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高考背景下的高中语文教学改革探析

2021-11-07 10:34李宁
现代科教论丛 2021年5期
关键词:新高考高中语文教学改革

李宁

摘要:在新课改实施多年以后,高考作为我国人才选拔的渠道以及教育体系中最重要的评价方式也被赋予了新的生命气息。相较于以往的高考模式,新高考无疑在考试内容、考核重点以及评价方式上都发生了不容我们忽视的转变。

关键词:新高考;高中语文;教学改革

教育的意义在于储备国家未来的建设栋梁,随着我国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发展不断提速,国家对于人才的需求必然要向着全面型、素质型、创新型转变,这也正是国家不遗余力地对教育开展一轮轮改革的根本动因。从试点到全面推行,改革中我们看到了新高考对学生逻辑分析能力、信息处理能力、知识迁移能力以及审美鉴赏能力等语文素养和各项能力的要求。新高考背景下,沿用以往的教学模式显然已经难以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因此,高中语文教师也要牢牢把握住新高考的精神核心,对语文教学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改革。

一、新高考内涵探析

虽然当前新高考的内容与考试形式都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但始终不变的,是语文作为基础学科在高考中举足轻重的地位。分析高考语文的改革动向,其内涵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新高考立足于核心素养,更加关注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这也意味着高考语文不再只是单一地对各项知识点进行考查,而是将学生的分析、思考、问题解决等能力都融合到了考试之中。基于此,教师必须颠覆过去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模式,构建更加开放的课堂,使学生在知识学习的同时获得思维锻炼与品质磨炼的机会。

其二,新高考的改革也凸显出了与时俱进的特征。相较于过去高考早已形成定式的命题类型与方式,新高考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体现出一定的开放性与灵活性,且体现出包罗万象的跨学科特征。例如2021年的高考语文卷中,作文出题与当时大热的年代剧《觉醒年代》不谋而合,这样的变化是新高考所带来的惊喜,也提醒我们在未来教学中务必要跟紧时事热点,始终保持开放心态与创新思维。

其三,新高考更加注重学生对于文化的传承意识和思辨能力。无论是现代文阅读,还是古代诗文阅读,甚至到写作,传统文化的精神始终贯穿于高考素材之中,开放性的提问也体现出高考对于学生思辨能力的关注。据此,教师应当有意识地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发展学生的多元思维。

二、基于新高考背景下的高中语文教学改革策略

(1)创设情境,提升语言构建能力

加强学生语言构建能力的培养是指向核心素养的新高考背景下语文教学改革的关键,这种语言构建的能力有关于词汇运用、修辞赏析、阅读理解、语言表达等多维度的能力。优秀的语言构建能力能使学生胸有成竹地在高考这一扣人心悬的人生挑战中自信挥毫,因此教师在教学要通过情境的创设使学生深入理解蕴藏在文字之中的精神内涵,通过与生活实际的结合使学生能够更加灵活地运用语言。

例如在进行《荷塘月色》教学时,教师要尝试为学生营造文中清丽柔美的意境,使学生在浓厚的欣赏氛围中感受作者那些韵味深长的表达方式。首先,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回顾那些有关于“荷”的诗句与古文,构建开放型的课堂,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接着,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有关荷塘月色的图片、视频,此时可以让学生闭上眼睛跟随教师的引导展开想象,例如月光倾泻于湖面上,此时你所听到的是万籁俱寂还是虫鸣蛙叫?将想象的空间留给学生,使他们更沉醉于意境中。而后,教师要带领学生对作者那些奇妙又富有魅力的表达方式进行赏析,如作者将荷叶比作“亭亭的舞女的裙”、将荷花比作“笼着轻纱的梦”等。通过此前意境的渲染,学生对于文字的感知能力已经得到了极大的提升。此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写一写他们印象中的荷花,这样学生的文字构建能力也能够得到很好的锻炼。

(2)提问留白,发展多元思维

在课堂中,教师是学生思维的引领者,尤其对于自主意识强、价值观也初步形成的高中生而言,课堂中的提问能够有效地对学生思维展开发散训练,从而提升学生对于文字的理解力和分析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以精心设计的问题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深入探析。例如在《雷雨》一课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提问:三十年来,周朴园如何对待“死去”的侍萍?又如何对待活着的侍萍?他对侍萍究竟是真情还是假意呢?周朴园与鲁大海相见时,为何父子会反目成仇?通过这样一些问题带领学生结合时代背景对周朴园这个人物角色展开立体的分析,进而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

此外,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时也要向学生留一些开放性的问题,使他们能够从不同角度产生思考。例如在《师说》教学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讨论他们最敬佩的老师并说一说这位老师为何让他们敬佩,让学生思考教师的意义与价值,分享他们对于教师职业的理解。这样一个命题是开放且包容的,学生可以从不同维度进行解读,也能够在与他人观点的碰撞之中迸发出新的靈感火花。

(3)审美鉴赏,培养思想情感

文学作品中广泛包含的文字美、意境美总使读者沉醉,与此同时,这些古今中外的名篇佳作也对学生的审美感知以及思想情感发挥着强劲的牵引力。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培养学生发现美、欣赏美的能力,进而在这种指引之下始终保持对于语文学习的浓厚兴趣,在感知与鉴赏中与作者产生跨越时空的情感联系,收获更广的格局与更美好的品质。

以《离骚》教学为例,教材中所收录的是离骚的节选片段主要分为两部分的内容第一部分屈原自述遭贬原因,吐露出他不愿与小人同流合污的精神,弘扬的是“正道直行”的气节;第二部分诗人反省明志,表现出他对美政、美德的不懈追求。教师在教学时除了对古语中的生僻字、实词、虚词进行分析外,也要引导学生关注屈原如何对待那种种的不公平待遇,进而谁学生反思当下的生活,传承屈原的遗志,使这种闪耀着光芒的中华传统文化气节在今日这个浮华的社会中也得以流传。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新高考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师务必要对高中语文教学改革策略展开探索,重新思考语文教学的未来,从而带给学生更有针对性且更加全面有效的教学。

参考文献

[1]王晓春.新高考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策略转变的研究[J].学周刊,2020(12):86-87.

[2]刘月明.基于新高考背景下的高中语文教学改革探析[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21(01):7-8.

[3]王济军.新高考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策略转变的研究[J].试题与研究,2020(25):157-158.

猜你喜欢
新高考高中语文教学改革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浅析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如何打造新高考下的高中物理高效课堂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新高考来了,家长该做些什么?