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段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干预效果的系统评价八段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干预效果的系统评价

2021-11-04 02:42陈金辉
龙岩学院学报 2021年5期
关键词:八段锦维度文献

陈金辉

(福建中医药大学 福建福州 350122 )

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基本心理活动过程与内容完整协调一致,即认知、情感、意志、行为和人格的完整和协调,是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内外协调良好的心理功能状态[1]。面对着学业、情感、交际、就业等各方面的压力,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出现了悲观、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严重影响其身心健康及全面发展[2-3]。因此,高度重视并积极寻找有效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干预方法至关重要。八段锦是中华民族自古传承至今的一种传统养生功法,由八段不同动作组成,每节动作的设计都针对特定的脏腑或病症的治疗与保健需要,具有疏通气血经络、调整脏腑功能的作用。党和政府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非常重视,八段锦作为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已成为我国大中专院校的课程,极大地促进了八段锦的传承与发展[4]。近年来,运用八段锦干预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不断增加,但尚未见相关系统评价,故本研究通过对八段锦干预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RCTs)进行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为八段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应用提供循证医学证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检索策略

计算机检索4个中文数据库包括维普期刊资源整合服务平台、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5个外文数据库包括PubMed、OVI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检索时间从各数据库建库至2021年3月1日。中文检索词:八段锦/健身气功八段锦/健身气功,大学生/高校/在校生,心理/情感/情绪/心境/焦虑/抑郁/压力等。英文检索词:Ba Duan Jin/ baduanjin/Eight Section Brocades/Eight-Section Brocade/Eight Segments of Brocade,freshman/university student/college student/sophomore,psychology/mentality/mind/feeling/affection/emotion/sentiment/mental state/mood/anxiety/depressed/despondent等。使用主题词与自由词结合检索,不同数据库使用不同检索策略,根据检索结果调整检索式,尽可能查全查准文献。

1.2 文献纳入与排除标准

1.2.1 文献纳入标准

(1)文献类型:所有涉及八段锦干预大学生心理健康的RCTs,语种仅限中、英文。

(2)研究对象:所有在校大学生,且不对受试者的年龄、性别、种族、所在地、院校、专业、身体状况等进行限制。

(3)干预措施:对照组为空白组或只进行一般性的体育活动,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仅增加八段锦训练。若研究中出现多组比较的情况,则仅选用与本研究相符的组别。

(4)主要结局指标:①90项症状清单(symptom check list-90, SCL-90),又称症状自评量表(self-reporting inventory),由DEROGATIS L R编制于1973年,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心理健康测试量表之一,适用于14岁以上除痴呆和重度精神病之外的人群。此量表的评估有较高的真实性,且具有内容大、反映症状丰富、能准确刻画研究对象的自觉症状等优点,是当前心理门诊中应用最广的一种自评量表[5],其评分越高表明阳性症状越严重;②简式心境状态量表(profile of mood states, POMS),由祝蓓里教授根据美国心理学家MCNAIR等编制的POMS修订而成的情绪状态评定自陈式问卷量表,是研究情绪状态及情绪与运动效能之间的一种良好的工具,主要用于评价当前或近期的情绪状态,其分数越高表明情绪状态越消极[6];③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 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 SDS),由美国杜克大学教授WILLIAM分别于1971年和1965年编制,前者用于评定被试者的主观感受,有无焦虑症状及其严重程度,适用于有焦虑症状的成年人,也可用于流行病学调查[7];后者用于衡量抑郁状态的轻重程度及其在治疗中的变化,能有效地对抑郁状态进行评估,在国内外应用颇广[5]。二者评分越高均表明症状越严重;④中文版压力知觉量表(Chinese perceived stress scale, CPSS),由杨延忠教授以我国的文化背景为依托,对英文版压力知觉量表(perceived stress scale, PSS)进行翻译和修订后形成,是用于评估个体压力的一种量表,适用于我国各类人群[8]。CPSS评分越高表明受试者存在的压力越大。

