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栎蜡叶标本制作及保存方法

2021-11-04 06:28刘朝华
河北林业科技 2021年3期
关键词:压制蒙古标本

高 鹏,刘朝华

(河北省洪崖山国有林场,河北 易县 074200)

蒙古栎(Quercus mongolica Fisch. ex Ledeb)是壳斗科(Facageae)栎属(Quercus)落叶乔木,属国家二级珍贵树种;分布广泛,于我国东北、华北、华中、西北各个地区均有种植[1]。蒙古栎应用价值高,其种子营养丰富,富含淀粉,可食用、药用和酿酒;其叶片富含蛋白质,可饲养柞蚕;其木材是优质的建筑用材。此外,蒙古栎还常应用于城市园林绿化、公园景观设计及营造防风林、水源涵养林及防火林,具有十分重要的景观生态价值[2]。因此,洪崖山林场开展了“蒙古栎、栓皮栎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建设”项目,该项目是通过表型性状、生理指标及分子测序等方式,全方面系统研究蒙古栎遗传多样性,以期筛选出适应性强、抗逆性广、应用价值高的蒙古栎新品种。

依托于种质资源库项目,洪崖山林场在东北及华北地区对蒙古栎展开实地调查,调查过程中发现了大量珍贵的蒙古栎种质资源,为进一步研究其形态特征、生理特性及应用价值,采集并制作了蒙古栎蜡叶标本。蒙古栎蜡叶标本是由新鲜蒙古栎的一部分经压制、干燥、消毒定型后装订固定在台板上,并填写采集信息并分类保存,以便用于鉴定、学习、研究。该蜡叶标本保持了蒙古栎原有的形态特征,具有重要的科普意义,并且是洪崖山林场种质资源库项目的重要实物成果。

1 采集

标本采集工具:数码相机、GPS 定位仪、采集箱、标夹、枝剪、吸水纸、台纸、盖纸、镊子、铅笔、标签等。蒙古栎属于落叶乔木,整株采集难以实现。因此,在采集过程中应尽量选择叶片完整且带花或带果的枝条,使之具有典型代表性[3]。枝条采集后初步修剪,挂好标签,做好详实记录,暂时保存于采集箱。同时拍摄图片,图片要素包括蒙古栎植株全貌、局部特写、伴生植物、周围环境等重要信息。图片可补充蜡叶标本的不足,为植物鉴定提供有力的证明材料。

洪崖山林场基于“蒙古栎、栓皮栎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建设”项目采集蒙古栎标本情况见表1。

表1 蒙古栎植物采集信息

2 制作

2.1 压制

标本采集后应当天整理压制,不宜超过8h[4]。由于蒙古栎新鲜标本叶片大、含水量高且带有部分枝条、果实等器官,为避免挤压和重叠,在压制前将叶片过大的标本保留叶尖沿着叶脉剪去全叶2/5,为全面展现叶片特征,少数叶片背面朝上;枝条切口要平滑整齐的呈45°斜剪,斜面向上以展示茎的内部结构;果实含有丰富营养物质,为避免虫害应风干保存。此外,对具有特殊收藏价值的蒙古栎标本还进行了保色处理。在压制过程中,将标本夹放平并铺垫一些吸水纸,然后将整理好的标本展平放在吸水纸上,再在标本上铺5~6 层吸水纸,接下来制作下一个标本,步骤如上,直至压制完所有植物[5]。用绳子将标本夹固定住放置干燥通风处。压制初期,每天更换1~2 次吸水纸;7d 以后,隔1d 更换1次吸水纸;待蒙古栎标本基本压平吸干后,标本逐渐变脆,此时压制不可过重避免破坏标本。

2.2 消毒

蒙古栎标本收集过程中往往附带虫卵、细菌以及真菌孢子等,存放时间长了可能导致标本被虫蛀,因此在标本封存前进行消毒灭虫工作。洪崖山林场蒙古栎标本资源丰富且含有少数珍稀品种。故采用不同的消毒方式进行处理。针对数量多且常见品种,采用消毒液喷雾或浸泡方式[6]。蒙古栎标本制作过程中常用的消毒剂有1%升汞酒精溶液,将蒙古栎标本放入消毒液中浸泡10~30s,或将消毒液直接喷洒在标本上。针对数量少且稀有品种,采用药物熏蒸方式。将蒙古栎标本放在消毒箱内,箱内再放二硫化碳或其它药剂,利用气熏法杀虫,24h 后开箱取出标本即可。消毒时要注意安全。最后将消毒好的标本重新进行压制脱水,便可装订。

