度进行道德判断,不应该对建立这种制度的个人进行道德判断。这一点是十分重要的,每一个个体本身就是历史和社会的产物,并且成为社会各种制度等的一个表现载体,如果我们只是单纯地对个人道德进行判断,则也是在无意之中忽视了其背后的那一套社会体系与制度,并且因此为这样的体系和制度提供了继续存在的空间,并不能从根本上找到问题。

三、作品地位及影响

卡尔的《历史是什么?》以其对历史及相关问题的独到见解和充满趣味性而又富有哲理的文字而著名,为读者以及后世的历史学家对于历史的认知通过了一个全新的视野和观察角度,虽然其部分观点受到了许多历史学家的批评和抨击,但是其对历史的认知仍然极大影响了部分历史研究者和世界各地的读者。

四、个人思考

传统的历史学家认为历史研究应该秉承着客观公正的态度,根据已经确定的事实来探索历史的真相。但是卡尔则认为,并不存在所谓“纯粹客观的历史”,历史学家的历史事实更多地加入了自己的历史解释,并且在其关于因果关系的阐述中说明了历史学家思想的客观性判断也根据当时的目的来决定。因此,历史总是不可避免地带有主观色彩。其实,我认为历史的客观性和主观性并不是互相对立的,我们不能极端地追求所谓的绝对客观和主观。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表明,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意识可以正确地反映事物,意识能反作用于客观事物。那么无论如何,事物被认识的过程都需要经过一个反映的过程,而这一过程中或多或少会存在一定的主观性。我们应该辩证地将客观与主观相互结合,在为历史学家基本认同的框架中去寻找历史的真相。

马克思是探讨人类历史发展客观规律性并把这种研究发展成为严密的科学的创始人。马克思对于历史的客观性曾进行了明确的说明:“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1这表明马克思对历史客观性的认知及其肯定。我始终坚持历史唯物主义。虽然在历史研究过程中,会或多或少因为历史研究者自身的立场、知识水平、理解能力以及一定社会环境等的影响而掺杂入主观的成分,但是历史本身是客观的,它就在那里,并不会因为主观方面的影响而改变其本体,改变的只可能是人们对其的认知和理解。我认为,历史本身是客观的,它客观存在并且发生过,有其合适恰当的因果关系与形成因素,只是由于历史研究这一过程,使得这种客观性倾向于间接,即我们不能回到历史的那个时代去亲身见证,而只能通过各种文物、史书典籍等对历史进行分析剖解,从而来了解我们的历史。这样就将我们和客观历史之间隔开了,使得這种历史的客观性变为了间接的客观。我们本身就是身处现在当下,面对的研究的只能是过去的历史,因此这种间接性是我们不可避免的问题。但是我认为只要历史本体是客观的,并不因外界作用而改变的,那么历史就是客观的。我们所施加于历史研究中的主观性只是在一定时代烙印下的产物,这种主观性不能说是错误的或者不利的,相反,其体现了一定时代的思想、对历史的认识,在历史不断发展的进程中,人们可以通过这些主观性认识来了解一个时代及其思想程度,这对我们不断推进历史发展与进步也是有所裨益的。

正如理查德.J.埃文斯在为本书写的导言中所说的那样:卡尔在这本书中充斥着精英主义史观。在历史研究中,卡尔十分明显地偏向赞扬历史中的胜利者和强者,认为历史是强者、胜利者的历史。就如历史学家泰勒指出的那样,卡尔把道德判断从历史之中坚决地排除出去是在赞同历史是强者的历史。但是不得不承认,在其历史与道德部分,卡尔也看到了在人物背后的社会体系和制度的重要性,并且指出需要对背后的制度和体系进行审判。对于卡尔的精英主义史观,我认为我们必须认识到,精英的力量在本质上离不开其背后的无数普通人,是大众的集体力量在推动整个历史的进步与发展,精英只能说是他们的引领者和突出代表。如果离开了大众的力量,也就不会有不断进步发展的历史。在研究历史时,我们必须透过这些精英看到他们背后的集体力量,并且进行分析。

关于卡尔对于偶然的历史事件的认识——偶然事件不能进入任何历史的合理解释之中,也不能进入历史学家的重大原因等级序列之中。但是同时,卡尔也认为发生了的事情就一定有它的原因和合理的解释,那么偶然事件也应该有其相对应的解释。对于偶然发生的历史事件,我们不能完全对其进行抛弃并且否认其对历史发展的意义,就像列宁的离世,或许是一件偶然的历史事件,但是正是这一件事情对之后整个苏联的发展方向都产生了一定影响。在全面分析历史时,我们需要综合加入偶然的事件,并且将其放在整个分析体系之中,去找到这一事件所带来的影响和后果,而不是因为其不具有普遍性意义就将其抛弃。

五、结语

卡尔的《历史是什么?》一书是一本影响巨大的世界学术著作,卡尔用他多方面的知识和独到的见解剖析了“历史是什么?”这一问题,为后人全面看待、分析历史提供了借鉴和指引。这本书最大的魅力就如导言中所写的那样:“《历史是什么》最诱人的部分就在于轻而易举地展现出知识和智慧。”我坚信,在人类不断的探索和寻找中,终有一天会找到我们寻求的历史,并且在不断的实践与发展之中促进我们的社会发展,推动历史进步。

参考文献

[1]E.H.卡尔.历史是什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2]鲁滨逊.新史学【M】.北京:东方出版社,2012.

猜你喜欢
历史事实历史学家客观性
浅析历史的客观性
王绳祖先生与十卷本《国际关系史》
凡尔赛宫在世纪法国文学作品中的意象分析
聚焦以能力立意的六种“客观性”函数问题
论历史事实与文学表达的关联性
“历史理解”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实践运用
从《绸都·丝韵》谈非遗类纪录片的创作理念
有关“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的教学反思
高中生物教学的客观性评价问题探讨
范文澜译《沁园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