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驱动“智”能课堂 师生交互更“慧”学习

2021-11-07 10:34严开莉
现代科教论丛 2021年5期
关键词:大数据分析智慧课堂

严开莉

摘要:本文以五年级上册《22 四季之美》第一课时教学内容为案例,认真落实《语文课程标准》要求,体现“基于大数据技术的课题精准教学”、“基于多媒体交互设备、移动终端的教学”,实现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的创新、深度融合。解决传统课堂互动交流形式单一、无法科学全面掌握学情、缺少个性化辅导、作业布置与评价不够多元化等问题。“师生交互”与“精准施教”是本节课的核心创新点,轻松智慧的教与学,全面提升了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智慧课堂 大数据分析 精准施教

[实施方案]

教学环节一:揭示新课,反馈“智能预习单”

上课伊始,教师运用平板电脑出示下面四句诗,学生边读边思考自己的发现与感受。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学生读完很快发现,这四句诗分别描写了春夏秋冬一年四季的美景,从中感受到古代诗人眼中的四季是那样美丽充满情趣。随后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心中的四季是怎样的?学生们兴致勃勃地畅谈,营造出了良好的学习氛围。教师顺势引出课题《四季之美》,全班交流反馈课前推送的“智能预习单”。

智慧应用一:课前给学生推送“智能预习单”,包括“字词朗读、课文朗读、课文内容了解”等不同题型,学生根据自己的水平来完成不同难度的题目后,“智慧教学”系统自动进行初步批阅,之后再由教师进行复批。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又能反映出真实的学情数据,为下一步数据分析打好了基础。

教学环节二:随文识字,品读“春天最美是黎明。”

学生自由朗读第一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想象脑海中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在全班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抓住表示颜色的关键词:鱼肚色、红晕、红紫红紫,感受色彩美。其中,“红晕”这个多音字词语较难理解和运用,教师首先运用“划词搜索”帮助学生理解词义,再通过“自由出题”设定好选词填空,从资料夹中发起“互动全班作答”对学生进行多音字辨析专项训练,教师通过查看正确率和错误学生名单,有针对性地加以个别辅导。在指导学生感受黎明色彩美的基础上,教师运用“白板”功能,进一步引导学生找出体现动态美的词语。其中,泛、染、飘三个动词用得极其准确、生动,体现了作者细致地观察。教师通过设置主观讨论题,让学生们在平板上对此发表自己的见解,品析这三个动词的妙用。指导学生背诵这一自然段时,教师运用“图片欣赏法”,通过“屏幕推送”控制学生平板,让学生借助图片练习背诵,有声有色。再运用“PK板、投票”等工具选出班级“背诵达人”。

智慧应用二:“智慧课堂”为一线教师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和互动工具,教师在这种全新的教学环境下,重构教学组织形式,建立新的教学生态,实现精彩多元的教学组织方法。互动工具可分为两类,一是在备课阶段设计完成的“连线、翻翻卡、画廊”等交互式小游戏;二是“随机选人、抢答、全班作答、分组作答、讨论、投票”等组织学生活动的工具。这些互动工具与不同教学方法结合,可以产生1+1>2的效果。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不仅学到了知识,更增强了竞争意识与凝聚力。

教学环节三:分组+分层探究,感受“夏季最美是夜晚。”

该环节体现了教学由扶到放的原则,教师首先放手让学生自由朗读第二自然段,接着引导学生想象三幅夏夜美景图:明亮的月夜……漆黑漆黑的暗夜……下着蒙蒙细雨的夜晚……采用“分组+分层探究”的方式,教师将喜欢同一幅图的学生分为一组,三个大组分别推送不同的学习资源,组员之间有了共同的话题,学习兴趣更加浓厚了。分组讨论基础上,再进行全班交流,学生的自信心与积极性也得到了充分的调动。教师运用“白板”功能,进一步引导学生探究作者在表达上的独特,抓住“固然……也有……即使……也有……”这些关键词,启发学生感受到这些词语虽然本身没有画面感,但却能层层递进把美丽的画面传到读者的心里,表达方式很独特。在指导学生背诵这一自然段时,教师运用了“借助关键词法”,提取“固然……也有……即使……也有……”训练学生背诵,又运用“抢答”和“随机选人”功能,展示、抽查学生的背誦情况。

智慧应用三:《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因此要充分运用“智慧课堂”中“给学生分组、分层推送资源”的功能,从“学生能力、探究难度”两个方向进行分层,在情境中让学生自主探究,可以较大程度上实现个性化学习。使用“智慧课堂”的分组研讨功能,在课中分别设置不同的分组研讨任务,可以打破时空限制,进行分组式探究,并通过网络、课堂等多个平台进行交流,不仅提升了学生探究能力,更逐步实践《课程标准》所提出的“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环节四:指导书写,布置作业

指导书写:漆和黎两个字时,教师首先引导学生观察书写要点,全班交流之后,在“白板”界面里使用“学科工具”——田字格,示范书写。学生临摹书写时,教师运用“拍照讲解”功能,拍摄2——4位学生的书写,对比讲评,并放大某个图片细节,加以细致点评。当堂布置的家庭作业有:(1)有感情地背诵第1、2自然段,发布到“小学作业——家校互通——晒分享”里。(2)自学课文3、4自然段,完成“小学作业——趣味任务——七彩任务”。(3)同学们可以发布自评、互评建议,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智慧应用四:《新课标》指出,要“充分发挥语文课程评价的多种功能;运用多种评价方式,全面反映学生语文学习水平,促进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在“智慧课堂”的支持下,采用“学生评价和教师评价相结合、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相结合、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的“四结合”评价策略,充分诊断、激励学生。在“智学网”大数据支撑的基础上,结合日常作业,对学生进行“定量+定性”评价,客观与主观相结合,更加促进了学生语文与信息技术学科素养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李军.小学语文智慧课堂的构建研究[J].智力,2020(07):11-13.

[2]郑燕芬. 基于智慧教室的小学互动教学模式研究[D].广州大学,2019.

猜你喜欢
大数据分析智慧课堂
大数据分析对提高教学管理质量的作用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电力通信设备检修影响业务自动分析平台研究与应用
面向大数据远程开放实验平台构建研究
面向大数据分析的信息管理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传媒变局中的人口电视栏目困境与创新
浅谈数学智慧课堂的构建
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小学数学智慧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探究数学奥秘,创生智慧课堂
关于充满生命活力的小学语文智慧课堂构建研究
微课下初中数学智慧教育课堂的教学方法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