1.2.2 文献排除标准

(1)文献经过重复发表;(2)文献类型为病例报告、综述、动物实验、经验报道、会议论文等;(3)仅有摘要而无全文的文献;(4)试验组的干预措施相较于对照组非仅增加八段锦;(5)试验组干预措施为八段锦,对照组干预措施为其他治疗方法如进行他类功法的锻炼等;(6)组间基线资料无可比性。

1.3 文献筛选

筛选步骤包括:(1)去重:使用NoteExpress文献管理软件去重;(2)初筛:阅读标题与摘要,将明显不符合文献纳入与排除标准的文献剔除,若无法确定是否可以排除应进行全文阅读以进一步判断;(3)复筛:由2名研究人员进行独立筛选,如出现分歧,则应进行讨论或邀请第三方研究人员讨论解决。

1.4 资料提取

使用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提取表对最终纳入的文献进行资料提取,内容包括发表时间、第一作者、研究人群及其身体状况、样本量、干预措施、干预时间及评价指标等。

1.5 文献质量评价

应用Cochrane偏倚风险工具进行文献质量风险评估,包含随机分配方法、分配方案隐藏、临床研究人员及受试者盲法、结局评价人员盲法、结果数据完整性、选择性报告和其他偏倚来源等7个方面的内容。由2名研究人员进行独立评价,若出现结果分歧则邀请第三方研究人员加入讨论。

1.6 统计学分析

数据分析采用RevMan 5.4软件进行。计量资料与计数资料分别采用均数差(mean difference, MD)与比值比(odds risk, OR)进行表示。I2≤50%表明各研究间具有同质性,使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分析;若I2>50%则表明各研究间具有异质性,应先分析异质性来源,将可能产生异质性的因素进行亚组分析或使用随机效应模型合并分析。描述性分析适用于异质性过大或存在明显临床异质性以及结局指标不同无法进行合并分析的情况。使用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 CI)表示各效应量,P<0.05表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文献检索与筛选结果

通过初步检索得到中、英文文献1024篇,将检索出来的文献去重、初筛、复筛后,最终纳入11篇。文献筛选流程见图1。

图1 文献筛选流程图

2.2 纳入文献情况

2.2.1 纳入文献基本特征

11篇文献[9-19]均为RCTs,其中中文9篇,英文2篇,共1006例,试验组505例,对照组501例。各研究对象均为大学生,具体干预方案,5项研究[10-13,17]对照组为维持原来学习和生活方式,试验组进行八段锦;3项研究[9,14,16]对照组为维持原来学习和生活方式或一般性的体育活动,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仅增加八段锦运动;1项研究[15]试验组进行八段锦,对照组则除上体育课外不参加其它运动,1项研究[18]试验组进行八段锦,对照组则不进行规律性的体育锻炼,1项研究[19]试验组进行八段锦,对照组则不参加体育锻炼。各研究的八段锦习练次数为每周3~7次,持续4~40周不等,其中6项[9,11,13-14,16,19]研究干预时间为12周。心理状况评估指标采用SCL-90的有5项研究[13-14,17-19],POMS的4项研究[14,16,18-19],SDS的4项研究[10-12,15],SAS的2项研究[11-12],CPSS的2项研究[9,14],详见表1。

表1 纳入文献基本特征

2.2.2 纳入文献质量评价

在纳入的11篇文献中,5篇[9,14-17]描述了具体的随机分配方法,随机分配评为低风险,其余均未提及评为不清楚。仅1篇[14]涉及中心化分配方式,分配隐藏评为低风险,其余均未对分配隐藏方法进行报道,评为不清楚。除1篇[14]说明未对研究者与受试者实施盲法评为高风险,其余均未提及评为不清楚。在评价者盲法方面,仅1篇[14]提及对结局评价者设盲,评为低风险,其余均未涉及评为不清楚。结果数据完整性方面,1篇[19]由于数据结果不一致,评为高风险,其余研究均无数据缺失评为低风险。在选择性报告方面所有文献不存在选择性报告评价为低风险。其他偏倚方面,仅1篇[19]由于每次训练时间不明确,评为高风险。详见表2。

