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学困生成因与转化策略

2021-11-07 10:34陈小霞
现代科教论丛 2021年5期
关键词:转化策略小学数学

陈小霞

摘要:当前社会对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强调学生实现自身全面发展,减少学困生的出现。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对产生数学学困生的原因进行有效分析,明确学生对数学知识缺乏学习兴趣、学生学习方法不正确及教学工作并没有形成良好教学体系的原因,还要在数学教学中提高对学困生的关注度,保证教学工作的开展质量。基于此,以下对小学数学学困生成因与转化策略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困生成因;转化策略

引言

学生的全面发展离不开数学科目的学习与教学,数学与其他学科相比较为枯燥,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学生进行自主思考,学生学起来比较吃力,接受起来也具有一定的难度,因此许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出现偏科的情况,随着偏科情况的严重,更有甚者会放弃数学学科的学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年龄特点,对数学的教学进行相应的改革与创新,丰富数学的学习内容,使学生逐渐爱上数学。

一、小学数学学困生的形成原因

小学生的成长环境与智力水平对其学习效果有一定的影响,但这并不是最主要的原因。从众多学困生在学习中的表现可以看出,能够对其学习效果产生巨大影响的因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自身兴趣、教学方法和家庭影响。首先,对学困生来说,缺乏浓厚的数学学习兴趣是造成他们学习困难的主要原因,在兴趣缺失的影响下,学生的学习动力不足,当遇到学习问题或困难时,便很容易产生放弃的念头,久而久之,他们就会进入学困行列。其次,从教师的角度来说,在学生产生学习差距之后,传统“一刀切”的教学模式很容易拉大学习差距,单一的教学方法不仅难以满足学生整体的学习需求,而且还会加剧学困生兴趣缺失的问题,造成恶性循环。最后,从家庭影响的角度来看,家长的有效辅导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解决学生的学习问题,而“放任不管”型家长只会使学生的学习问题越积越多,最终成为其学习困难的原因之一。

二、小学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一)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1.改进教学方法

数学是一门严格而抽象的科学学科,其内容抽象是造成学生学习困难的主要原因,因此在教学中必须明确教学思路,将复杂性问题转变为简单的方式,促使学生易于接受。例如,在教授“三角形面积公式”时,教师引导学生使用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来理解三角形面积的公式,并引导学生通过直观的方式得出三角形面积的公式,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问题的规律。因此,直观教学非常重要,它可以吸引学困生的注意力,增强对抽象知识的理解掌握,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活跃课堂氛围

促进数学的实际应用,以使学生保持活跃、感兴趣并充满对课堂的期望。教师不仅应随时掌控整个班级的教育情绪,而且还应特别注意学困生。学习能力差的学生通常在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也对学习数学不感兴趣。这时,教师必须适当地运用语言的现场教学来活跃气氛,使每个学生进入学习的状态,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3.强化对学生的情感教育

学生的情感更加丰富,教师需要更多的关注和关怀。当学生表现良好时,教师需要及时给予鼓励和肯定。教师要一视同仁地对每一位表现优秀的学生提出表扬,只要我们的学困生接受老师的教育和肯定,就会极大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让学困生主动学习的目的。教师应及时发现学困生的优点,表扬他们的点滴进步,并鼓励他们积极学习,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二)从生活出发,提升数学魅力

小学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因此数学离不开生活教学。数学是对实际生活问题的高度抽象,因此具有一定的复杂性,这就要求教师对小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一定程度的激发与培养。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将数学问题与实际的生活进行联系,将课堂教学与生活中学生熟悉的环境进行有效结合,使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激发学生对实际生活中问题的探究。例如,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结束之后,为学生布置相关的问题探索,使学生在课后也能被数学的魅力所感染。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往往也会为学生留下作业,但通常都是对学生进行题海战术的一种训练,学生对于枯燥乏味的数学题逐渐失去学习的信心,导致教学效果也不好。因此,在课后练习中,为学生安排有趣味性的内容,是激发学生探索的重要途径,既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可以提升学生学习能力。

(三)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培养学困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提升学习效率的措施之一,可以帮助学困生解决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实际工作中,教师应充分认识到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性,并积极在教学过程中对学困生的学习习惯进行培养。在学困生转化工作中,教師要保证学困生在学习习惯的支撑下,加强对相关知识的学习,以此提高学困生的学习成绩。教师上课前,要引导学困生进行预习,保证其提前了解相关知识,提升对知识学习的接纳程度,进而提升学习成绩。另外,在课程教学结束后,要养成课后总结的习惯,确保学困生可以通过总结掌握自身不足,并加以改进,提高学困生转化工作的效率。

结束语

每个学困生的形成都是有原因的,对于数学教师而言,找出成因并进行快速转化至关重要。这就要求教师必须给学困生更多的关注与关爱,立足学困生的实际特点,结合成因制订有效性的转化方案,争取在帮助学生解决数学学习问题的同时,也能清扫教学障碍,从而获得巨大的教学效益。

参考文献

[1]王雪莲.小学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1(12):162-163.

[2]李红梅.浅谈小学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策略[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1年“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途径研究”研讨会论文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1:195-196.

[3]陈萍芬.浅谈如何有效转化小学数学学困生[J].试题与研究,2020(33):53-54.

猜你喜欢
转化策略小学数学
“转化”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高中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策略
大学“学困生”成因及其转化策略浅析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