2.3 装订、贴标签

装订是指将压制、消毒、干燥好的标本固定在台纸上的过程。蒙古栎标本较大,台纸一般选择长宽为40cm×30cm 为宜,以质密、坚韧、白色为宜。固定标本时,要选择恰当的位置,既要注意标本形态美观,又要尽可能展现蒙古栎的真实形态及特点,并且要留出粘贴标签的位置。装订蒙古栎标本采用胶粘装订法与纸条装订法。蒙古栎标本在台纸上的位置确定好,剪去过于密集的叶、果实和枝条,定型成“N”“M”“L”等形状,尽可能全面展示标本特点[7]。先固定好几个点,用线将枝条、叶柄穿到台纸反面将线收紧,再将叶片、果等附件用胶固定在台纸上。标本装订后,在右下角贴上标签,标签内容包括:拉丁名称、科属、采集地、采集时间、采集人、周围环境及伴生植物等信息,注意核对标签上的信息与标本的信息必须一致。

3 保存

洪崖山林场位于保定市西北部地区,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春夏多雨时节空气潮湿,制成的蒙古栎蜡叶标本必须妥善保存,避免发生虫蛀或发霉现象。蒙古栎蜡叶标本消毒干燥后应装入塑封盒,塑封盒尺寸略大于标本台纸,塑封盒正上方为白色透明玻璃,便于观察标本特征。随后将标本盒进行登记、编号,便于管理、使用,同时建立标本电子档案,便于查询、掌握标本数量[8]。按照蒙古栎标本采集地分类放入标本柜中,标本柜要求结构严密、防潮效果好,并要求标本柜提前打扫、晾晒、消毒、放置樟脑丸、干燥剂,最后将标本柜放在通风干燥的室内,确保标本室内干燥、整洁。此外,要定期检查标本室,及时熏蒸消毒,避免标本损坏,取出观察时轻拿轻放,保证标本长期保存。

4 标本制作建议

4.1 设计组合标本

植物标本的重要用途之一便是向公众科普宣教。在向公众普及植物专业知识时,若以单一死板的标本形式展现,只能传递给公众有限的信息,缺乏视觉的冲击力[9]。传统标本形式简单、造型单调、缺乏创新性和时代感,讲解起来更是枯燥无味,参观者也未达到学习目的。因此,在蒙古栎标本制作过程中考虑设计组合标本,例如单型组合、生态型组合及辅助型组合,使标本看起来更丰满立体,讲解起来也更生动、朝气。单型组合是指将蒙古栎叶片、种子等器官经过干燥、脱水、染色等处理制成绚丽的装饰品,进而搭配蒙古栎蜡叶标本,从而丰富蜡叶标本的观赏效果。生态型组合是指动物、植物相组合,从而提高学生对生态学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可将蒙古栎标本,搭配小松鼠、麻雀等动物标本,增添植物世界的乐趣。

4.2 构建标本二维码

普通的标本标签通常只包含植物的中文名、拉丁名、科属、产地和用途几项内容,规格较小,内容也有限。而二维码具有储存量大、保密性高、抗损性强、成本便宜等特性。因此,结合数字化及“互联网+”模式,给每份蒙古栎蜡叶标本构建二维码[10]。二维码可包含每份蒙古栎标本自身的生物信息以及该植物的分布情况、开发利用前景、研究进展状况等信息。参观者只要拿出手机对准标本盒上的二维码扫一扫,就可以了解到该植物详细的专业知识,包括形态特征、生长习性、栽培技术、繁殖方法以及植物文化相关的内容,极大地丰富了标本标签提供的信息量。

猜你喜欢
压制蒙古标本
不明原因肝损害的32例肝组织活检标本的29种微量元素测定
蒙古语族语言概述
国民革命时期的冯玉祥与外蒙古
巩义丁香花园唐墓出土器物介绍
COVID-19大便标本采集器的设计及应用
蒙古靴
明英宗羁留蒙古陪侍考
空射诱饵在防空压制电子战中的应用
少年你躺枪了没?盘点《三国争霸2》三大压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