表2 文献质量评价表

2.3 Meta分析结果

2.3.1 SCL-90评分

5篇[13-14,17-19]采用SCL-90进行心理状况评估的文献,其中1篇[14]使用SCL-90总分进行评估。对3篇[17-18,20]共涉及267例采用SCL-90的总均分及4篇[13,17-19]涉及367例采用分维度评分对心理状况进行评估的研究进行Meta分析。总均分及强迫症状、抑郁、焦虑、敌对、恐怖、精神病性、其他等分维度I2≤50%,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分析;躯体化、人际敏感、敏感等分维度I2>50%,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分析。Meta分析结果显示:总均分[MD=-0.18, 95%CI(-0.28, -0.09),P=0.0002],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图2)。各分维度Meta分析结果显示:强迫症状[MD=-0.24, 95%CI(-0.33, -0.14),P<0.00001]、抑郁[MD=-0.25, 95%CI(-0.33, -0.17),P<0.00001]、焦虑[MD=-0.20, 95%CI(-0.28, -0.12),P<0.00001]、敌对[MD=-0.22, 95%CI(-0.31, -0.12),P<0.0001]、恐怖[MD=-0.10, 95%CI(-0.19, -0.01),P=0.04]、精神病性[MD=-0.15, 95%CI(-0.23, -0.08),P=0.0001]、其他[MD=-0.15, 95%CI(-0.22, -0.07),P=0.0001]、躯体化[MD=-0.18, 95%CI(-0.34, -0.02),P=0.03]、偏执[MD=-0.26, 95%CI(-0.48, -0.04),P=0.02],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人际敏感[MD=-0.19, 95%CI(-0.39, 0.00),P=0.05],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图3、图4)。表明八段锦锻炼较对照组可显著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且对心身疾病症状除人际敏感外其他各因子均具有积极的影响。

图2 八段锦干预大学生SCL-90总均分

图4 八段锦干预大学生SCL-90各分维度评分(2)

2.3.2 POMS评分

共纳入4篇[14,16,18-19]使用POMS总分进行情绪状况评估的文献,其中,仅3篇[16,18-19]共420例使用POMS分维度评分对受试者情绪状况进行评估,进行Meta分析。POMS总分及精力、自尊、疲劳等分维度均为I2>50%,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分析,其中疲劳维度为反向分,故单独分析;紧张、愤怒、抑郁、慌乱等分维度均为I2≤50%,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分析。Meta分析结果显示:总分[MD=-7.24, 95%CI(-11.81, -2.68),P=0.002],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图5)。紧张[MD=-1.03, 95%CI(-1.37, -0.70),P<0.00001]、愤怒[MD=-1.48, 95%CI(-1.86, -1.10),P<0.00001]、抑郁[MD=-1.63, 95%CI(-1.88, -1.39),P<0.00001]、慌乱[MD=-1.22, 95%CI(-1.61, -0.84),P<0.00001],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图6);精力[MD=1.99, 95%CI(-0.65, 4.62),P=0.14]、自尊[MD=1.72, 95%CI(-0.60, 4.03),P=0.15]、疲劳[MD=-1.20, 95%CI(-2.76, 0.35),P=0.13],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图7、图8)。表明八段锦锻炼较对照组可显著改善大学生情绪状况,且对其中紧张、愤怒、抑郁、慌乱4个因子有积极的影响。

图5 八段锦干预大学生POMS总分

图6 八段锦干预大学生POMS各分维度评分(1)

图7 八段锦干预大学生POMS各分维度评分(2)

图8 八段锦干预大学生POMS中疲劳维度评分

2.3.3 SAS评分

对3篇[9,11-12]共计141例采用SAS评估大学生焦虑程度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I2=75%(I2>50%),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SAS评分[MD=-3.82, 95%CI(-7.51, -0.13),P=0.04],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图9)。表明八段锦锻炼较对照组可显著改善大学生焦虑。

