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食品分析技术”教学实践

2021-11-04 12:35黄虹
食品工业 2021年10期
关键词:食品检验技能

黄虹

上海信息技术学校(上海 200331)

分析检验技术专业在上海信息技术学校建立已有35年,其中“食品分析技术”课程是中职三年级的专业课,学生已学完化学分析的基本理论和操作,也同步学习工业分析和仪器分析的基本课程和技能训练。然而,学生拿到品种繁多的真实食品样品还是不知如何开始检验,需要在专业课教师的指导下,以真实的工作任务、具体的食品产品载体来综合训练以往所学过的所有知识和技能,达到具有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和技能的能力,培养学生就业的职业能力。

1 基于培养职业教育学生职业能力的“食品分析技术”教学设计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对职业教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主要体现在对职业教育培养出的技能型人才的职业能力上,职业能力也被称为职业资本,是员工完成职业活动任务所必需的条件,也是员工职业成功的前提[1]。从内涵上来看,职业能力意味着个体获得、保持和利用某种资质或能力,以应对不断变化的劳动力市场的行为倾向。主要流行美国的人格本位职业能力观、英国的资格本位职业能力观、法国的知识本位职业能力观、澳大利亚的整合能力本位职业能力观和德国的从岗位能力本位到复杂关系中的职业能力观[2]。

结合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德国的职业能力学说对培养职业学校的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目标的确定具有借鉴价值。在德国的职业教育中,职业能力主要由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所构成。专业能力是指以岗位专业知识技能为背景,完成该岗位所要求的基本的或一般的业务技术能力;方法能力是指以岗位工作绩效为背景,强调的是一种工作方法或学习方法,如何高效地完成该岗位任务的一种能力;社会能力是指以岗位工作过程为背景,强调的是一种行为能力,个人与团队如何有效地完成任务的能力。一般而言,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属于非专业能力,但从企业、行业调研中发现,这种能力的重要性甚至超越了专业能力,成为企业选人、用人的重要指标。因此,在职业学校学生职业能力培养过程中,应在培养专业能力的同时,将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作为社会实用性人才的重点能力加以培养。

在“食品分析技术”课程的每个教学细节上反复锤炼优化教学内容,在教学设计时扑捉挖掘合适的教学点,将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培养贯穿在一门专业课程中,并且要学生自己去独立践行才能形成属于学生自己的职业能力,具备职业竞争力。每个食品样品的分析检测通过教师详实的指导、学生的实操,连贯起来建立起学生的职业能力。

在“食品分析技术”课程的教学中,探索如表1所示的教学设计。

表1 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三维一体的教学设计

2 基于提升学生职业能力的“食品分析技术”教学实践的细节探索

从制造大国成为制造强国,时代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职业教育的目标不仅是将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更是培育高素质的技能人才。做有品质的职业教育与社会需求同步,笔者理解有品质的职业教育核心是培养出符合时代需要的职业人,职业素养成为高素质技能人才必备的核心要素之一。

2.1 专业教学—实践活动—主题教育融通的职业素养培育课程思政实践

职业素养包含认知、行为、伦理等许多内容,通过建立活动导向的职业素养培养机制,将外在的职业素养价值观、行为规范、企业文化内化为学生内在自行遵守的原则,这样才能真正完成职业素养的教育和培养。实现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的融合,我们可以利用各种社会资源和教育资源,综合影响学生的职业素养。

在实训室里和学生做、学一体进行食品分析技术的专业教学;课后带领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和调研,拓展教学,引发思考。在主题教育课上大家分享各自的思考,提升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和素质(见图1)。

图1 专业教学-实践活动-主题教育融通的职业素养培育课程思政实践

第一环节专业课。在实训室中,教师和学生们一起做葡萄酒中SO2食品添加剂含量的测定;瓜果蔬菜中残留农药的检测;牛奶中蛋白质含量的测定。理论实践做学一体。

第二环节社会实践。如教师带领学生参观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乳品二厂,从原料奶开始,到各种乳制品生产的流水线及成品奶的冷冻运输全过程,从走进乳制品检测分析实验室,到聆听工程师的讲解。

和学生们参观了杏花楼股份有限公司,感受厚重的百年老店的企业文化(店史馆),走进食品的加工车间,体验杏花楼食品安全检验的实验室。

学生们的收获很大,学生对课堂上讲的专业知识有了切实体会,并积极主动地向企业负责人提出食品安全问题。

在课余时间指导学生走访饭店,采访地沟油问题、去大型超市关注转基因食品的标识、绿色食品标志、各种食品的添加剂、保质期等,学生自己设计问卷调查,采访市民。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学生增强各方面的能力。

第三环节主题教育课。实践过后,结合当下食品安全的热点问题,全班开展一系列题为《我们肩负的责任》的主题教育课。鼓励同学事先收集食品安全热点相关资料、视频。教师做了素材丰富的PPT,如参观的全程录像、中央台新闻联播的权威报道等。在主题教育课上由于有了前期充分的准备和铺垫,此时同学们发言的激情异常高涨,所有同学都说出了自己的看法。包括讲解瘦肉精、皮革奶、三聚氰胺、塑化剂、染色馒头、爆米花桶荧光增白剂等;谈到诚信危机;谈到加强食品检测分析;谈到行业潜规则;争论“如果我是该厂的一名分析检验员,知道有三聚氰胺该怎么办?”的职业道德问题;有谈到检验分析手段不健全,提高检测仪器问题。

2.2 职业规范的塑造

2.2.1 工作流程的规范

学生近年来在第三方检测机构就业较多,在学校专业课教学阶段,结合实际的教学内容有机地把真实工作现场第三方检验的规范流程让学生了解和熟悉,对于学生提升职业能力很有必要,笔者就借助“食品分析技术”这门课做了一些尝试和实践。

