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体育竞赛游戏提升初中体育课堂参与度的研究

2021-11-07 10:34任龙
现代科教论丛 2021年5期
关键词:初中体育

任龙

摘要: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为了给初中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促进他们身心健康发展教师,就必须要严格落实新课程标准,要求深化教学改革。新时期衡量初中生全面发展的标准中,不仅要求学生要有良好的学习成绩,同样的必须要有健康的身体素质。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学生的体育素养被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必须要重视培养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饱含激情,充分锻炼身体素质。要充分的引起学生的课堂,注意力,让学生对体育运动感兴趣,在体育课堂中充分参与的锻炼活动中,教师就必须要善于创新教学方法,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初中体育;竞赛游戏;参与度研究

引言: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运用体育竞赛游戏能够有效地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养成良好的体育精神,端正体育锻炼态度。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教师都是让学生被动地进行体育锻炼,导致学生认为是在被压迫,所以学习效率始终不高。而通过体育竞赛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竞争意识,让学生在游戏竞赛中找到体育的趣味性。体育锻炼能够让学生充满阳光充满自信,而充分的调动学生对体育锻炼的热爱也能够,有效地活跃课堂氛围,促进师生在体育锻炼中思想上进。

一、初中体育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初中生的体育素养已经成为衡量学生是否全面发展的重要标准,但是由于很多学校只重视学生的文化学习成绩,对学生的身心没有引起重视,导致初中生的体质和思维意志逐渐降低。体育学科是推動学生身心健康成长,让他们劳逸结合的重要过程,但是由于学生的文化科目学习压力较重,导致他们在体育课堂上就没有形式进行技能学习。学生在体育课堂中,没有较高的课堂,参与度,甚至出现逃课躲避训练的现象。其中主要的原因就是学生自身对体育活动抱有排斥的心理。其次,体育教师在组织体育活动时准备不够,充分没有充分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设计教学模式。单一老旧的体育训练会让学生感到枯燥,例如教师在组织体育课当中,往往都是让学生练习长跑,篮球等科目。这样的训练时不时地组织一次能够有效地锻炼学生的体育精神,但是如果每次都按部就班的进行体能训练,就会压制学生的个性特点,导致他们本身就抵触体育的心理更加烦躁。调查发现,传统的体育教学方式无法引起学生的积极性,对于学生体育技能的提高效果也是微乎其微。在目前的体育课当中,很多教师都是采用单一的训练方式,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对体育运动项目的感受。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通过创新体育教学方法引入游戏竞赛的方式,能够有效地调动初中生的学习兴趣。组织游戏竞争能够让学生的好胜心理在本就充满阳光的体育锻炼中得到绽放。课堂充满活力,教学效果才能有效提高。

二、利用体育竞赛游戏提升初中生体育课堂参与度

(一)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激发兴趣,引入体育竞赛游

通过运用体育游戏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组织体育游戏时,教师也可以通过小组竞争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竞争意识。良好的体育精神,才能够有效地让学生养成终身体育的习惯和意识。在教学中通过组织学生开展小组游戏能够有效地培养他们的集体意识,让他们在集体荣誉的驱使下,更加有信心和动力投入到游戏活动中。教师在组织体育活动时,要充分的迎合学生的天性,通过选择学生感兴趣的体育活动和组织形式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教师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满足学生,对趣味性的追求,就能够有效地调动课堂氛围。在教学中教师想要锻炼学生的爆发力,就可以通过组织撕名牌的方式。为了锻炼学生的长跑能力,教师也可以组织小组接力跑得竞赛,让学生在竞争中获得激情,在比赛中获得快乐。

(二)学生主导,开展多元化小型体育竞赛游戏

从很多的体育比赛中可以看出,运动项目的魅力之一,就是具有竞技性。初中体育课中教师要借助竞技性的教学活动,强化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体育课本身也是离不开竞赛的,所以竞赛活动的设计至关重要。适当的比赛让初中生进人到竞争的氛围中,将竞赛与游戏结合起来,争取在初中体育课中获得胜利,这其实也就将比赛的价值发挥出来。初中生的好胜心是极强的,比如在篮球比赛中,教师教授过如何投篮以及运球之后让学生进行篮球比赛,因为比赛是比较激烈的,所以学生们可以全身心地投人到活动中。在新式体育教学改革下,教师在课堂上要由原来的主导地位变成辅助地位,体育课上的游戏项目由学生自由主导,分组进行活动,增加趣味性和多元化,体育课堂自然能够发挥其功效。

(三)竞赛游戏式教学,提升学生课堂参与度

教学内容单一的体育课堂上,学生按照老师的要求只是完成体育课最基本的任务,这样的课堂学生参与度不高。如果课堂上创设丰富有趣的练习就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运动参与的同时让学生逐步打好运动技能的基础,让学生在玩乐中进行有效的体育锻炼,从而提升学生参与体育课堂的兴趣,最终目标是以“玩中学,学中练”的模式,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习惯。例如,在篮球教学中首先讲究的是建立正确的配合及团队协作理念,从而在师生或生生之间建立团队意识。有了团队意识后学生们的参与将发挥积极的提升作用。然后,各种关于篮球的竞赛游戏设置,不仅提高了学生们的积极主动性,在技能上还训练了学生的篮球技术。这些能力在今后的集体性项目中是必不可少的。

结束语:总而言之,初中的教育教学必须要重视培养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要让学生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体育精神。体育精神的培养必须要重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能够有较高的热情参与到体育课堂中,从而养成良好的体育习惯和体育意识。体育教学能够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对于培养全方面发展的素质人才有着重要作用,因此新时期的体育教师必须要重视运用竞赛游戏,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发展的需要。体育竞赛游戏进人课堂需要不断探究和尝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我们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发现更多更好的适合学生特点的竞赛游戏项目。

参考文献

[1]徐方.利用体育竞赛游戏提升初中体育课堂参与度的研究[J].运动,2018,000(009):121-122.

[2]方建卫.提高体育课堂教学中学生参与度的游戏策略研究——从游戏的选择与设计谈起[J].2021(2017-34):145-147.

[3]吴迪.初中体育课堂中提高学生参与度的教学策略研究[J].幸福生活指南,2019,000(009):1-1.

猜你喜欢
初中体育
初中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初中体育学习方法指导
如何在初中体育中有效开展健美操教学
中学体育先学后教模式探讨
篮球教学中三步上篮教学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