图9 八段锦干预大学生SAS评分

2.3.4 SDS评分

对4篇[10-12,15]共计186例使用SDS对大学生抑郁状况进行评估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I2=21%(I2<50%),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SDS评分[MD=-2.64, 95%CI(-4.03, -1.24),P=0.0002],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图10)。表明八段锦锻炼较对照组可以显著改善大学生抑郁状况。

图10 八段锦干预大学生SDS评分

2.3.5 描述性分析

在纳入的研究中,仅1篇[14]结局指标为SCL-90总分,其结果显示习练八段锦12周后,受试者SCL-90总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篇[9,14]结局指标为CPSS评分,但可能由于研究对象身体状况不同以致异质性过高,因此予行描述分析,1篇[9]研究结果显示八段锦运动可显著降低手机成瘾大学生的压力情绪,1篇[14]研究结果显示,在校大学生经12周八段锦锻炼后CPSS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纳入的研究中,2篇[9,14]报道了干预后随访结果,发现八段锦锻炼结束后一段时间对大学生焦虑状况仍具有积极影响。所有纳入研究均未见不良反应发生的报道,表明习练八段锦安全性较高。

3 讨论

3.1 文献质量情况

从纳入文献的数量及基本特征看,目前运用八段锦干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并不是很多,且对八段锦的干预强度、干预时间等尚无统一的标准,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评价指标也较多。八段锦干预的时间主要为4~40周。从文献质量来看,随机分配、分配隐藏及盲法等方面多为不清楚甚至为高风险。因此,加强对采用八段锦干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研究的科研设计,应设计开展更加科学、严谨、多中心、大样本的研究。同时应进一步加强对干预强度、干预时间等相关研究,以明确八段锦干预的运动处方。

3.2 八段锦运动可有效改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本研究通过对采用SCL-90、POMS评价采用八段锦干预大学生心理健康的RCTs研究进行Meta分析,结果显示不论是从整体上,还是从各个维度方面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八段锦运动可有效改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八段锦作为中国传统保健功法之一,具有强身健体、防治疾病以及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功效,可通过“调神”“调息”“调形”使人达到心身和谐的状态[20]。郭郁等[21-22]通过对大学生在八段锦锻炼前后的脑电图情况进行监测及对比,发现八段锦锻炼能够有效改善不同神经质人格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八段锦可通过增强习练者神经系统的灵活性和协调性,缓解其大脑疲劳,增强习练者的意志和自我控制能力,从而调整情绪,修心养性,促使其心境向积极的方向发展,这与高亮等[23]的研究结果相符。这些研究结果从不同层面证实了八段锦运动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的积极作用,与本研究结果一致。

3.3 八段锦运动可有效改善大学生的焦虑及抑郁情绪

在焦虑及抑郁方面,本研究对所纳入文献中SCL-90的焦虑及抑郁分维度、POMS的抑郁分维度、SAS及SDS评分进行Meta分析,结果显示焦虑及抑郁情绪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八段锦运动对改善大学生焦虑及抑郁情绪效果明显。林峻峰[24]的研究结果亦证实了八段锦运动可以显著改善大学生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八段锦运动动作柔和,节奏缓慢,可以通过呼吸吐纳使身体进入安静平和的状态,使习练者的身心均处于放松状态,从而达到缓解情绪的效果[25]。

此外,本研究纳入了12项RCTs中均未见不良反应的报道,可见对大学生进行八段锦运动的干预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同时从2项研究的随访结果看,经过一段时间的八段锦训练不仅在干预期间有明显改善,在干预停止一段时间后仍具有良好的远期效果,

总之,纳入了12项采用了八段锦运动对大学生的心理状况进行干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研究,其八段锦习练次数为每周3~7次,持续4~40周不等,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结果表明了八段锦运动对大学生的心理状况有积极的效果,但由于文献质量一般,需要更多高质量的研究以明确其疗效。

猜你喜欢
八段锦维度文献
理解“第三次理论飞跃”的三个维度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八段锦源流考辩*
1990年以来我国八段锦研究的进展、热点与前沿
认识党性的五个重要维度
浅论诗中“史”识的四个维度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Role and Significant of Professional Ethics i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
基于层次分析理论的健身气功·八段锦合作学习形成性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