学生分组合作,师生共同模拟,将每个产品按国际标准 CNAS体系运行程序纳入工作流程中:客户送样→收样→委托单、委托(取样)凭证生成→流转单生成→样品分样、标识→检测室领取、核对样品→试样准备、检查→规范标准准备→仪器设备、环境检查→二人检测制(持证上岗)→原始记录、复核、签字→检测室主任复审、同意、签字→电脑员打印检测报告→检测人员复核签字→检测室负责人审核签字→技术负责人签字批准→管理办公室盖章生效→报告发送室→报告发送、客户凭委托(取样)凭证取报告→资料归档。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创设检验情景,引导学生投入到实践体验中来,与学生充分互动理论导入教学内容,职业能力的培养更多在于“体验内化分享”和“反馈外化应用”,使学生理解遵循真实的第三方检验的流程,课堂的教学更实用,专业课的教学更贴近真实的工作实际。

2.2.2 技能操作的规范

接样品时对送检方所有信息的保密,并且自觉遵守所有检测数据最终结论的保密性,这些都是对分析检验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的要求,在教学中这些素材点的扑捉、展开、讲解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养成教育是很有必要的。

严谨、诚实的工作态度是分析检验的必须和基本职业素养,结合数据的记录和处理,要强调分析数据的诚实,不可随意涂改、编造。有效数字的处理,数据保留小数点的位数这些严谨的态度,职业精神不是一朝一夕培养出来的,需要教师指导学生在具体的任务中反复打磨落实。

结合具体各种仪器的规范操作训练,以职业任职资格的标准为评分点,同学之间互看,互相指出规范点和错误点。强化职业规范后的美。一是指操作动作规范的职业美,另一是指所有物品放到规定位置,定置管理整齐的规范的职业美。这些点滴都彰显了专业性,让学生体会成长的实践性知识,累积自己的自信。

2.3 个人安全防护的建立

除了掌握技能,个人安全防护意识和方法的建立同样具有现实意义。职业教育的学生未来可能在一线的工作岗位,培养学生个人防护能力和正确使用个人防护设备需要渗透在每个具体的教学环节。

在“食品分析技术”这门课程中,在教学中借助用到的每个化学试剂,引领学生识读标签,学习化学品安全说明书(material safety data sheet,MSDS),查找、解读具体检验产品的MSDS,深度理解MSDS是化学品生产或销售企业按法律要求向客户提供的有关化学品特征的一份综合性法律文件。包括化学品的理化参数、燃爆性能、对健康的危害、安全使用贮存、泄漏处置、急救措施以及有关的法律法规等16项内容。学生习得了这些知识点和技能点对提升职业能力是真正有用的。

2.4 应对不同工作场景的技能训练

在“食品分析技术”这门课程中,在课堂上讲授的具体样品将来学生在自己的岗位上不一定碰到,但是通过每个精选的样品的检测分析学会所有基本能力,整合所有知识的运用有助于相关的分析检验工作。教师在讲授具体样品检验时,归纳抽离出一些具体普遍适用的知识点和技能点,以便学生可以去应对不同检验的工作场景,这些训练都要具体化,落到细节处,从而帮助学生实施知识迁移的细节教学。

2.5 教学实训中碎片时间的分享交流

在“食品分析技术”这门课程中,由于每个食品样品的全分析综合训练都需要很多课时,所以为了用好实训中的一些碎片时间,教师准备很多相关视频短片。用所学专业的视角和学生讨论分析,丰富补充更多的教学信息资源,既用好了片段时间,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针对性强的和教学内容切合的专业视频素材对拓展教学内容帮助很大,效果极好,同时要求学生一起去收集一些不同资料,大家交流分享,作为大作业。

3 “食品分析技术”课程教学实践的反思和体会

在“食品分析技术”的综合实训时,每个产品由于任务复杂,通常都需要较长时间并且繁琐的检验过程,这就对操作人员提出了较高的职业素养要求。在长时间的综合训练过程中,教师在全过程辅导中除了整合所有知识技能以外,还需训练培养学生的耐心,有条不紊地完成复杂任务的稳定心态。这些职业态度和职业习惯也是在具体的工作中去体会和强化养成的。

整套食品样品全分析检测下来,对学生的挑战是巨大的,尤其是刚开始时,从国标的查询、实验方案的确定、相关每步的计算、试剂的配制、标签的制作、仪器设备的准备使用、样品的检测、数据的处理、检验报告的出具,每个环节都有具体的规范和要求,每步都是不易的,几乎是艰难的。但是在教师的每步陪同指导下,进步和收获也是很明显的,多次真实食品样品的训练,学生开始融会贯通,再一次深层理解以前所学的所有知识和技能,为学生独立工作打下了扎实的基础,职业能力上有了质的飞跃。

4 结语

从职业能力到职业素养的超越是当今社会对职业教育的必然要求,职业学校的学生在校期间将用大量的时间学习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因此在专业课中培育职业能力和提升职业素养的目标是必然趋势,让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在活动中获得态度、动机、价值观,受到思想的启迪,情景交融,实现“德育为首、教学为主、素质为本”的职业教育的愿景。

猜你喜欢
食品检验技能
国外如何进行食品安全监管
2021年《理化检验-化学分册》征订启事
对起重机“制动下滑量”相关检验要求的探讨
食品造假必严惩
劳动技能up up!
秣马厉兵强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
关于锅炉检验的探讨
临床检验检验前质量指标的一致化
竟然被“健康食品”调戏了这么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